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困局
96 困局 (第2/2页)等他步入社会后,接触过不少人与事后,他又觉得光悬崖勒马不行,还要学会及时止损。
而当他失业,无所事事时,象棋又告诉他,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错的再多,也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直到他接触到残局时,他猛然发现残局才是象棋真正的智慧。
因为残局仿佛定格两个棋手的一生,无论是强势的,还是弱势的,他们最后所面对的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他们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走出他们人生里最精彩的棋!
棋子子力有强有弱,强大的棋子拥有着足以改变战局的能力。
而人类棋手的想象力却又能赋予弱势棋子抗衡强势棋子的能力。
纵观千万盘残局中,以弱胜强的残局数不胜数。
而对面似乎在后盘,在测试着什么。
杨铮这一局犯了所有棋手都会犯的错误,那就是他太专注于防守了,就算最后拖入残局,局面依旧对他不利。
望着杨铮这一局犯的诸多失误,观众评委虽有惋惜,但鲜有责怪,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他们坐在杨铮的那个位置,也会变得极端。
要不就是极端防守,要不就是极端进攻,毕竟,人类无法战胜ai的思想早就根深蒂固。
哪怕对面让了一只马,若没有顶级算力,也很难取胜。
不过,令他们感觉到惊艳的是,台上那位叫杨铮的业余棋手,展示出来的韧性也很不错,就算面临绝境,依旧下到了最后一手。
并且作为失败者的他,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赛场,而是久久的望着最后的残局,思索着什么。
就冲这对象棋的态度,就足以看出这位棋手哪怕是业余棋手,依旧也有颗愿意钻研象棋的心。
评委们也纷纷在这段时间,快速复盘着刚刚的对局,他们毫不留情的指出杨铮的失误,但同样,他们也表达了足够的善意,从业余角度评价着杨铮这一局的确是“尽力了”,下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而在台上,裁判看着杨铮久久没有离开座位,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下台。
这位裁判今年四十五岁,算得上是职业棋手吧!因为他在少年时就拿到了二级棋手的头衔,也在职业赛场上也有过一些精彩的比赛瞬间。
只不过,随着年纪增大,生活压力日益增重,他早早就放弃了职业棋手的身份,以裁判的身份活跃在赛场上。
他是为数不多认真观看完第一盘比赛的人,从他的角度来看,这个年轻人其实表现得很不错,至少表现比起年轻时候的自己要好。
但他做了二十多年裁判,也见过各式各样的职业棋手,他很明白,职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职业棋手能够拿的起放得下。
他们能在一次失败后,迅速地调整竞技状态,用全新的姿态面对下一场比赛。
而业余棋手则会很容易的陷入杨铮这样的困局,那就是久久惦记上一盘的比赛,导致第二把发挥不如上一把。
正当他鼓起勇气想要安慰杨铮这个年轻人时,却不料杨铮站了起来,面带笑容的走下了舞台。
他好像找到了破解困局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