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结交
第1552章 结交 (第2/2页)“嗖”的一声,箭矢脱靶而出,远远地偏离了目标。周围的贵胄子弟们发出窃笑声,那刺耳的声音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周行的自尊心。他的脸色愈发苍白,身体也开始摇晃起来。
凌雪见状,急忙上前扶住即将坠马的太子。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到了他冰凉的手腕脉搏,感觉到那跳动微弱而紊乱。暗中,她将随身携带的参茸丸塞进太子袖袋,希望能给他增添些许气力。
夜晚,御花园里一片死寂。凌雪偶然撞见掌印太监鬼鬼祟祟地将一包东西倒入荷花池中。她躲在一旁偷偷观察,待太监离开后,迅速上前捞起池底残留物。借着朦胧的月光,她辨认出那是剧毒断肠草。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看来有人想要谋害太子。
次日清晨,周行咳血昏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皇宫。太医令摇头叹息:“恐不过弱冠之年。”众人皆以为太子命不久矣,朝堂上也暗流涌动。然而,就在大家都绝望的时候,凌雪大胆启用了古籍记载的艾灸疗法。她在周行的特定穴位上施灸,烟雾缭绕中,奇迹出现了——周行的呼吸逐渐平稳下来,脸色也有了一丝血色。
春祭大典日益临近,这是皇家极为重视的一项仪式。按照惯例,需太子亲自主持。可周行的身体状况实在堪忧,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凌雪深知此次大典的重要性,她连夜改制鎏金步摇冠冕,特意在冠内暗藏沉香屑,希望能帮助太子提神醒脑。当她将冠冕呈给周行时,却发现他凝视着她鬓边的棠梨花瓣出神。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愫在空气中流淌。
大典当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倾盆大雨倾盆而下。周行坚持完成三跪九叩之礼,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浸湿了他的衣衫。回到宫中后,他便高烧不退,呓语不断。
凌雪守在他的床边,心急如焚。她听闻人血入药可救急,便毫不犹豫地割腕取血混入汤剂中。也许是她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周行的病情终于有了好转。
然而,祸不单行。此时边境告急文书与太子婚配西域公主的圣旨同时抵达京城。朝堂之上议论纷纷,都认为这是巩固边疆的好办法。但周行却在朝堂上当众撕毁圣旨,坚定地说:“此生不纳他人。”他的目光紧紧地锁住站在角落的凌雪,仿佛在向她宣告自己的心意。
先帝忌日将至,钦天监观测到荧惑守心这一罕见的天象。民间谣言四起,说是紫微星晦暗将易主。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
凌雪在整理周行的书房时,意外发现暗格里藏着一幅褪色的百子千孙图。图中女子眉眼与自己神似,落款竟是二十年前已故的淑妃娘娘。这让她心中充满了疑惑,难道自己与淑妃有什么关系?
与此同时,周行秘密训练暗卫的举动也被揭发。皇帝震怒之下罚他禁足南薰殿。凌雪担心周行的安危,冒雨跪求太后求情。当她走进南薰殿时,看到周行正痛苦地吞着黑色药丸压制咳喘。那苦涩的味道弥漫在整个房间里,让凌雪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闪电劈断了殿前的古柏。树心渗出琥珀色树脂,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凌雪好奇地采集了一些样本进行研究。经过一番调配,她制成了解毒丹丸。她知道,这些丹丸或许会在未来派上用场。
秋狝围场举行狩猎活动,这本是一场展示皇室威风的盛会,却变成了一场生死危机。突然,一群刺客从四周涌出,箭雨纷飞。周行为了保护凌雪,左肩中箭跌落马下。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但他依然强忍着疼痛站起身来。
凌雪没有丝毫慌乱,她迅速掏出随身携带的金针封穴止血,然后指挥护卫结成龟甲阵抵御敌人的进攻。在她的冷静指挥下,众人渐渐稳住了阵脚。
混战中,凌雪认出刺客腰间的玉牌属于已注销的鹰扬卫编制。顺着这个线索追查下去,他们发现了一条直通贵妃宫殿的密道。原来,这一切背后都是贵妃在策划阴谋。
重伤昏迷的周行发起了高热谵语,口中反复念叨着“凌雪”。御药房存有的千年老山参此时发挥了作用,凌雪亲手熬制参汤喂给太子喝。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周行的病情逐渐好转。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周行的身体状况有所恢复。冬至祭坛祈福仪式上,他执意要与凌雪同执三牲礼。朝阳升起时,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虎符放入凌雪手中,说道:“孤的信卿便是尚方斩马剑。”这是对她莫大的信任和荣誉。
此后,凌雪开始重编《天工食经》,将塞外胡麻引入御膳房种植。她还独创了杏仁豆腐疗愈方,献给周行服用。在她的精心调理下,周行的气色越来越好,已经很少再犯病了。
上元夜宴上,周行披着绣有棠梨花纹的大氅现身。他走到凌雪面前,执起她的手说:“六品女官当得九珠翟冠否?”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凌雪羞涩地低下了头,心中却充满了幸福。
从此,在这繁华的皇宫中,凌雪陪伴着周行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他们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流传在宫廷内外。而那株曾经被雷劈过的古柏,如今也抽出了新的枝芽,仿佛象征着他们美好的未来。
暮春时节,御花园中繁花似锦,蝶舞翩跹。凌雪身为郡主,因厌烦了宫中刻板的礼仪规矩,便趁着众人不注意,偷偷翻墙逃出了宫殿。她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欢快地穿梭在花丛之间,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不知不觉间,她来到了太学馆附近。悠扬的讲学声传入耳中,好奇心作祟的她轻手轻脚地靠近,躲在窗边窥探。只见屋内一位先生正站在案前授课,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清俊儒雅。此人正是太子太傅周行,此刻他正手持狼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