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七百九十二章 和议显杀机

第七百九十二章 和议显杀机

第七百九十二章 和议显杀机 (第1/2页)

大周,金陵,薛家老宅。
  
  薛宝琴好奇问道:“父亲,你说可惜是什么意思?”
  
  薛远说道:“我可惜我们薛家后辈,出不了贾琮这等人材,不然祖宗家业何惧不能复兴!
  
  我更可惜的是,我多年远走边陲远地,却忽视世家老亲中,竟出了这等卓绝人物。
  
  若能在他微末蛰伏之时,便能辨之识之,予以扶助拔擢,甚至结为姻亲,我薛家必得大助力。
  
  如今却是晚了,贾琮功业已成,官爵隆重,将来更会前程无量,岂不是更可惜。”
  
  薛宝琴听了其他,只觉父亲心系祖业,用心颇深,但她只是女儿,并没太过在意。
  
  只是听到结为姻亲四字,芳心一阵乱跳……
  
  薛远说道:“不管怎么说,神京老亲出此人物,还是一桩大好事。
  
  琮哥儿如今入翰林院,官拜五品翰林学士,论起来还是梅家老爷的上官。
  
  将来你嫁入神京梅家,也多了一份亲眷依仗,旁人自然看重几分,也是一桩便利好处。”
  
  薛宝琴听了这句话,心中无喜无悲,只有一缕莫名的怅然若失。
  
  薛远说道:“如今贾家二房已败落,王子腾空有京营节度使之名,官场上已成困兽。
  
  金陵四大家虽一贯同气连枝,但也不能没头没脑做事,良禽择木而栖。
  
  你伯娘和宝丫头这会倒思虑深远,想来她们也心里清楚,蟠哥儿不是守业的材料。
  
  才想出将老铺出租的主意,既能保住家业长久周全,更和贾家大房多了份亲近。
  
  宝丫头来信请我援手,帮她们将四间老铺整顿清退,年底前可租用移交鑫春号。”
  
  薛宝琴说道:“伯娘和宝姐姐这么急,如今连年底只半个月多了。”
  
  薛远笑道:“此事既然是好事,自然要趁热打铁,早日落定,我倒是赞同快些办理。
  
  只要尽快办妥此事,大嫂一家和琮哥儿愈发关系紧密,她们在神京寓居,便多一份牵连关照。
  
  往大了去说,这事对我们薛家也大有益处,我自然要尽心帮着操持。”
  
  ……
  
  薛宝琴问道:“父亲,这桩事既是宝姐姐来信,想来她也操持颇多,我日常收到她的来信,她常提到琮世兄。
  
  似乎他们彼此之间很是融洽,不然这位琮世兄也不会玉成此事。”
  
  她突然问出此话,连自己都觉有些异样,脸色泛出一丝粉红,好在父亲并没察觉。
  
  薛远笑道:“你伯娘一家搬去神京,在贾家寓居也不少年头了。
  
  宝丫头和琮哥儿是老亲姐弟,同居一府,彼此亲密些也不奇怪。
  
  我记得他们刚到神京,那时琮哥儿还只是个秀才,不像如今这般荣盛贵重。
  
  只是大嫂没有早拿主意,宝丫头是薛家长房嫡长女,生的又是这般出众。
  
  要是那时两家结下姻亲,可就是天大一桩好事,如今却什么都晚了,可惜。”
  
  宝琴听父亲方才一番话语,已说了许多个可惜,想来对这位琮世兄,心中十分看重。
  
  薛远说道:“宝丫头在信中说起,出租的四家店铺,近一年多往来账目,出货顺畅,生意兴隆。
  
  但年终盈利结算,却比往年少了三四成,甚至有逐年下滑趋势,让她心中十分起疑。
  
  她和大嫂想要出租店铺,以此稳定银流,这也是其中要紧缘故。
  
  这四家店铺的掌柜,都是薛家的老人,多年来根深蒂固,可不是容易摆弄的人物。
  
  我要想尽快整顿清退店铺,可是要下一些功夫的。
  
  宝琴,你告诉你哥哥,让他去找偏房的蒋婆子,她帮大嫂管着金陵店铺账目,我有话要问她……”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宽敞殿堂气势森然,地面上灰黑色的京砖,反射阴冷的毫光。
  
  嘉昭帝御案上堆着看不完的奏章,大周历代君王之中,要以勤政而论,很少有君主能超过他。
  
  可能是过于亲力亲为的原因,嘉昭帝不过四十多岁,两鬓便已星白,眉头眼角总免不了疲倦之意。
  
  此刻御座之前,站着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兵部尚书顾延魁、议和掌记贾琮。
  
  他们都是领了皇帝口谕,联袂入宫商议奏对,残蒙和议及三大万户部落之事。
  
  昨日贾琮上本专奏,禀告自己与诺颜台吉几番接触,鄂尔多斯部已露和睦绥靖之心,可筹谋后图。
  
  嘉昭帝知道贾琮素来胸有韬略,奇谋迭出,当初两下金陵,侦破两起大案,可见一斑。
  
  皇帝虽在九边陈设重兵,积蓄粮草,严阵以待,也有足够的信心,可以遏制残蒙南下野心。
  
  但土蛮部安达汗实力强盛,麾下聚集二十万草原精锐,大周即便战之能胜,也发付出极大代价。
  
  对于国势民生都会造成重压,嘉昭帝作为治世之君,花费最小代价,赢得最可观战果,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他对贾琮这本上奏颇为慎重,毕竟蒙古三大万户部落,鄂尔多斯部实力不容小觑。
  
  如果朝廷能争取其绥靖臣服,残蒙鼎力三足缺其一,大周克制残蒙南下之心,必定可以事半功倍。
  
  嘉昭帝说道:“郭霖,将贾琮的奏本,传给王爱卿和顾爱卿浏览,两位如有对策,尽管上奏。”
  
  其实贾琮在上本宫中之前,便与两位和议上官,私下勾兑过此事。
  
  毕竟鄂尔多斯部绥靖之事,与残蒙使团和议大局相关,也就是和和谈主官相关。
  
  他行事前王士伦和顾延魁皆首肯支持,他将事由上本宫中之前,也需要有个交代,这是官场必要礼仪。
  
  王士伦和顾延魁都是老道之人,即便对贾琮上本之事知悉,两人还是仔细将奏本阅读一遍。
  
  嘉昭帝问道:“贾爱卿,草原残蒙,素来反复,顺逆多变,鄂尔多斯部归附之意,依你所见,可鉴赤城?”
  
  贾琮说道:“圣上,塞外草原,先天所限,物资匮乏,需要关内互通有无,才能繁衍存续,此乃天时,难以逾越。
  
  安达汗积蓄兵甲,野心觊觎中原,也是想打破天时所限,拓展残蒙部落生存空间,成就自身霸业。
  
  残蒙部落获取存续物资,有人欲以刀兵伐掠得之,就会有人愿和睦绥靖得之。
  
  臣与诺颜台吉多方接触试探,发现此人其他残蒙首领,大有不同。
  
  此人精通汉学,言辞饮食,皆向慕中原道统,据说他的生母便是汉女,因此从小他受到汉学熏陶。
  
  所以,臣多次试探揣摩,此人对汉家中原有亲和之意,臣绝对不会看走眼。
  
  臣身为朝廷命官,御封两邦和议掌记,他不会不知道其中轻重。
  
  他身为鄂尔多斯部王子,残蒙使团三大首领之一,言语说辞必定谨慎,不会轻易放言无度。
  
  但经数番交流试探,他会对臣坦言鄂尔多斯部亲和绥靖之意,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这番语言心意,以臣私下揣测,并不会是诺颜台吉私下之语,必定得过吉瀼可汗首肯授意。”
  
  ……
  
  王士伦说道:“贾掌记此言颇有道理,部落亲和绥靖,乃是存续大事,诺颜身为部落王子,必定谨言。
  
  他如没得父亲吉瀼可汗首肯,绝对不会和大周和议官员,轻易说出这等话语。
  
  一旦和议官员走漏风声,鄂尔多斯部必受土蛮部反噬。
  
  想来他必定听过贾掌记的名声,多番结交试探之下,认为他是可信托之人,才会就此袒露心迹。
  
  借着贾掌记之口,向朝廷传递风声,此事仔细思量,都是他早有图谋。”
  
  贾琮继续说道:“自他与臣在汉正街遭遇,臣便有所察觉,他一直对臣刻意结交。
  
  或许他随使团入京议和,便有望风观势之想,为鄂尔多斯部另行契机,摆脱安达汗辖制裹挟,并不足为奇。
  
  以诺颜台吉的智慧机巧,他会有意结交微臣,必定有过权衡思量。
  
  他知臣虽官职卑微,但常在御前走动,担任工部要职,有上达天听之便,比起朝廷重臣,更有交游便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