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顽贼 > 第七百八十四章 税法

第七百八十四章 税法

第七百八十四章 税法 (第1/2页)

大殿之内。
  
  “你提到的发放足额饷银,说到点子上了,不过作为布政司的官员……”
  
  刘狮子饶有兴趣地看向张缙彦:“你怎么想到这事的?”
  
  张缙彦听见‘布政司官员’这五个字,从刘承宗嘴里说出来,他就想笑。
  
  但憋住了。
  
  很严肃。
  
  元帅府,说出去是横扫方圆三千里,凶名在外的西北强权。
  
  布政司,听起来也是掌管一省布政要事,大权在握的衙门。
  
  但元帅府的布政司,在张缙彦看来,就是一块‘帅府要完’的招牌。
  
  真的,经过这半年在布政司看门的历练,张缙彦觉得自己比礼衙尚书都更懂元帅府。
  
  就暂且不说元帅府的布政司,不存在主官布政使、参议、参政这些要员,就单说他这个经历的职位。
  
  经历,从六品,职责是联接上下级文书传递,其实就是布政司的收发员。
  
  负责把陕西各府、州、县的公文收集,呈交给布政使,再由布政使整理出陕西的省级文书,转呈通政司,由通政司上交内阁。
  
  这是一个完整的县、州府、省、通政司、中枢的五级公文传递系统。
  
  但元帅府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啊。
  
  虽然说起来也占有了陕甘青三省。
  
  可青海十分之九的土地,要么是没人,有人的呢,一年八九个月大风大雪阻拦,联系不上。
  
  能联系上的,又因为游牧习惯,好几个月找不着人。
  
  基本等同自治。
  
  甘肃就更简单了,拢共就一个大县的人口,还大部分是军户,根本谈不上存在政务。
  
  九成九的政务都在陕西。
  
  而陕西,在元帅府属于附郭。
  
  布政司跟军府衙门的权力重迭了。
  
  这其实没啥问题,在刘承宗去年打下陕西的时间节点上,元帅府就不该设立陕西布政司。
  
  偏偏,刘承宗设立了,还把张缙彦和四个门子塞进去了。
  
  这就导致,张缙彦在元帅府,发光发热是休想,反而在堆积如山的案牍中累死累活。
  
  元帅府的政治混乱,张缙彦所在的布政司衙门,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不光陕西各府州县会把公文发给他,甘肃也会,青海的康宁府从上个月开始,也开始把他当做收发员了。
  
  实际上康宁府是从四个月前开始的,只是风灾把黄源驿当浮桥的船给吹跑了,路上就卡了俩月,直到上天猴北上,风灾刚好过去,顺手修好了桥,开春的文书,上个月才终于送到。
  
  张缙彦对毫无意义的文书工作,其实并不反感……他真正忧虑的,是别人压根儿就不该把文书放到布政司。
  
  这事没人管,恰恰说明了元帅府的吏治混乱程度。
  
  他稍稍调整心情,对刘承宗低头拱手,道:“回大帅,卑职于布政司任职,掌管陕西公文往来,遍观帅府吏治,可谓触目惊心。”
  
  “帅军各旅驻防各地,自筹军费粮草如国中之国,效法藩镇故事,圈地围猎牧羊放马,盐粮矿产搜刮专营,大帅专事征伐,对其不管不顾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卑职深恐……亡国有日。”
  
  这话,张缙彦说的是情真意切。
  
  在元帅府,张缙彦是少数怕元帅府散架的官员。
  
  真怕。
  
  本身他就是大明的进士和官员,前途无量,早晚回去做京官,干几年外放,高低混个正六品。
  
  县太爷才正七品,正六品在文管系统里,虽然比不上知州知府这样的土皇帝,但也是六部各省分司主事的级别。
  
  职权范围内跺一脚,一省都有轻微震感。
  
  但赶上了这年头在陕西干了两任知县,归附元帅府,这算投敌叛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奸臣了。
  
  当然奸不奸的,张缙彦并没有那么在乎。
  
  他就被命运放在刘承宗东征的时间,陕西这个地方,也没有选择余地。
  
  陕西的官员在这场浩劫中,有一个算一个,要么死要么降,没有其他下场。
  
  毕竟丢了官跑回中原,也一样是下狱论死。
  
  而找死,并不在张缙彦的选择之中。
  
  张缙彦是天启元年河南乡试的经魁之一。
  
  各省乡试,四书题是必考,五经则是选考,自选经书作为专经,只考专经的题。
  
  五经的五个第一,就是本场乡试的经魁。
  
  张缙彦的专经,是易经。
  
  易,变化。
  
  六十四卦象,三百八十四爻,每一爻的象辞,都是指导贵族在不同环境应对变化,妥善生存的行为准则。
  
  核心思想,在第一卦的象辞中就已经说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依然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张缙彦学到的所有道理,都是在教他顺势中正刚健、履险静待时机,并没有寻死那条路。
  
  但元帅府若是没多久就散了架,会显得他的选择很蠢。
  
  最关键的问题也就在这了,元帅府这玩意不管远观近看,都是命数极短的架势。
  
  偏偏,刘承宗听他这话,尽管看上去是在认真倾听,但身体后仰、微微撇嘴,都说明其不以为然。
  
  甚至……也想笑。
  
  元帅府,藩镇割据,咱配吗?
  
  “各旅有兵权有财权,又多为桀骜不驯之人,你觉得他们会藩镇割据。”
  
  刘狮子微微颔首:“很合理。”
  
  张缙彦听出了言外之意,诧异道:“大帅难道就不担忧这样的事?”
  
  刘承宗笑得洒脱:“三年五载,我镇得住。”
  
  张缙彦是做梦都没想到刘承宗会给出这样的回答:“那,三年五载以后呢?”
  
  “这还不够?五年前我们还在青海睡地窝子,只敢想三个月以后的事,如今都敢说能撑三年了。”
  
  刘承宗一摆手,不再在这事上多说,张缙彦毕竟是在西安府投的他,河南人,没去过庆阳府以西的地方,阅历不够。
  
  他没见过人迹罕至,只有鸟兽拉屎的戈壁滩。
  
  也同样无法对元帅军上下饥饿大过一切的恐惧感同身受。
  
  张缙彦理解不了他的权宜。
  
  元帅军的军需一直都比较充足,甚至相较于其他任何军队,在军需供应上都不落后。
  
  唯独钱,少。
  
  刘狮子本职工作就是个搞二次分配的,他又不生产财富,只个是财富的搬运工。
  
  说白了就是抢着啥用啥,抢着啥分啥,在没有足够人口的前提下,始终没有能给军队发放足额军饷的贵金属。
  
  过去几万军队在河湟,实物配给政策搞得非常好,可如今大军广布于整个陕西,分驻各府,依然依靠实物供应军需,不是长久之计。
  
  不是供应不上,粮食这东西虽然输送起来路耗大,眼下依靠陕西的征收,问题也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