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新式强弩
第四百六十九章:新式强弩 (第2/2页)老爷子说着沙场往事,唏嘘万千。
“兵伯,阿爸,这酒好喝,容易醉人,差不多就行了。”
壬山见二老早已过量,担心地劝道。
“你小子滚一边,来,兵哥,再干一杯!”
两位久未聚会的同村兄弟,将壬山叔撇开一旁,相互继续对饮。
牧良在他们身边,认真地听老爷子讲战场血腥,看着二老一醉解千愁地倾诉,想起自己爷爷的脾性,顿生思乡念家之意。
子书银月则与3个男孩子只管吃这吃那,时而交流学武学文的苦乐,与大人们形成两个圈子。
壬山发现言语劝阻无效,无奈地取过小酒坛,将小半坛“金角烈”全部倒进了大瓷杯里,一口气喝干一半,嘴上说道:
“这么贵的酒,喝了两坛足够了,阿文不能太过张扬,我看到这里打止好了,再喝真的醉了。”
这句话终于起了作用,点醒了自我陶醉的两位老爷子,让他们不得不罢休。
牧良提前下楼结账后,分别给两家又额外买了2坛“金角烈”,好让他们有机会过足瘾。
第二天一大早。
老爷子叫上4位借宿某个亲戚家的村民,匆忙赶回村商讨弓弩事宜。
根据昨晚商定的方法,利用中午休息,牧良将打乱制作顺序的零件加工备份草图,拿出交由壬山叔出面,分别委托官私两家炼钢坊订制。
角犀筋与箭簇,单独委托一家私人作坊制作。
付清押金,预定3日后交货。
时间很快过去两天。
老爷子带着自己儿子壬辰以及壬八、壬礼,提前从壬家村赶来,向牧良说明了村办的决定。
此后的零件加工、组装调试、改进重来、效果验证等全部费用,均由村里承担。
试验合格,付给设计图纸转让费用10个金币,聊表心意。
牧良已经预料到了大致结果,原本计划做好一批5把弓弩,算是超额还清了集体请愿这个人情,既然村里提出购买图纸以待将来,自是不太好直接拒绝,无所谓地认可了这种关联性交易。
虽说专利价值远不止这些,但有些东西不是纯粹用金钱能够衡量准确的。
第三日下午。
壬山叔分别取回了加工成型的零件与草图,角犀筋与箭簇。
作坊暂时没发现其中精妙的联系,只当是稍微特殊点的弓弩零件委托交易。
晚间,5个大人围坐小院3楼,协助牧良忙碌一个小时,完成了2张弓弩的制作。
一张是简装的神臂弓弩,没有配备螺旋绞紧空心铜杆,全靠人力拉动。
一张是机簧劲弩,只要具备50公斤的力量,可以通过持续旋紧弩弦,回弹时加速射出。
此间的工艺技术相对粗糙,无法严格按照草图数据,加工出符合标准允差的零件,所以契合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众人站到窗口,以小院围墙内的拴马桩为靶标,由壬八、壬辰、壬礼轮流试箭,结果有喜有忧。
试射神臂弩时,壬八力气最大,可以将强弩拉近满月状态,达到了700公斤,离设计承受力800公斤不远了。
一发双箭射出,精铁箭头直接穿透直径30公分的普通松木,铁木箭杆都在强力挤压中折断了。
近距离力道,估计在500公斤以上,震得壬八手臂都有点吃力。
壬辰、壬礼最大力量在500公斤上下,箭头能够做到深入木桩中心,百米内对付角虎、角狮、角犀,完全可以突破表层皮肤、肌肉,刺进目标内脏器官,形成致命威胁。
3人都是成年大汉,力气大于平均水准,充分发挥了神臂弩的力量与速射优势,达到了力量设计要求。
存在隐忧的一面是,3人试射中均出现了相似的角度偏差,力气越大偏差越大。
需要做出角度预估调整,才能完成精准射击动作,由熟悉特点的固定人员使用最好。
另一张机簧劲弩,对使用者的要求很低。
普通成年村民甚至少年人都能射击,适用范围广泛。
试验得出的结论,证明使用比较轻巧,无须消耗全力,能够持续射击,用在战场上也是一类利器。
只是材料要求很高,造价相对较高,大批量制造会增加巨额成本。
准度偏差,在机簧劲弩上同样体现出来,好在并不夸张,调整角度多多练习便能适应它。
两张弓弩,初步试验成功。
接下来,需要接受实战检验,判断最终的成效。
一天后,正好碰上海角学府十天一休的假日。
壬山不方便外出,老爷子便带着一众人,乘坐马车出城,进入壬家村捕猎地段,开始进行实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