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 第59章 :两个犟种杠上了

第59章 :两个犟种杠上了

第59章 :两个犟种杠上了 (第1/2页)

一个月后,部里经过多轮会议讨论,最终正式批复,决定采用宋运辉力推的美国洛达化工的设备引进方案。这份批复文件同时也要求韩则刚全力协助宋运辉,与洛达展开正式谈判。
  
  在前期技术交流阶段,双方沟通尚算顺畅。洛达方面的技术人员展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对宋运辉团队提出的技术细节都做了认真反馈。韩则刚也发挥所长,在设备选型和技术参数对接上表现积极。马保平则承担起了大量的外部协调工作。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部里领导也多次询问进展。
  
  然而,就在核心设备的技术规格书即将最终签字确认的前夕,美国洛达公司方面忽然如同人间蒸发,再无音讯。
  
  起初,宋运辉还以为只是洛达在磨他们的耐心:“美国人谈判的老把戏了,眼看我们要签单,故意晾着我们,无非是想抬高身价多要点钱。沉住气,别理他们,我们越急,他们越起劲。”
  
  可又过了两天,洛达方面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回复。宋运辉意识到不能再被动等待下去。
  
  “韩副处长,马处长。”宋运辉站起身:“得去洛达总部问问情况。这么等不是办法。”
  
  韩则刚没说什么,只是拿起公文包跟了上去。马保平推了推眼镜,微微叹了口气,也跟着起身。
  
  到了洛达总部的豪华写字楼,接待人员客气地将宋运辉一行请进一间宽敞明亮的会客室。茶水、咖啡很快端上,接待员笑容得体地说:“请稍候,我们负责人马上就来。”
  
  这一等,便是近三个小时。桌上的咖啡从滚烫到温热再到冰冷,续了又续,杯子空了又满上。
  
  中途他们多次询问,得到的回答永远是“负责人正在开会”或“马上就到”。
  
  偌大的会客室只有他们三人,窗外城市的喧嚣仿佛隔了一层玻璃,变得遥远而不真切。
  
  韩则刚的脸色越来越沉,几乎能滴出水来。他几次想起身离开,都被宋运辉用眼神制止。
  
  宋运辉心中的不祥预感越来越强烈。在等待了近四个小时,再次被接待员续上咖啡时,他直接站起身,拿起会客室的内线电话,拨通了前台,用流利的英语说道。
  
  “你好,我是东海化工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宋运辉。我们已经等待超过四个小时。如果这就是洛达对待重要合作伙伴的态度,我需要提醒你,我的团队有义务让所有关注此事的媒体朋友了解此次合作的进展过程,尤其是贵方今天的接待方式。我们有全程录像。请立刻转告你们的负责人,我再给他最后五分钟时间。”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五分钟后,会客室的门被推开。进来的并非他们之前接触的谈判代表,而是一位公司副总级别的管理人员。
  
  “非常抱歉,宋先生,韩先生,马先生,让你们久等了。”这位副总公式化地表达了歉意:“关于之前的合作,我们总部经过了非常慎重的内部研讨和全面的法规合规性评估……基于最新的、具有强制力的禁运条例约束,贵方项目所需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超出了我们目前能够合法提供的范围。非常遗憾,我们不得不终止这项交易。”
  
  他语速很快,目光在三人身上一扫而过,没有过多停留。
  
  “禁运?!”韩则刚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声音提高了八度:“什么禁运?之前谈的时候怎么不说?我们的技术规格书都对接完了!你现在跟我们说禁运?”
  
  洛达的副总只是略显无奈地摊了摊手:“之前的评估未能涵盖所有可能性。法规限制,我们也没有办法。”
  
  说完,他甚至没有再多做解释,仿佛只是为了宣布一个决定,便匆匆离开了会客室。
  
  回到下榻的酒店房间,压抑的气氛如同凝固了一般。韩则刚猛地将公文包摔在地上,胸口剧烈起伏:“混蛋!这帮美国佬!玩我们呢?早干嘛去了!耽误我们这么多时间精力!当初,当初就该直接找日本人!”
  
  一直沉默的马保平重重地坐到沙发里,摘下眼镜,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那禁运条例难道只针对美国佬吗?你以为日立、三菱、欧洲那些公司就能绕开西方的禁令卖给你?”
  
  “那份清单,卡死的不是美国一家,是几乎所有能制造这些先进设备的西方国家!有钱也买不到,这就是现实!”
  
  韩则刚默默点燃了一支烟。袅袅升起的烟雾在他面前弥散开来。
  
  宋运辉深吸一口气,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灯火璀璨却又无比陌生的城市夜景。片刻后,他拿出笔记本,坐回桌旁,摊开文件。
  
  事已至此,沮丧愤怒都解决不了问题。他必须立刻起草报告,将“洛达因禁运单方面终止合作”这一沉重而冰冷的结果,连同马保平的判断,如实地、清晰地汇报给部里领导。
  
  消息传回国内,部里紧急召开了多轮会议。最初的震惊、失望与愤怒过后,巨大的压力反而凝聚成了一种必须前行的决绝。
  
  高层领导亲自拍板:“立刻启动第二套方案!全力推进宋运辉同志提出的国内设备整合替代方案!”
  
  会议明确了由宋运辉担任此方案的负责人。
  
  “小宋同志的技术水平在年轻一辈中最过硬,这个方案也是他提出的,由他牵头整合力量,部里上下全力支持!时间紧迫,立刻行动起来!”
  
  走出部里那栋厚重的大楼,一阵冷风袭来。宋运辉看着远处冬日的天空,脑海中清晰闪过两个月前在东海浩然国际产业园食堂里,秦浩跟他谈话的情景——当时对方就直接点出了禁运的风险,并明确建议准备国产替代方案。
  
  “姐夫……真是料事如神啊……”
  
  宋运辉一行回国后,立即带上核心的技术骨干,立刻开启了马不停蹄的全国调研行程。金州石化机械厂、沪江压力容器厂、西北重型设备集团、南方精密铸造厂……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国内主要的大型化工设备制造厂商。
  
  在深入技术交流的过程中,一个现象引起了宋运辉特别的注意。
  
  在金州石化机械厂的技术研讨会上,该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在探讨工艺难点时坦诚地说道:“宋总工,不瞒您说,几年前我们厂子设备老旧,技术落后,工人心气也低。是浩然国际这些年持续不断地给我们下了高标准的出口订单,逼着我们引进新设备、改进工艺、学习管理。那真是一点情面都不讲!做不好就退货罚款。但熬过来了,现在才有底气敢跟您坐这儿讨论东海项目这种高端设备的制造方案。”
  
  旁边陪同的总工程师也深以为然地点头补充:“厂里七成以上的技术骨干,都是被浩然国际的订单淬炼出来的。”
  
  这番话让宋运辉深感震动。他从未如此真切地认识到,秦浩不仅仅是解决了某个项目的外汇问题,更是通过浩然的全球业务,实实在在地带动和提升了一大批国内关键制造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今天的国产化替代方案积累了宝贵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这种影响,深入而长远。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会议室里争吵、沟通、修正;工厂车间现场勘察、测试数据、修改图纸;无数个通宵达旦的会议、堆满文件的宾馆房间、记录得密密麻麻的技术笔记……
  
  韩则刚也放下了所有成见,将自己深厚的技术积累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国产化方案的优化中,对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力求尽善尽美。精诚合作之下,最终形成的《东海化工一期主要设备国产化替代方案与实施总纲》,凝结了无数技术人员的心血,获得了部里的正式批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