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章 自觉
第1517章 自觉 (第2/2页)随后,凌雪随着周行进入梁都。一路上,她看到街道狭窄,房屋破败,百姓们衣衫褴褛,脸上满是苦难之色。入宫当晚,凌雪坐在简陋的寝殿中,周行前来相见。他拿出一些精致的糕点招待凌雪,凌雪却只是轻轻瞥了一眼,便认出这些糕点是现代才有的样式。她心中一惊,但并未声张,只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行。
深夜,凌雪躺在床上,难以入眠。她回想起这一日的遭遇,心中满是疑惑。这个周行,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现代的糕点样式?他真的是梁国的国王吗?在这陌生的梁国,凌雪第一次感到如此不安,未来的命运如同迷雾一般,笼罩在她心头。
几日相处下来,周行见凌雪聪慧过人,便决定向她坦白自己的身份。在一个静谧的夜晚,周行对着凌雪说道:“公主,实不相瞒,我本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意外穿越到这梁国,成为了国王。”凌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手枪模型,递给周行,说道:“此乃宋国机关术所造,虽不是真枪,但这设计原理却与现代火器有些相似。”
周行接过模型,仔细端详,心中对凌雪的好奇又多了几分。他意识到,这位宋国公主绝非寻常女子,或许她能成为自己在梁国改革之路上的重要助力。
此时,梁国正遭遇着严重的饥荒,百姓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朝堂之上,大臣们为了赈灾之策争论不休。周行力排众议,提出以工代赈的方案,让百姓们参与修建水利工程,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改善梁国的水利设施。然而,御史大夫赵构却站出来反对,他指着周行骂道:“你这昏君,此举劳民伤财,根本不切实际。”
凌雪在一旁冷眼旁观,心中对赵构的跋扈十分不满。等赵构离开后,凌雪悄悄递给周行一本《资治通鉴》,说道:“陛下,此书中有诸多治国理政之道,或许能助你找到应对之法。”周行接过书,对凌雪的细心和聪慧越发赞赏。
不久后,宋国使团来访。凌雪借接待之名,暗中与宋国使团交流。她用摩斯密码向宋国传递消息,告知自己一切安好,同时询问家中母亲是否染疾。在使团离开时,凌雪巧妙地将自己的玉簪留给宋国侍卫,以便日后传递更多信息。她深知,在这梁国,自己不能仅依靠周行,还需要宋国的力量作为后盾。
周行深知梁国若要强大,必须进行改革。他下令设立军器监,打算仿制现代农具和武器。凌雪得知后,凭借自己在宋国所学的机关术,绘制出了曲辕犁的图纸。周行拿到图纸后,立刻组织工匠按照图纸打造。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新型农具终于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农田的耕作效率。
然而,周行的新政触动了贵族们的利益。贵族们聚在一起,密谋刺杀周行。凌雪得知这个消息后,联合梁国女将萧红玉,精心布置了一个“天降陨石”的局。他们在贵族们集会的地方埋下炸药,制造出陨石坠落的假象。趁着混乱,他们抓捕了那些企图谋反的贵族。
可是,朝廷中的腐败问题依然严重。为了揪出朝中的贪腐官员,凌雪想出了一个妙计。她故意在御花园遗失绣帕,帕上绣着只有梁国户部尚书才能看懂的密文。户部尚书捡到绣帕后,果然中计,试图私吞帕中暗示的财物。凌雪和周行顺藤摸瓜,查出了一系列贪腐案件,狠狠地打击了朝中的腐败势力。
一场可怕的鼠疫在梁国爆发,短时间内就夺走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太医院束手无策,只能看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凌雪心急如焚,她想起在宋国曾读过的医书,提议用石灰消毒法来控制疫情。周行立刻下令,让百姓们在城中焚烧石灰,对街道和房屋进行消毒。
然而,迷信的百姓们却以为这是“妖术”,纷纷抵制。为了让百姓们相信这个方法有效,凌雪毅然决定饮下蒸馏酒。百姓们看到公主都敢喝,纷纷表示愿意一试。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凌雪发现有奸商囤积药品,高价售卖。她带着死士,乔装成普通百姓,突袭了奸商的仓库,缴获了大量药品。接着,她又开放梁国武库,取出里面的药材,分发给百姓们。
周行也没有闲着,他根据现代医学知识,改良了青霉素的制作方法。凌雪亲自试药,记录下药效和反应。经过多次试验,青霉素终于成功用于治疗鼠疫患者,疫情逐渐得到缓解。这场疫病危机,让周行和凌雪的感情更加深厚,也让梁国百姓对他们更加信服。
周边国家看到梁国在周行和凌雪的治理下逐渐强大,心生嫉妒。北狄联合西凉,对梁国发起了进攻。梁国边境告急,战争一触即发。
周行迅速部署兵力,采用“蜂窝阵”战术迎敌。凌雪则组织妇女们制作火药包,为前线提供支援。在战场上,火药包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炸得敌军阵脚大乱。
然而,战争总是充满了危险。一次战斗中,周行不幸中箭。凌雪心急如焚,她想起现代的输血知识,立刻让人检验血型。幸运的是,她的血型与周行匹配。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凌雪毅然为周行输血。她紧紧地握着周行的手,看着他苍白的脸色,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梁国军队取得了胜利。战后,梁国缴获了一批青铜炮。凌雪偷偷将青铜炮熔毁,改为铸造铜钱。她对周行说:“陛下,我们不需要这些会带来更多战争的武器,我们要发展经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周行对凌雪的远见卓识十分赞同。
战争结束后,梁国迎来了一段和平发展的时光。凌雪主持修建了“万象学院”,融合宋梁的技艺,培养人才。她用活字印刷术刊发了《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让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