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太浪费了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太浪费了 (第2/2页)所以陈莫白说了这个提议之后,很快天书学宫升级到天书道院的方案,就获得了三大殿主集体同意通过,甚至直接省略了开元殿投票的繁琐过程。
可见仙门众多元婴的迫不及待。
因为道院除了化神的校长之外,还需要三位元婴,和众多结丹老师。
余一在陈莫白的授意之下,对全社会发布了招聘。
基本上绝大部分闲散的结丹修士,都发送了自己的简历过来。
毕竟天书道院将来会有许多天书的事情,在余一晋升化神之后,就已经传开了。
作为道院的老师,那肯定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
就是元婴应聘的一个都没有。
毕竟仙门的元婴修士,基本上都是四大道院的,不是在三大殿,就是各大学宫的校长。
教育改革之后,学宫必须要有元婴修士,虽然制度落实,陈莫白给了二十年的缓冲时间,但各大道院还是尽可能的以最快速度,将自己的元婴调遣了一番。
比如说清平重回太元学宫担任了校长,鲲鹏将钟离天宇调去了真灵学宫,姜玉垣去了五雷学宫,陈莫白也让孟凰儿就地任职,成了山海学宫名义上的校长等等。
句芒因为元婴数量不够,陈莫白还很好心的将卞静纯调去暂管太医学宫。
这么一番调动下来,鲲鹏和补天闲置在编外的元婴修士,也不多了,而且也不想离开自己的舒适圈。
因为道院的规格,是陈莫白亲自定的,天书学宫也是他授意第一个进行道院升级试点的,所以他直接大手一挥,将秦北辰、明熠华、云阳冰调了过去。
化神元婴结丹的数量尽皆合规之后,天书学宫升级道院的公告,也在第一时间通报给了全仙门这件事情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民众从小都是听着四大道院的传说长大的,一辈子都将进入道院视作至高理想,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
现在道院扩招,可以选择的目标理想又多了一个。
虽然知道天书学宫暂时肯定是比不上四大道院的,但至少现在也是道院的名头。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仙门民众之间,绝大部分还是选择支持的。
只有少部分顽固分子表示反对。
但这件事情是陈莫白亲自推动的,这些反对意见自然无法影响到,很快,天书学宫之后,又有第二个学宫申请成为道院。
是严冰璇所在的自然学宫。
云海是这里的老校长,又有严琼枝和严冰璇两个元婴修士,只要再有一个,那么就符合道院的最低标准了。
这件事情,也是陈莫白授意的,因为云海发现,升级七阶周天河洛星斗阵,需要很多的阵法师,但目前仙门这方面的人才不够。
自然学宫升级成为道院,是打算为仙门培养众多的阵法师,甚至由此建设成为阵法专业大学。
虽然云海目前名义上是鲲鹏道院的校长,但海里还有个水仙空着,陈莫白直接将她按到了自然学宫校长位置上。
水仙对此表示反对但是无效。
不过陈莫白还是安抚了她一下,表示不用管事,甚至都不需要去办公室,只要自然道院开幕的时候她过去站个台,露个面,今后每年给她发放十块水元玄石作为工资,水仙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考虑到自然学宫是鲲鹏道院的附属大学,所以最后一个元婴修士的名额,陈莫白通知给了北冥,表示如果鲲鹏这边派不出人手的话,他可以在舞器一脉中调人。
北冥得到通知之后,就要派萧雨平去。但叶云娥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却是立刻制止。
多年开元殿主的为官经历,让叶云饿明白,陈莫白这只是例行通知,并不是想要让他们真的派人。
毕竟严琼枝和严冰璇两女,很早之前就已经转去了舞器一脉的山头。
自然学宫显然也是陈莫白的地盘,他们再派人过去,岂不是让老祖膈应。
陈莫白收到北冥的回复,表示鲲鹏一脉师资力量有限,实在是派不出元婴修士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将庄嘉兰的职务调动,送去了自然学宫。
很快,自然学宫升级成为道院的通告,也公布给了全仙门。
借此在新一届的招生之中,吸引了许多综合评分足可以上四大道院,但因为名额缘故而落选的天才。
按照陈莫白的指示,三大殿将仙门各所大学教阵法最出色的老师都调去了自然学宫,云海和牵星两人有空的时候,也会去上上课,挑选有天赋的阵法师着重培养。
这直接就让自然学道院的风头,盖过了天书学宫。
很快,太元学宫也准备申请成为新的道院。
在一切如火如荼之中,陈莫白的圣德修行,稳步提升。
时间缓缓流逝,很快就是十三年过去。
这天,正在琢磨手上合道花如何服用的陈莫白,突然之间心神一动,抬头看向了五峰仙山。
一道元神灵光冲天而去,洞穿到了天外星空,隐隐约约可见虚空浩浩荡荡,好似潮汐海浪,在王屋洞天的上空荡漾。
这是有人化神成功,显化的元神异象。
陈莫白心念流转,看了看自己又提升了一截的圣德进度,不由得哈哈一笑。
北冥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在调整好了伤势之后,终于第三次冲击化神成功。
银光闪烁之间,陈莫白已经回到了望仙峰。
很快,牵星和灵尊也过来了。
「北冥不错,希望梅花也能够成功。」
陈莫白看着北冥的元神法相,开口说了一句。牵星的弟子梅花上人,之前也化神失败了一次,
目前正在第二次闭关冲击。
「太浪费了。」
牵星对此,却只是评价了这么一句。
想当年,他和白光冲击化神,可是一点资源都没有,全靠天赋。
现在这一代,不仅仅有资源,而且还用了好几份,这让牵星时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