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他们还有点良心嘛
第五百二十八章 他们还有点良心嘛 (第1/2页)郑立农却没有回答高凡的疑问,而是说道:“你把研究院放在瑞章,影响倒是不大。化工设计院这边的很多工程师,恐怕是不愿意跑到瑞章去工作的,你能挖到的人应当是比较有限的。”
高凡赶紧说道:“那是肯定的。我那只是一座小庙,有三五尊神去蹲着也就够了,哪能把整个化工设计院连锅端啊。”
郑立农道:“你非但不能把化工设计院连锅端,你还得帮化工设计院把锅盖盖得严实一点,尽管让肉不要跑到别人锅里去了。”
“锅盖盖得严一点,啥意思?”高凡有些不解。
郑立农道:“前几天我和科工委的同志聊了聊,听他们说,科工委系统内的很多单位,人员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但是,其中有一家单位,不但几乎没有人员外流,还吸引了不少外单位的人流到他们那里去。”
高凡笑道:“您说的,不会是枫林研究所吧?”
郑立农道:“可不就是枫林所吗。这几年,国家压缩军费开支,军工单位的日子普遍都不好过,唯独是枫林所,奖金比工资还高,职工收入比其他单位高出一两倍,甚至比当地的外资企业都不相上下,在南泉算是数一数二的好单位呢。”
“这很正常啊。枫林所的霜叶精细化工公司,在电子化学品方面已经是小有名气,一年出口创汇三四千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将近三个亿。整个枫林所才多少人。我估计,如果不是国家有政策管着,他们家家买车都不成问题。”高凡说道。
霜叶公司正是高凡撺掇着枫林所办起来的企业,起家的产品就是光刻胶。
在亚特兰大展会上,高凡以保证供应链安全的理由,说服了韩国电子企业使用中国的光刻胶,使霜叶公司挣到了第一桶金。
在这之后,霜叶公司的光刻胶逐渐做出了一些名气,日本、美国、欧洲以及我国台岛的一些集成电路企业也开始小规模地采购。
枫林所尝到了技术转化的甜头,将销售光刻胶的收入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后续研发,不但使光刻胶技术始终保持在领先国外一代的水平上,而且还开发出了诸如高纯试剂、封装材料之类的其他电子化学品,并且都赢得了市场的承认。
这个阶段,日本正处于广场协议所带来的金融泡沫之中,日本国内对于实体经济的兴趣在减弱,大量的资本转向了虚拟经济。对于一家来自中国的企业进入电子化学品市场一事,日本的电子化学品厂商采取了漠视的态度。
毕竟,作为一家后来者,霜叶公司能够占据的市场份额是微不足道的,各家日本厂商不值得为此而兴师动众。
至于欧美的厂商,在电子化学品领域早就采取了佛系的态度。日本人抢他们的市场,他们都无动于衷。一家小小的中国企业,在市场上冒个头,他们犯得着去特别关注吗?
霜叶公司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的电子化学品市场上也只是一个小角色,一年三四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只相当于日本大企业销售收入的一个零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