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章 全欧洲最尊重西吉斯蒙德的人
185章 全欧洲最尊重西吉斯蒙德的人 (第2/2页)“而且,世子那边说,出发之前,他还找了朋友郭康先生请教。”
“郭先生,是大秦国的名士,擅术数,能言吉凶。泰西之人多有敬重他的,说他是当世的贤人。世子问他,现在天下大乱,吴王府也深陷其中,他想要挽回乱局,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郭康于是说,‘朱氏一朝,最应重视的问题,不在外敌,而是自己内部。万万不可弃内外之别,轻夷夏之分,而先去自相残杀。否则,就像希腊人一样,多厚的家底,都不够败的。’世子深以为然,因此将这番奇事,专门告诉老衲,希望告知这边的人,让大家都引以为戒。”
其他两人思忖了片刻,都应了下来。
“我之前去君士坦丁堡,也听说过他的事迹。那边的人都说,他才是未来最合适的牧首。”勒贝格说:“既然他这么有才学,王子殿下和他还这么熟,有没有多问些什么?”
“世子也是这么想的。离开南方之前,他专门找过郭先生,想要他多卜算一些重要的事情,好给今后提供参考。”道衍回答:“郭先生也担心他孤军深入,以千金之躯,处乱军之间,恐有不利,于是和他恳谈良久,又把所推算的事情写下来,想要留给他参考,据说这些预言,写了整整三本之多。”
“不过,两人看了一遍之后,就把这纬书烧掉了。”
“哎?为什么?好可惜啊。”本来颇为好奇的勒贝格和让娜公主,都有些惊讶和惋惜。
“老衲倒觉得,他们烧的对。要是执着于这些,恐怕才是着了相,将来要吃大亏啊。”道衍和尚倒是笑了笑,表示支持他们的举动:“最后,他们只记了几句简单、粗略的概述,而且叮嘱我们,听听就行了。世事瞬息万变,因果复杂而微妙,因此这些话也未必准确,很可能因为某些小事,就变化、更改了。切不可迷信于此啊。”
“……你们一个大和尚,一个牧首,在这儿劝人不要迷信……”让娜公主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所以,他们有什么预示,需要告诉我们的?”
“他们说,这个弗雷德里希不会打仗。”道衍和尚慎重地说。
“……”让娜公主沉默了片刻:“其实,他们不预言,我也知道的……”
大家这下都沉默了片刻。
让娜公主可能理解不了郭康为什么莫名其妙地重视这件事。当然,郭康怕是也有苦说不出。
对他那会儿而言,“普鲁士”和“霍亨索伦家族的弗雷德里希”这些标签,迭加起来,大概算是刻板印象等级的“武德充沛的欧洲人”的代名词,以至于需要专门声明,此时这位弗雷德里希,和他后代,那对出名的父子两人,完全不是一回事。
——然而对让娜公主和她的法国团队来说,这货就属于路边一条。不专门提一句,都不会把他当回事的。
实际上,这个弗雷德里希的能力,概括来说,就是比西吉斯蒙德还菜多了……
在郭康所知的历史上,西吉斯蒙德连续组织四次十字军,讨伐胡斯派,然而都遭到了失败。但是,贵族们还是不乐意放弃。连续失败下,一些贵族甚至质疑,西吉斯蒙德是不是一个隐藏的胡斯派信徒,故意指挥大家去送,要不然怎么能输得这么离谱?
为此,部分不甘心的贵族,转而支持其他代言人。在勃兰登堡的弗雷德里希,以及他那个冤家舅舅萨克森公爵、巴伐利亚公爵等大贵族的率领下,以北德诸侯为主的地方势力团结起来,集结了十万大军,南下波西米亚,誓要踢开废物西吉斯蒙德,一举荡平胡斯派。
十字军兵分三路,主力包围了波西米亚西南的城市多马日利采。胡斯派的领导者普洛科普率领五千人前去支援。面对敌人,弗雷德里克不知道怎么想的,开始要求士兵后撤,以便在他选定的位置集结迎敌。然而,其他友军并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因此,勃兰登堡军的后退,引起了其他人,尤其是旁边萨克森军的极大慌乱。
查明敌情之后,普洛科普做出了胆大的安排,指挥军队开始对十字军进行反包围,然后快速前进,以超出十字军意料的速度抢占了阵地,导致部分十字军被挤压后退。巴伐利亚公爵在后方用车垒也组建了一条防线,然而这个时刻,车垒不但没有起到支撑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军队的机动,破坏了阵型。于是,十字军开始集体溃逃,最终土崩瓦解。不少人甚至一直跑回巴伐利亚,才停下来。第五次十字军,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以大败告终了。
所以,西吉斯蒙德屡败屡战,最后都成了经典吃瘪人设的原因,其实是其他贵族更菜。相比于这帮脑子不够用的纨绔子弟和刚愎自用的长腿将军,西吉斯蒙德至少能拉人,而且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可以把大家聚集起来,一起指挥。而其他人,打的还不如他呢,所以最后只能再把他喊出来,给大家撑场子……
再看远一点的话,哪怕在神罗之外,西吉斯蒙德其实都算这个时代,欧洲比较靠谱的将领了。至少,当初尼科堡十字军那些法国人,要是听他的话,都不会败这么惨的。
只能说,欧洲世袭贵族的军事水平,是真的让人难绷。可能军事能力这种本领,很多时候确实和遗传无关吧。
所以,郭康才希望他们不要太小瞧西吉斯蒙德,也不要过于注重其他贵族。只不过,在其他人眼里,这种态度可能有点奇怪——大家甚至觉得,他大概是这个时代,最尊重西吉斯蒙德的政治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