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各方准备
1560各方准备 (第1/2页)山西的急报犹如投入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荡起层层涟漪。
之前,大家的视线都放在冯保身上,想看看这个大奸佞最后会受到皇帝什么惩罚。
可是,在知道山西灾情如此严重后,绝大部分官员都把注意力转移到那里。
大明朝如今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朝廷财政收入连年暴涨,不仅因为大批积欠田赋的收回,更有四大对外通商口岸关税和牙行换帖银所带来的巨额税银。
过去的大明朝廷,名义上拥有每年三千万两白银的税收,但其中大头一直都是田赋这样的实物赋税,现银不过二、三百万两。
而到今日,朝廷赋税逼近三千七百万两,现银收入接近六百万两,实现翻倍。
户部宝源局那边,每年也能稳定给户部上缴二十万两银子的铸币利润。
现今大明各地,市面流通的也是官铸铜钱和银币,私钱已经彻底退出市场,而新铸造的银币,有迹象显示其中部份被夷商拿走,在东亚各地港口进行流通。
大明铸造的银币,可比墨西哥鹰洋标准好看的多。
实际上,因为有中国的铸造技术,西班牙鹰洋在很长时间里都被嘲笑是一个个银疙瘩,根本没人认为那是银币。
特别是在看到大明铸造的银币,夷商接触到中国千年前铸造的铜钱后,他们自己都已经没有底气说手里的鹰洋是银币。
确确实实,不管怎么看,他们的鹰洋更像个银饼,还是被人咬了无数口的银饼。
就在大家议论山西救灾事情的时候,从户部出来的张学颜,陈炌回到各自衙门,马上召集人手。
户部发出一连串的命令,下令让属于北直隶的真定府、顺德府,隶属于河南布政使司的洛阳府和怀庆府,立刻打开府库向山西调粮。
信使揣着该有户部大印的文书出城,快马加鞭把调粮文书送到各地官府手里。
而都察院山西道、河南道、陕西道则挑选御史连夜出城,前往山西巡查。
他们虽然和锦衣卫一起行动,但最后陈炌还是选择各自单独走,一明一暗的方式对山西进行摸排。
他这样,其实也是在点醒派出去的御史,不要妄想瞒天过海。
他们的巡查若是不尽心,锦衣卫那边是可能发现端倪,打小报告上来的。
说到底,他也怕御史出去以后快速堕落,被银弹打倒,到时候丢的就是都察院的脸。
有锦衣卫在暗处收集线索、证据,那这些御史就算想徇私心里也得掂量掂量。
而万历皇帝,本来好好的心情被魏广德奏上来这件事儿搞的很是恼火。
饿殍遍野,朝廷才知道,即便内阁已经下达紧急救灾命令,但苦果已经酿下。
“这是臣的失职,情愿接受陛下处罚。”
魏广德在乾清宫里承认了错误,当然不过是在皇帝面前做个姿态。
万历皇帝虽然年轻,在张居正的教育也不是盖的,魏广德更是教会他看穿事件表面,探寻实质,所以看完奏疏很容易就发现其实问题出在山西,朝廷迟迟得不到奏报都是山西官场出了问题。
再联想到魏广德处理此事几乎没让张四维沾手,不自觉就让小皇帝脑补出一点东西。
“魏师傅不必自责,此事我看还是山西那边的问题。
此事就交给内阁处理,朕只看结果。
所有犯官押回京城,朕要亲自审审他们,为何心肠如此歹毒,竟置万千黎民生命于不顾,做下这等骇人之事。”
万历皇帝心里有气,正是少年意气风发之时,万历皇帝想的就是要做一个有为明君,自然眼里容不得沙子。
此事,他是真要把人抓到京城,让锦衣卫严审,势必要扒出幕后黑手来。
就算在此以前,他刚刚借助某人之手,整垮了一个仇人,可如果其人真在此事中扮演了什么不光彩的角色,万历皇帝也会毫不留情举起屠刀,对他动手。
听到皇帝这么说,魏广德马上说道;“臣已经联络了都察院和锦衣卫,让他们一明一暗密查山西官场,相信定然可以将不法之徒尽数捉拿,不会有漏网之鱼。”
万历皇帝对魏广德的安排还是很满意的,知道利用明暗两手进行调查。
这也是万历皇帝亲政时间不长,许多过去交出去的权利还没有来得及收回,否则一个圣明天子其实是很难接受自己的亲军居然可以被外朝大臣指挥。
即便是内阁首辅,也是不行的。
不过,因为之前就允许魏广德动用锦衣卫办事儿,所以万历皇帝此事还没往这块去想。
至于魏广德再次退出乾清宫的时候,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小小得意的。
这次上报山西灾情,他是一个人来的,并没有叫上张四维和申时行。
因为魏广德心里其实就有自己的算盘,看着好像是他一个人扛下所有,独自承担了皇帝的怒火,传出去谁不得说他一声,首辅大气。
可实际上,通过强调这次山西灾情,多多少少会在皇帝心里种下一颗对张四维不信任的种子。
张四维是山西人,按说就算不通过山西衙门的上报,他通过家书也会知道山西的情况。
但是,张四维之前并没有透露出半点消息。
当然,这并不能说张四维知情不报,或许他也被家人隐瞒,但无论如何都是他的失职。
魏广德不带他来乾清宫,自然也不能带申时行,否则就是明摆着不信任张四维。
这对于现今要营造内阁和平稳定氛围的魏广德来说是不利的,所以干脆他一个人来上报。
就是这样悄然之间,润物细无声的把他不信任张四维的情绪表露在皇帝面前,也让皇帝心里有了这颗种子。
将来他不管是如何针对张四维,万历皇帝心里多少都会想到此事,进而加重倒向己方的筹码。
不做不错这话没错,但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一样被人利用,只不过效果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对于低品级官员,这么选择没错,可到了阁臣这个程度,积极争取皇帝的好感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事儿,张四维该做的恰恰就是勇于担当,主动面向皇帝认错,主动承担追查此事的责任,即便是自己家族也涉入其中,也应该大义灭亲,以此赢得皇帝的信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