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百二十四章:推进
第二千五百二十四章:推进 (第1/2页)“中央的静态舱体,不仅要设计标准化对接端口,还要有至少六个万向转变的端口,以前这个空间站已经证明,接口的的确确会影响空间站状态的稳定性……”
“智能减震系统和主动式液压阻尼器的配合,我们要保证振动频率能够做到自适应调节。”
“噪声控制好处理,我们有成熟的模块化扩展设计,在数据库中调取,放到灵境实验服务器进行适配。”
“这个设计方案非常优秀,可以通过可变偏心距轮组,实现重力精确控制,经过灵境实验服务器的对比,相比较我们之前研究的旋转空间站设计,可以节能26.5%,并且具备独特的人工重力梯度实验能力,就是中心重力轴的材料太难获取,材料部门虽然有相关资料,但是这成本……”
“先把表现最好的方案做出来,然后才是控制成本的事情……”
全球几十亿用户在灵境生态世界贡献着各种数据,每天有无数网友进行反馈,让灵境生态世界越发完善、真实。
同时,灵境生态的专属实验室服务器,也越来越变得“科幻”。
一个需要穷举法进行完善的项目,放到灵境实验服务器当中,能够做到比人工智能加速穷举还要离谱,类似进行真实测试,但加速万倍的效果。
有意思的是,在空间站项目团队开始忙碌的推进下一代九州空间站的设计任务时,九州科技此前遍布全球,甚至在月球都有布置的各种探测装置,也有不少贡献。
更加丰富的引力子信号,可以为量子引力理论提供更多实验基础。
还有月球开发团队内部研发的超导电磁环轨道网技术,虽然仍处于设想阶段,严重依赖暗物质虹吸、量子艺术熵编码等未成熟技术,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些小成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于这些小成果,顾青都会让【獬豸】记录,并给予实际的奖励,而非口头上和纸张的嘉奖。
时间一天天过去。
九州科技第二个空间站的设计方案比顾青预想的要慢一些,直到夏阴星历1038年的六月中旬,空间站项目团队才提交了两个确定方案,
一个侧重于试验区设计,一个侧重于增加重力调节区和核聚变能源区域的控制、保护。
对于这两个设计,顾青选择了后者。
他不在乎这座空间站能够产出多少实验成果,他更多的只是想要要让这座空间站,验证他脑海中的技术。
实践出真知,他反正做不到什么实验都不做,就造这些设备出来进行大规模使用。
金手指是强,但直接拿结果做项目,万一有出现问题的时候,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晚了。
当九州科技的智造工厂,和培养多年的一群顶级工人,开始“敲敲打打”,建设空间站的时候,远在火星的祝融号飞船,也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和材料,三台机器人与此前第一次登陆火星,留在火星的机器人汇合,将祝融号飞船做了一次彻底的整修,确保飞船不会回到蓝星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隔三个月,三台机器人这才踏上了“返乡”的旅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