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打就打!(9)
第849章 打就打!(9) (第2/2页)“是!”众人齐声应道,立即分头行动。
当天下午,李锐带领狙击排,身着伪装服,背着狙击枪和手榴弹,悄悄向落马沟进发。落马沟位于狼山深处,沿途树林茂密,荆棘丛生,士兵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山林中穿行,尽量避开可能暴露行踪的开阔地带。傍晚时分,狙击排终于抵达落马沟外围,李锐示意士兵们隐蔽在一处山坡后,自己则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落马沟内的情况。
透过茂密的树枝,李锐隐约看到落马沟入口处搭建了两座碉堡,几挺重机枪架在碉堡上,正对通道方向。沟内深处,隐约能看到几顶帐篷,还有鬼子士兵在来回巡逻。在帐篷旁边的一处山洞前,有两名鬼子哨兵把守,看样子村民很可能被关押在山洞里。
“排长,鬼子布防很严密,入口处的碉堡火力肯定很猛,而且沟内还有巡逻兵,咱们想要潜入难度很大。”一名狙击兵趴在李锐身边,小声说道。
李锐点了点头,压低声音回应:“别急,等天黑下来,鬼子的警惕性会降低,咱们再找机会行动。大家先休息片刻,保持体力,晚上咱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吸引巡逻兵的注意力,另一组趁机靠近山洞,摸清村民的情况。”
夜幕降临,落马沟内亮起了零星的火把,鬼子的巡逻频率明显降低。李锐抓住机会,将狙击排分成两组:一组由他亲自带领,朝着沟内帐篷方向移动,故意制造动静;另一组则在副排长的带领下,悄悄向山洞靠近。
李锐带领的小组故意踢倒几块石头,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果然,两名巡逻的鬼子听到动静,立即端着枪朝着声音来源处跑来。李锐和士兵们迅速躲到树后,等鬼子靠近后,突然冲出,用匕首将其无声解决,随后快速转移到另一处隐蔽地点。
与此同时,副排长带领的小组趁着巡逻兵被吸引的间隙,悄悄靠近山洞。山洞前的两名哨兵正靠在岩壁上抽烟,丝毫没有察觉危险降临。副排长示意两名士兵从两侧迂回,自己则从正面靠近,突然发起突袭,将两名哨兵制服。
进入山洞后,副排长看到十几名村民被绑在地上,一个个面带恐惧。他立即上前,小声说道:“乡亲们,别害怕,我们是新华军,是来救你们的!”村民们听到熟悉的口音,眼中露出希望的光芒。副排长快速解开村民身上的绳索,叮嘱道:“乡亲们,现在还不安全,你们先待在山洞深处,等战斗打响后,跟着我们一起撤离。”
就在这时,沟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哨声——鬼子发现巡逻兵失踪,开始加强警戒。副排长立即让士兵们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人向李锐汇报情况。李锐得知村民安全,决定暂时撤离,等与突击小分队汇合后,再按计划行动。
次日拂晓,赵虎带领的突击小分队成功抵达落马沟两侧悬崖下。士兵们携带攀岩工具,沿着陡峭的岩壁缓慢攀爬。悬崖上岩石松动,稍有不慎就会坠入谷底,但士兵们毫不畏惧,相互掩护着向上攀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抵达悬崖顶部,与在此等候的李锐汇合。
此时,李铁柱已经带领一营在落马沟入口处搭建好临时阵地,并派一名会说日语的士兵前往谈判。鬼子的指挥官是36师团的一名中佐,名叫山本,他得知新华军派人谈判,带着几名卫兵来到入口处,态度嚣张地说道:“想要村民安全,就立即撤退,给我们留下足够的粮食和弹药,否则,我们就杀了这些村民!”
谈判士兵按照事先约定,假意讨价还价:“山本中佐,我们可以撤退,但需要时间准备粮食和弹药。而且,你们必须保证村民的安全,一旦我们发现村民受伤,谈判立即终止!”山本以为新华军已经妥协,得意地答应下来,约定第二天上午交接。
当天晚上,各部队按照计划做好准备。炮兵营在落马沟外围架设好榴弹炮,炮口对准鬼子的碉堡和帐篷;李锐和赵虎带领狙击排与突击小分队,隐蔽在落马沟两侧悬崖和沟内隐蔽处;李铁柱则带领一营士兵,在入口处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发起进攻。
第三天上午,山本带着几名卫兵来到入口处,等待新华军送粮食和弹药。李铁柱按照计划,让士兵们推着两辆装满“粮食和弹药”的小车,缓慢向入口处移动。当小车靠近鬼子时,李铁柱突然大喊一声:“动手!”
早已埋伏好的士兵们立即开火,小车里的“粮食和弹药”瞬间变成了手榴弹,朝着鬼子扔去。山本见状,大惊失色,转身就往沟内跑。与此同时,悬崖上的突击小分队和沟内的狙击排同时发起进攻,密集的子弹朝着鬼子的碉堡和帐篷射去。
王勇也下令炮兵营开火,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落马沟内,精准地击中鬼子的碉堡和火力点。碉堡内的重机枪瞬间哑火,沟内的鬼子乱作一团,四处逃窜。李锐带领狙击排,精准地射击着顽抗的鬼子,赵虎则带领突击小分队,冲进沟内,朝着帐篷方向进攻。
村民们在士兵们的掩护下,纷纷从山洞内冲出,朝着落马沟外围撤离。山本见大势已去,带着几十名残余士兵,想要从落马沟后侧的一条小路逃跑,却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李锐拦截。
“山本中佐,放下武器投降吧,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李锐端着狙击枪,对准山本,大声喊道。
山本却拒不投降,拔出军刀,疯狂地喊道:“大日本皇军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兄弟们,跟他们拼了!”说完,带着残余士兵朝着李锐冲来。
李锐眼神一冷,扣动扳机,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山本的肩膀。山本惨叫一声,倒在地上。残余的鬼子见指挥官受伤,顿时失去斗志,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