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进退两难
第624章 进退两难 (第2/2页)那心腹得了魏都尉的命令,当即下城,找来马匹,朝着南关一路驰去。
两地之间不过短短数里地,奔马疾驰,仅仅只是一盏茶的时间,就已经看见了列阵而战的曹军。
南关的战况与北关如出一辙,双方都是拼尽全力,浴血厮杀。
賨兵固然悍不畏死,可曹军也是视死如归。
断矛斜插在血污里,札甲的甲片被劈得外翻,两名甲士已滚作一团。
盾墙在震耳的呐喊中撞上了一起。前排甲士的长枪从盾牌后探出,如同毒蛇一般朝着对面猛刺,发出刺耳的轰鸣。
盾面的棱纹撞出火星,握着盾柄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后排的长戟、长枪从盾缝里斜刺出去,戟尖带着风声扎进对面的甲阵,却被对方的盾沿架住,两柄长戟绞在一起,甲士们闷喝着较劲,戟杆弯成了弓,木头上渗出细密的裂纹。
左翼的方阵忽然向内收缩,像一只攥紧的拳头。
最前排的甲士半跪在地,铁盾斜撑成坡面,后面的同伴踩着他们的肩甲跃过盾墙,札甲在跃起时发出哗哗的脆响,手中的环首刀劈出银亮的弧线,正劈在对面一名甲士的颈甲衔接处——甲片被劈开的脆响里,混着骨头断裂的闷响。
右翼却被对方撕开一道口子。
一名敌兵的铁矛穿透了盾阵的缝隙,扎进一名甲士的小腹,那甲士闷哼着弓下身,却反手抓住矛杆,身后的同伴立刻补上他的位置,长戟顺着矛杆捅过去,刺穿了敌兵的护心镜。
血顺着矛杆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水洼,被不断踏过的铁靴碾成血泥。
曹定身后的旗手始终高举着将旗,旗杆被流矢射中,木屑纷飞,他却纹丝不动,甲胄上早已溅满了暗红的血点。
周围的甲士亲兵举起盾牌,护住他和曹定。
此处的战斗也已至白热化,身为主将的曹定身上也满是血污,额头更是有一处流矢擦过的划痕,可见战况之激烈。
那信使只是一扫地面,就看见了数以百计的尸体堆积在战场之上,双方最少已经倒下了三、四百人,就连一些伤员都来不及拉回阵后,只能躺在战场中央哀嚎挣扎,躲避着甲士们的踩踏。
那信使不敢再看,赶忙朝着曹定将旗驰去。
没等到近前,就看见几个甲士朝着自己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戒备和杀意。
那信使赶忙滚落下马,口中高呼:“我乃是魏都尉麾下第二屯屯长,速速带我去见曹将军,我奉魏都尉之令,有要事要禀报将军。”
将军验明正身之后,将其带到了曹定身前。
不等曹定问话,那信使就竹筒倒豆子,将魏都尉的交代全部托盘而出。
听到魏都尉叫苦求援,曹定脸色变得极坏,险些要破口大骂起来。先前在自己面前拍胸脯担保的人是你魏都尉,这时候我这正千钧一发之际,你居然来求援了?
可很快,听到周泰、霍笃倾巢而出,足有五千人登上牛头山,猛攻天雄关后,曹定本要涌出口的脏话僵在了喉管之中。
若是自己全军守关,别说五千人了,就是万人他也能守上几日。
毕竟天雄关城墙宽度就那么点,战场宽度撑死了只能容许七、八百人交战,兵力优势体现不出来,只能靠车轮战硬磨。但现在关中仅仅只有魏都尉一千人,哪里经得起左幕军全力消耗。
可要是现在撤军……
曹定的目光投向激战正酣的战场,此时的曹军已经渐渐取得了一定的优势。
賨人虽然悍勇,但纪律、军械、甲胄以及配合都不如曹军。
这倒不是刘封歧视賨人,而是因为此次奔袭,皆是崎岖山路,因此调拨给賨人的皆是上好的皮甲,没有铁甲。
曹军虽然铁甲数量不多,但毕竟还是有的,而且曹昂所部作为精锐,得到的铁甲更是要胜过其他部众。
曹定军中就有整整两百套铁甲,眼下正是靠着这些铁甲士,才压制住了賨人,取得了一些优势。
此时若是撤军,不但前功尽弃,还很可能被賨兵衔尾追击。
曹定心中犹豫不决起来。
退兵,不说自己甘不甘心,光是那风险就大的吓人。
不退兵,天雄关一旦失陷,就算自己杀光了眼前的賨人也无济于事。
就凭手头这点兵马难道还能把剑门关从正面给攻克了?
“将军,当从速决断啊。”
参军在一旁赶紧劝说,此时此刻,最坏的决断也要比不下决断来的强。
犹豫再三,曹定终究还是长叹一声:“撤军!”
天雄关不容有失,哪怕只是饮鸩止渴,也得守到最后一刻。北边汉中郡中尚有一万余友军,若是能撑到他们来援,那局势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下定决心后,曹定安排起撤军事宜来。
由于曹军占据优势,且山道险峻,撤军要比想象中来的容易不少。
不过也正因此,曹军士气有些下降,士卒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胜利在望时居然突然要撤退了,有脑子灵活的甚至猜测起是不是天雄关出事了。
如此一来,曹军士气自然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反倒是对面的賨兵在王平的督促下,重整士气,又追了上来,逼迫曹定不得不留下部分兵力殿后。
当曹定且战且退,当他撤退到距离天雄关不足一里时,突然传来噩耗。
天雄关失守,魏都尉被霍笃亲手斩杀,城门已被打开,魏都尉残部正在关城中拼死抵抗。
曹定只听的目瞪口呆,半晌做不出反应。
“将军,快下令啊!”
韩芹等人连连催促,曹定终于镇定了下心神:“韩都尉,你带汝部人马先行回援,一定要把左幕军赶出关去。”
“喏!”
韩芹当即领命,带着本部人马先行,只留下最后一个都尉带着本部人马依托崎岖山路节节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