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唐山海行 > 第798章,雒阳宫城

第798章,雒阳宫城

第798章,雒阳宫城 (第1/2页)

那三名燕军军士呆立原地,独孤湘道:“怎么,你们不愿意带路么?”
  
  却听三人喉头发出咕咕之声,江朔一挥手解开了为首那人的哑穴,那人忙不迭地道:“不可,不可,小的不敢……我等只是小卒,不知火坎的所在。”
  
  独孤湘十分敏锐,道:“你如果真不知,为何说不敢?”
  
  那小头目支支吾吾不敢作答,独孤湘道:“不给你吃点苦头,怕是不肯说实话!”
  
  说着独孤湘一把捏在那人肩窝云门穴上,那人顿感锥心刺骨的疼痛,那人吃痛不过连声告饶,之后便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原来此人是个副队正,雒阳西四坊内埋伏了十团共两千长弓手,各有守备区域,刚才射出火矢的就是其中一旅,烈火熄灭之后,校尉派了他来检视战场,却不料未见唐军尸体,而是撞上了朔湘二人。
  
  二人不愿将老马的尸体留在火焚过的坑内,将马尸抬出坑外,寻一处未设硫磺陷阱的地方将老马埋了,紫绒毯经此大火,表面烧得黢黑,再无防火的功效,便将此毯覆盖在老马身上聊作装殓。
  
  这次他们不敢再托大,解下拿三名军士的缚甲绦,将他们绑成一串,押着去寻陷阱,那副队正不敢耍花样,老老实实指出了伏火埋藏的位置。
  
  硫磺伏火布设的区域甚广,互相勾连巧妙,那队正说以不同笛音指示方位,可以引导长弓手精准点燃不同位置的陷阱,看来卢磐桓确实曾是高级军官,才会知道林中陷阱的发动之法。
  
  布设陷阱的严庄不但恶毒心思也十分缜密,硫磺伏火组成一个大环阵,若唐军真有大队人马不加防备地闯入林中,伏火陷阱完全发动,两千弓箭手便能轻松杀伤十倍于己的敌军。
  
  独孤湘道:“朔哥,我们倒可以利用这个陷阱,点燃伏火,造成城中守军混乱,我们再乘乱混入宫城,刺杀安禄山老贼!”
  
  二人主意已定,江朔对那三人道:“一会儿我们要闹出大动静来,我们要不为难尔等,可自回营。”
  
  那副队正苦笑道:“我等哪还回得去?为今之计,只有速速离开这是非之地。”
  
  江朔道:“不再为虎作伥,未必不是好事。”
  
  独孤湘怕三然扯谎,回燕军报信,押着他们只到深夜才放走,二人分头引燃伏火陷阱,一但知晓陷阱的位置与范围,以二人的功力完全可以在点燃硫磺伏火后安然撤退。
  
  不一会儿功夫,二人便将二十几处陷阱尽数点燃了,只见西苑中冲天火起,大量名贵树木片刻付之一炬,远处整个雒阳西城都骚动起来,不消片刻燕军就会有大队人马过来,但烈火组成的火墙,叫他们无法靠近,自然也想不到引燃陷阱的不过是两人而已。
  
  二人不等燕军人马前来,向北潜行到洛水河畔,远远已能眺望到洛水上的天津桥了,是年寒冬漫长,春汛迟迟不至,洛水尚浅,天津桥的龟背桥墩历历可见,桥头重楼外搭着木架,看来雒阳大战时损毁严重,尚不及修复。
  
  隋代天津桥原是浮桥,隋末大战为李密焚毁,唐代重建时改为石柱梁桥,但石柱常常被洪水冲毁,到武周长寿二年,凤阁侍郎李昭德奉命修复天津桥时将桥墩改龟背形。龟背形桥墩减轻了洪水的冲击,其法沿用至今。
  
  天津桥原本分作三段,居中最长的为天津桥,两端各有一小桥,北为黄道桥,南为星津桥,贞观年间,星津与天津二桥合一,江朔他们所见到的便是这座两道石柱梁桥所构成的天津桥。
  
  只见天津桥前后起了鹿砦,驻扎了不少人马,桥上亦军队来回梭巡,这些驻扎的守军的穿着来看,应时精锐的曳落河部队,他们看来丝毫不为西苑的大火所动,只管严守皇城的门户。
  
  江朔皱眉道:“防守如此严密,我们如何进入宫城呢?”
  
  他们所在位置在天津桥西南,独孤湘一指洛水正北道:“我们可以从这里过去。”
  
  江朔抬眼望去,此地洛水北岸忽然升高,北岸如同一道十余丈高的天然城墙,对于寻常人而言绝难攀缘,因此燕军并未设防,但对朔湘二人而言,确非难事。
  
  江朔站在南岸视线受阻无法看清北岸的情景,问独孤湘道:“北岸是什么去处?”
  
  独孤湘道:“我听爷爷说过,北岸时是上阳宫,上阳宫原是雒阳西苑的北半边,高宗朝拓建为上阳宫,由于上阳宫是依西苑而建,与别处宫城不一样,保留了大量的树木,更从南方移栽了各种珍奇树木,四季林木茂盛,鲜花常开不败,据说高宗帝后最喜居于此宫,后来都不怎么回长安了,武周朝更是以雒阳为神都,神龙政变后,则天女皇便被移居上阳宫仙居殿直至逝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