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幸福的烦恼
第1013章 幸福的烦恼 (第1/2页)受A00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爆发,今年九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达到了20%。
新能源汽车高歌猛进,但并不意味着曾纪祥的预想能够轻松完成,反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是自国内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最为激烈的。
在檀锦程看来,今年三季度开始的竞争,才算是真正的竞争,往常市场受限,其实就是那么几家车企在搭台唱戏,且都有着各种擅长的领域,竞争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激烈。
造车新势力品牌,闻界与小朋,首度月销量突破一万辆大关,朝着年销量20万辆的大关迈进,正常情况下对于一家车企而言,年销量20万辆是一个生死大关。
一年卖不出去20万辆的车子,都有随时暴毙的可能性;当然了,这里针对的是大众市场车型,不包括那些小众的豪华跑车类。
曾纪祥要走的路还很长,他的2024年预期目标能否实现,还未为可知。
新能源汽车大爆发的第一个金九银十,市场上的热闹以及竞争程度远超想象,檀锦程与大嘴的嘴仗其实就是竞争激烈的表现,如果不是菊花的对尉来造成了威胁,他根本没有必要理会。
雷布斯拿他的PPT来碰瓷尉来汽车,别说是檀锦程了,就是李响都懒得搭理他们。
“九月份掉队的车企还有车型很多啊。”
檀锦程手里拿着的是目前市面上九月份各大车企的销量数据,九月份销量最大的变化就是尉来与BYD两家车企,单月销量都突破了7万辆,双双超过特斯拉在华的销量。
九月份,特斯拉在华共计出售5.6万辆,以往特斯拉在华的销量方面还能够压制住BYD,但是在九月份之后,BYD混动系列大爆发的基础,大众车型热卖的基础上,特斯拉再也压制不住这两家企业了。
一至九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当中,尉来,BYD与特斯拉依旧是独一档的存在,五菱虽然在A00级市场占据着统治的地位,但仅仅只依靠宏光MINIEV系列,是不足以支持其总销量的。
截止九月份,尉来累计出售49.5万辆新能源汽车,BYD在海鸥,海豚以及降价促销之后的秦DM系列冲刺之下,销量冲至45万辆,上升至第二名。
而特斯拉的销量则突破至30.5万辆,加上五菱的25万辆,除了这四家车企之外,一至九月份就没有任何一家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辆。
四家车企的总销量,累计占据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近80%的销量。
小朋,闻界,零跑以及哪吒等新势力车企虽然进步神速,但是正如长城的老魏所言,新势力确实不足以对传统车企形成多大的威胁。
头重脚轻的情况下,就是市场格局发生了非常直观的变化,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蚕食得相当之严重。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同比的销量均跌幅超过25%,同样的日系三强也承压严重,广汽本田已经跌出TOP10之列。
整个九月份,广汽仅仅只卖出去了3.8万辆车子,这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
悦驰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销量也同比大跌,悦驰A1本月的销量相比起去年,大幅下滑了37.2%,如果不是及时推出了星河P1这款混动车型,并且上市之后还卖得不错,悦驰汽车今年的销量将下滑十分严重。
那样,就很有可能让持续盈利的悦驰汽车再度进入到了亏损状态,而若是悦驰汽车再度进入到亏损状态,那么对于尉来集团的财务压力十分之大。
尉来系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虽然上升明显,但投入也很大,这些年尉来整合了不少汽车品牌,加上电池技术升级,工厂扩产等等,财务上的压力也很大。
“唯一的好处就是咱们现金流储备大幅度上升了。”
九月份,从市场上消失的品牌不少,曾经浙省的知名车企众肽汽车至今年九月份,产量彻底归零。
众肽的母公司破产重整,彻底退出了市场,利帆也在尉来整合之下彻底进入到转型冲刺期。
利帆曾经的燃油车业务也于九月份彻底归零,此外还有海马汽车,九月份海马汽车销量不足千辆,彻底沦为小朋汽车的代工厂。
而未能转型的合资品牌里,广汽菲克九月份销量仅仅只有800辆,曾经在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自由光等等JEEP车型的停产已经进入到了倒计时。
其他像宝沃,观致等等品牌陆续停产,斯柯达在华的份额也跌至0.1%,而整个法系车在华的销售也跌破了1%。
这里面任何一家车企,当年不都是在市场上表现亮眼,但是现在就这么悄然无息的消失于市场。
“目前咱们的产能怎么样?”
2021年的前九个月,尉来系在不包括悦驰汽车系列的情况下,能够拿下49.5万辆的销量,表现亮眼。
市场对于尉来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的销量预期是在60万辆左右,然而根据尉来内部的订单体系,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可能会达到70万辆。
直营模式加上销量爆增,虽然让尉来的负债率上升至65%,仅仅只比BYD的68%要低。
但是同时也给尉来带来了大量的现金流,直营的模式相比起BYD的经销商网络,尉来虽然要承担运营上的成本,但现金流以及净利率的把控优势同样明显。
目前尉来集团拥有高达近600亿元的现金储备,是国产自主品牌当中现金储备当中最多的一家。
不过,尉来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与供应链的压力,今年依旧还处于特殊时期,宏观经济上其实大家都是挺悲观的。
各大车企对于宏观经济引发的市场反应其实也都是相对保守的。
所谓的芯片荒与其说是供应链出现问题,不如说是各大车企自己的选择,包括全球性的车企在内,都大幅削减了芯片的订单。
芯片的订单是需要时间的,当发现市场与他们预期的不一样之时,那自然是没那么容易排上去了。
檀锦程在前两年囤芯片,以及在芯片订单,还有工厂扩建的选择上与大型车企背道而驰。
当时不仅仅圈内人士觉得檀锦程冒进,在尉来内部也有看不懂的声音,而檀锦程给出的理由是当市场复苏之时,你再想追赶已经来不及了。
这就像炒股一样,在已知已经跌到低位,就没有必要计较到底是不是最低点抄底。
尉来今年销量的大增,源自于前两年的檀锦程的逆市布局,但尉来同样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首要就是产能的问题,同时拥有星途S01以及星河P1这两大款市面上大众爆款车型,绝对是幸福的烦恼。
星途S01,星河P1,尉来ET5,尉来L1以及埃安S,这五款车型是尉来目前的主力冲量车型。
除了L1的定价过高之外,其他都是销量大户,尤其是星途S01,目前的产能已经跟不上订单增长了。
从交付量破万开始,星途S01就一直在刷新着新能源车型的交付量纪录。
上市仅仅四个完整月,就完成了五万辆的交付量,是尉来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交付纪录,同时也刷新了纯电车型的交付纪录。
也就在十月份,星途S01第1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从量产到10万台下线仅仅用时210天。
这种令人咋舌的速度,震惊了市场,但与此同时也严重挤压了尉来其他车型的产能。
尉来L1这个月交付量下滑,就是内部对产能的一种调控。
没办法,在尉来内部的车型序列当中,纯电车型还是要高于增程式的。
其实专家们也没有说错,增程式确实是一个过渡产品,只不过这个过渡时间有些长而已。
但星途S01的高速增长,让尉来也面临着两难的境界。
自身产能有压力,供应链同样也压力,电池以及IGBT芯片的压力都非常的明显。
这一点哪怕是BYD也承受不住,BYD的电池产能不足,自供率仅仅只有70%,芯片方面也需要外购。
而原材料成本的暴涨,也是影响电池供应的原因所在,碳酸锂价格从年初的五万元每吨,飙升至20万元以上。
尉来有一些上游材料的供应,但企业与企业之间,肯定是要走正常程序的,尉来汽车的电池成本同样与其他企业一样飙升严重。
“在销量与利润之外,尉来选择了销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