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取保释放
第四百六十四章:取保释放 (第2/2页)实地考察,觉得比较合适。
此地远离城门,安静自在不受打扰。
后面10米长宽的围院草坪,可供马车出入停放,非常方便。
特别是角落,有一口深水井,通过轱辘吊桶打水,满足自用完全足够,不用到公共水井,排队担水了。
据中介说,同样大小没有水井的院子,价格会下降一半。
可见干旱地区,用水是件大事。
2人合计之后,决定买下。
在等待房主的空隙,委托中介找人打扫卫生,采购四套被褥及生活用品等一应事宜。
一个小时不到。
一位中年财主模样的男人来临,见是少年打扮的未成年人购房,表面非常诧异。
此人反复确定,对方不是玩笑之后,这才拟定转让协议,收了1枚金币押金。
双方约定,三日内去府衙,办理地契交割手续。
当晚,是2人降临“牧子星球”以来,首次住进真正意义上的房屋。
选在相对阴凉的一楼摆放两张床,用凉水冲洗清爽,躺在稳稳当当的木床上,用纱帐隔离蚊虫,反而睡得有些不习惯了。
因为不了解府城的治安状况,牧良在木门与楼梯口,设置了警醒铃铛线。
两人闲聊了一会,很快被疲累拖进了梦乡。
晨光曦露,两个人按时起床晨练。
劫后余生,2人并无多少喜悦。
这种经历插曲,不过是千难万险中的小音节,接下来的征途,任重道远。
府城里的生活,是有钱人的天堂,穷苦人卖命的地方。
两人念想着,将全城特色美食,尝鲜一遍。
暂时舍了自行开伙的麻烦,随便装扮了一下,就出门逛街了。
书,还是要读的。
两人早餐后,不自觉地,来到了海角学府。
没有学生令牌,门卫不让进,催促2人赶紧离开。
问起读书之事,说要等来年,考上之后才行。
“怎么办?要不再回壬家村学堂?”子书银月提议。
“呆在村里不好再走,让我想想办法。”
牧良领着她,径直去府衙,交了6枚保释金币。
找到癸府令办公所在,软磨硬泡,求其写了个推荐信,盖上私章试试能否管用。
癸家皇朝,为了帮臣民启蒙开发,尤其重视教育。
开办的公立学府,地位超然,属地官府,无权插手教务。
癸府令被逼没法,只好以大学毕业生的名义,替2人写了这封推荐信,算是彻底清了,双方之间的恩怨。
2人拿着书信,再次光临海角学府。
门卫一看,是府令大人亲笔,不好再阻止,开门放行。
2人进了学府院内,经路过的先生指点,寻到了学生“考核办”,向主事先生,出示了推荐信。
先生仔细辨认了私章内容,又询问了一些细节,确认书信真实性后,沉吟片刻,考校了2人所学内容,比较满意地表示,通过了初核,报府长大人同意,便可插班学习。
让2人明日,在门卫处听消息。
至此,2人真正理解,学府的大门,有多难进。
府令大人的面子,都不一定管用。
两人行出学府,一路问询,考察了一个官办的炼钢房,两个私家炼钢坊。
炼钢房都设在与城墙连体的地方,官办有技术优势,价格却翻了一倍。
剩下的时间,两人买了一大堆礼物与酒肉,去了一趟壬山叔家,正好赶上全家都在吃饭,见着2人都很热情,还夹了不少敬佩。
一顿饭下来,众人其乐融融。
壬山听说牧良要买小院,便要将那自得的20枚金币还他,遭到牧良的严词拒绝,只好罢手不谈此事。
壬山的仗义,牧良的疏财,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
互谢散去,牧良想起明日,可能要继续上学了,有些事情,必须提前办妥。
于是,将子书银月送回小院,自己在租车行,押了1枚金币,租了一辆角马车,往西城门赶去。
一路上,买了很多村里难得吃用的物品,又替老先生购了些药材,足足花了5个金币。
混在大队人群中,出了城门,扬鞭策马直奔壬家村。
到得埋藏宝贝的地方,牧良散开精神磁场,震慑了周围一头角虎、两只独角狼。
拴好马车,狂奔向那片小石壁,快速撬开小洞,取出装有金币、一张银票的钱袋,封好复原随即返回,抓紧时间重新启程赶路。
下午3点,顺利重返壬家村。
牧良与见到的村民友好问候,将马车停在了壬海家门口。
下车与老爷子、老奶奶、壬海见了面,获悉老爷子恢复官身,双方相互道贺,庆幸一切妥善解决。
壬海父母出海打鱼未归,牧良当即取下单独送给这家的礼品,让老奶奶收下。
四人正继续闲话时,已经围了不少人过来,纷纷祝贺他无罪脱身,对死去的胡氏,又是一阵拍手称快。
牧良早料到这一点,当下揖让回礼,感谢大家的同气连枝,招呼众人卸下木箱。
老爷子指定2人分发,给各家各户一小袋北陆稻米、一盒糕点。
众人谦让一番,都欢欢喜喜地接了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