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来自澳洲的投诉~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来自澳洲的投诉~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来自澳洲的投诉~ (第1/2页)

~
  
  CRHPC机构中,关于如何验证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超光速航行技术的会议结束了。
  
  除了澳洲代表罗厄尔·尤莱亚外,其他人几乎都是满脸兴奋地走出了会议室。
  
  按照那位徐教授的说法和在会议上讨论的结果,CRHPC机构将在三天后正式启动对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
  
  这份‘惊人’的消息,也随后通过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公开,所有驻扎在CRHPC机构总部的媒体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回了自己的总部。
  
  很快,CRHPC机构即将启动对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的消息就如同坐上了火箭,不,如同插上了光纤一样,飞速的传播着。
  
  《CTV媒体》:“5月27日,在我国徐川院士的主导下,CRHPC机构理事会正式通过了对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
  
  “根据理事会商讨的结果,CRHPC机构将向太阳与木星轨道分别发送在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与量子引力模拟接受设备,以对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如果这项验证实验成功,将意味着人类文明或许可以在不久的未来快速的前往太阳系任何一个角落!”
  
  CTV媒体的报道,徐川也看到了。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报纸上的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只是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对未来的乐观想象而已。
  
  毕竟就算是接下来的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实验成功,证明了可以借助恒星这种大质量天体的自身时空曲率来完成超光速航行的可行性,距离真正的超光速航行技术也有无比遥远的距离。
  
  毕竟要利用硅聚变燃烧牵动恒星的时空曲率在局部区域发生拓扑分裂,形成闭合类时曲线虽然不难。
  
  但要想借助这项技术形成一个大范围的曲率空间,并通过这个曲率泡传输一艘几十吨、上百吨甚至是更重的航天飞机或者是物资,以现在的技术几乎是一件看不到希望的事情。
  
  且不提在超光速航行的过程中被传送的航天飞机或物资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
  
  光是维持一个足够传送几十上百吨质量的稳定曲率泡空间就是目前的人类技术根本就无法做到的事情。
  
  即便是徐川已经将验证超光速航行技术的方案在CRHPC机构理事会的会议上讨论的很详细了,即便是现在他们已经掌握了可控核聚变技术能够几乎无限提供能源,即便是他们拥有强大的航天技术.
  
  他们现在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尝试性的借助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来影响太阳的时空曲率,打开一个能够让光粒子通过的曲率空间而已。
  
  而这,就已经是目前人类文明的极限了。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但这对于才走出地球,眼光刚刚展望向外太空的文明来说,只要能验证成功,其意义远不低于一次科技革命!
  
  这不仅仅是超光速航行技术的验证,更是对宇宙结构的一次全新了解!
  
  CRHPC机构总部,理事长办公室中。
  
  坐在办公桌后面,徐川从助理的手中接过了一迭需要签字的文件,在理事长那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文件都是和超光速航行技术相关的,因为这次的验证实验此前并没有太多准备时间,所以一切都只能走最快的审核通道。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里是CRHPC,是拥有着全产业链被誉为工业克苏鲁的华国!
  
  涉及到超光速航行技术验证实验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设备与技术,都能在这里找到。
  
  将手中的文件签好字后,徐川将其重新递给了助理,开口问道:“米国那边提供的超短脉冲激光设备什么时候能运到?”
  
  在验证超光速航行技术的实验中,最关键的设备便是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了。
  
  而按照他设计的方案,通过核聚变的方式模拟出参宿四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制造出类似于‘壳层坍缩-激波反弹’效应,继而通过大质量天体本身就拥有的时空曲率来弯曲时空将光粒子送到木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手段。
  
  然而目前他们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并不能达到足够让硅元素聚变燃烧的程度。
  
  因为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在27至35亿开氏度,约230-300千电子伏特。
  
  光致蜕变是硅燃烧的核心过程,通过γ光子将原子核击碎成α粒子(氦原子核),从而形成新的元素。
  
  这一过程发生在晚年恒星核心的极端高温环境中,比如参宿四,如今就正在不断进行着硅聚变燃烧。
  
  而目前华国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采用的是真空磁约束方案,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腔室中的温度最高也不过是一亿摄氏度而已。
  
  距离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还有足足三十倍的差距。
  
  尽管理论上来说磁约束方案也能达到这个温度,但那基本上已经是第三代氦三聚变才能达到的超级高温了。
  
  目前来说,人类能够达到三十亿摄氏度超高温的手段并不多,只有寥寥数种。
  
  比如利用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进行粒子对撞,当两颗粒子碰撞的那一瞬间,对撞机内部足够达到数万亿摄氏度的超级高温。
  
  在CRHPC机构之前的实验中,利用两颗重铅离子进行对撞实验,产生的温度超过了89.8万亿摄氏度的超级高温,刷新了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LHC铅离子对撞的5.5万亿摄氏度高温的世界记录。
  
  不过大型强粒子对撞机虽然能够产生远超硅燃烧发生光致蜕变的温度范围,但它并不符合制造量子引力模拟激发设备的要求。
  
  因为大型强粒子对撞机制造的超级高温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只是温度,而不是热量。
  
  温度和热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是物体内部粒子平均动能的宏观统计量,需要大量粒子集体行为才能定义。
  
  而单个粒子无论动能多高,都无法直接对应宏观热量输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