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洛菲菲
第686章 洛菲菲 (第2/2页)不过林风从信件散发出的微微香气,就知道了是谁、
他回到卧房打开信件,果然是蓝叶寄来的。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张地图。
林郎:
我现在正在大夏国的夏都,如今你已经联合诸国把大夏国包围,使得大夏国陷入被动之境,不过大夏国远非想象中的好对付,他们不但有西域国的巫师,还有西域国的黑暗骑士,他们穿的盔甲可以抵挡林郎发明的新武器的子弹,下一步一旦他们出动,可能会对林郎的军队造成威胁。
大夏国还有魔神盟的帮助,魔神盟的人聚集在了秦山岭的鬼阴谷山脉,他们的人正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下一步的目标很可能也是林郎。
除了我,还有圣岛的二长老,还有三长老我的师傅也都在大夏国,圣主的意思就是想让我们全力帮助大夏国对付你。
另外,林郎也要保证后方的安全,我听闻罗意国、西班国等已经准备出动舰队横跨西洋海来大楚国的东南海,其目的有可能是夺取林郎占领的国家。
林郎,你现在在陇南城,下一步你是不是要进入甘州,然后谋取中汉城?如果是这样,有一条必经之路,就是马干沙漠,魔神盟在沙漠的洛干山一带埋伏了几千人,你若经过那里一定要小心。
如果你想回信,就去陇南城的醉春楼,天音坊的名义坊主洛菲菲就在那里,你可以放心洛菲菲,她跟圣岛没有关系。应该说整个天音坊都跟圣岛没有关系。天音坊是我在内陆诸国自己成立的组织,以后或许可以帮助到你,至少可以帮你送信,天音坊有各国通行文书,可以自由出入各国。
先写到这里,有事我会给你写信,爱你的小叶子。
林风看完信,心想怎么又冒出来个黑暗骑士,欧洲神话传说中的巫师黑暗骑士都蹦出来了。
唉,看来自己更要加倍修行了,不然真有可能对付不了。
现在每次打仗的万人坑根本就满足不了自己的修行,只有出现向天池、望月湖和碧水湖那样的奇遇才行,还得干掉干服一条龙,真是难啊。
林风突然想到,这三个地方都有一个相同处,就是有山有水,那么自己身上的藏宝图所在的地方是不是也可能有龙,水底是不是也有山洞?
还得让正义盟的人多寻找这样的地方啊。
林风打开蓝叶给他的地图看了看,是大夏国地图,非常详细,详细到每一个村镇。
确实,去往中汉城,需要经过一片沙漠,如果绕路的话就非常难走,而且会花很长时间。
那就经过马干沙漠。
他看了看洛干山,眼睛微微一亮,洛干山下面竟然也有一个绿洲,绿洲里有一个湖泊,名曰土冉湖。
可以去那里看看,而且那里正好是魔神盟埋伏的地方,或许可以探探他们的虚实。
他当即给蓝叶写了一封回信封好,休息了片刻后,叫着王楚山和陈洛峰出去喝酒。
陇南城虽然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但林风安抚百姓,并且让士兵秋毫无犯,因此也渐渐恢复了生机。
陇南城的暮色是被灯笼点亮的。残雪未消的街巷里,家家户户檐下悬着的红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透过薄雪,在青石板上晕出一片片朦胧的圆。
城墙根下,小贩推着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摊走过,铜锅里的栗子噼啪作响,香气混着烤红薯的甜,驱散了冬夜的寒。偶有巡夜的士兵踏过积雪,铁甲碰撞声清脆,却不扰百姓檐下的笑语——自林风下令秋毫无犯,这座刚经战火的城池,正以惊人的速度复苏。
林风与王楚山、陈洛峰踏着暮色走进西街时,喧闹声陡然稠密起来。这里是陇南城的商市,酒肆的幌子在风中摇晃,绸缎庄的伙计正卸门板,最惹眼的当属街角那座飞檐翘角的楼阁,朱红的梁柱上悬着块鎏金匾额,上书“醉春楼”三字,楼里飘出的丝竹管弦,隔着半条街都能听得真切。
“盟主,这醉春楼倒是恢复得快。”陈洛峰仰头望着楼上的灯火,银甲映着光,“听说战前就是陇南第一楼,如今更是夜夜笙歌。”
三人拾级而上,楼内暖意融融,炭火盆烧得正旺。一楼大堂里,酒客们推杯换盏,说书先生拍着醒木讲着“仙剑奇侠传”的新编话本,引得满堂喝彩。
董小小果然给力,竟然真把《仙剑奇侠传》写出来,并传至内陆诸国了。
二楼的回廊上,几个身着水绿罗裙的姑娘正弹琵琶,指尖流转间,《陇头水》的调子婉转而出,混着楼下的笑闹,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三位爷楼上请。”店小二殷勤地引路,掀开雕花木门,三楼的雅间更显清幽,推窗可见楼中央的戏台,台上正有姑娘们跳舞,水袖翻飞如流云。
“这便是天音坊的姑娘?”陈洛峰饮了口烈酒,目光落在戏台中央领舞的女子身上。那女子穿一身月白舞衣,腰肢软得像春日新抽的柳,旋转时裙摆铺开,如一朵盛开的玉兰。
林风却望着戏台东侧的包厢,那里垂着层水蓝色的纱帘,隐约可见一道纤细的身影。他指尖摩挲着袖中的回信,对王楚山道:“我去去就回,你们先喝着。”
绕过回廊,水蓝色纱帘后传来清越的琴音,比戏台的琵琶更添几分空灵。林风轻叩木门,里面传来一道女声,如碎玉落盘:“请进。”
推门而入,首先撞入眼帘的是窗边的女子。她斜倚在软榻上,身着烟霞色的襦裙,乌发松松挽着,仅用一支珍珠簪固定,几缕碎发垂在颈侧,衬得肌肤莹白如玉。她手中握着支玉笛,见林风进来,抬眸一笑,眼波流转间,竟让满室的烛火都失了光彩,正是天音坊名义上的坊主,洛菲菲。
“林公子……不,应该叫你林将军,上次大楚扬城一别,已经近三年,没想到今日一见,已经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