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章 分析案情,确定方向
第1193章 分析案情,确定方向 (第1/2页)他进一步解释,“肺挫伤通常由钝器撞击胸部或剧烈震荡引起,结合颈部的皮下出血,推测嫌疑人先击打张娟的颈部,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再撞击胸部,导致肺挫伤,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那脚踝处的勒痕和裙摆撕裂是怎么回事?”小林疑惑道,“是生前挣扎造成的,还是死后搬运时形成的?”张林指着勒痕处的渗血:“勒痕边缘有表皮剥脱和渗血,说明是生前形成的,张娟在被束缚时还有生命体征,有过挣扎;裙摆撕裂处的纤维整齐,无明显拉伸痕迹,可能是死后搬运时被尖锐物体划破,比如水泥厂的铁丝或废料边缘。”
尸体的其他细节也为案情提供了线索。张林在尸体右手掌心发现了少量红褐色泥土:“泥土成分与前期勘查时在张娟指甲缝里的泥土一致,非水泥厂本地泥土,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和沙粒,”他将泥土样本装入证物袋,“说明张娟在死亡前曾接触过这种泥土,可能是嫌疑人的藏匿地点或抛尸前的停留地点。”他补充道,“尸体右手无名指指甲断裂,断裂处有新鲜的出血,推测是挣扎时被嫌疑人或周围物体弄断的,指甲缝里还提取到少量黑色纤维,与银色面包车上的纤维成分初步一致。”
为了进一步确认死亡时间,张林对尸体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血液中钾离子浓度为9mmOl/L,钠离子浓度135mmOl/L,”他对照标准值,“死后血液钾离子浓度会随时间逐渐升高,每10小时约升高2mmOl/L,结合当前数值,反向推算死亡时间约7小时,与之前的判断完全吻合,也就是8月15日凌晨1点左右。”
解剖接近尾声时,张林将所有发现汇总:“死者张娟,女,32岁,生前遭受钝器击打颈部(形成皮下出血)、胸部(导致肺挫伤),引发呼吸衰竭死亡;死亡时间为8月15日凌晨1点左右;生前被红色绳类束缚脚踝,有明显挣扎痕迹;死后被嫌疑人用银色面包车运至东郊水泥厂,抛尸于物料堆;尸体上的红褐色泥土、黑色纤维等物证,指向嫌疑人有固定的藏匿地点,且与银色面包车有直接关联。”
“这些结论与前期勘查的线索完全对应,”小林整理着解剖报告,“银色面包车、红色绳子、红褐色泥土,还有赵磊的嫌疑,都能串联起来了。”张林点头,将解剖报告递给技术科:“需要加急检测勒痕处的红色纤维、指甲缝里的黑色纤维,以及红褐色泥土的具体成分,这些都可能成为锁定嫌疑人的关键证据。”
当尸体被重新覆盖白布推离解剖室时,张林摘下防毒面具,脸上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他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想起张娟办公桌上未完成的账目和那支粉色钢笔,心里清楚,这份解剖报告不仅确定了死亡原因和时间,更给案件侦破提供了明确方向——只要顺着这些线索追查,终将找到杀害张娟的凶手,还她一个公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