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五十二章 死了三百年,还能赚我钱
第两千九百五十二章 死了三百年,还能赚我钱 (第1/2页)“这个沈本仁,有点楚庄王那种味道了。”张辛夷一边欣赏着厅前的大门楼,一边称赞。
从水墙门过来,入口处便是第二进门厅,门上方月梁雕刻着“如意”“聚宝盆”等图案。
“传说沈家祖上沈万三就是靠聚宝盆起家的,”周至将这个故事也给大家讲了,然后张辛夷就表示这个传说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周至笑道:“干哥哥吴乔木,他们老吴家发家的传说也和这个类似,憨包四祖奶在山洞里睡觉,捡回来几个的金银元宝,老吴家连夜出动搬空了那个山洞,从此发家致富了。”
“对!好像听你讲过这个故事!”张辛夷点头。
过门厅,穿过天井就是第三进,轿厅,轿厅为接待一般宾客,停放轿子和茶担之处。厅内两根后柱上镌刻着左宗棠撰写的对联:“大木百围生古籁;朱丝三叹有遗音。”寓意在此处能听到天籁之音。
“朱丝三叹是什么典故?”
“这是左宗棠化用苏东坡的诗句,原句应该是:大木百围生远籁;朱弦三叹有遗音。”周至解释道:“朱弦代表的是正大的庙堂之乐,出自《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也。后人用来代指礼乐的精妙。”
“左宗棠用在这里,上联是夸这院子够大,够老,下联是夸主人哪怕休闲享乐,听的也不是‘郑声’那样的靡靡之音。暗示主人是正经人。”
“我怎么觉得有点‘欲盖弥彰’的味道呢?”叶欣笑道:“这对联感觉应该放在书房里边,中间配一幅文士在松林泉水边鼓瑟的古画,才算是比较合适。”
“可能本来就是这样的,不过后来画丢了,主人因为名人效应,将对联刻到了这里来。”周至对叶欣竖起大拇指:“其实这里哪里有什么大木?所以这对联可能真如欣欣所说,用来配山水名士画才合适。”
轿厅往里,就是厅前门楼,门楼宏伟壮观,高约七米,上覆飞檐翼角,下承砖砌枓栱,鹅颈斗拱,两侧垂莲柱中镂雕有莲花纹样,下面是精美的五层砖雕兜肚,布置紧凑,都是《西厢记》、《红楼梦》的戏文。
正中有额,刻有“积厚流光”四字,已经经过修复,施以白垩,文字用了黑色加深,字体庄重端宁,不过可惜书法者没有留下名字,四周额框镌有精细的“红梅迎春”浮雕,构思精巧。
“积厚流光的意思,是让自己的财富积累起来,又全部花掉的意思吗?”麦小苗问道。
周至忍住笑,耐心解释道:“不是这个意思,厚是指厚道,是敦厚的品行,整体意思就是要积累自己的品行,并且使之像日月的光辉那样流布四方,让他人也获益的意思。”
“我还以为是辛辛苦苦存够钱,又很容易就花光,要主人小心的意思呢。”麦小苗捂嘴笑。
“那样的人也有,范蠡,后来泛舟西湖成了陶朱公,三次积累亿万财富又三次散尽它们,后世成了我们国家的文财神。”
走过石库门,正厅松茂堂就在眼前,正厅比前面的两道厅厉害多了,占地面阔四丈,进深四丈,檐高一丈,前后有廊,扁作构架。
内四界前连鹤颈轩,后连双步。轩梁上刻有精美雕花,描金,和前面所有建筑相比都要豪华得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