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八百七十一章 战离多奇情

第八百七十一章 战离多奇情

第八百七十一章 战离多奇情 (第1/2页)

神京,大理寺官衙,寺卿韦观繇官廨。
  
  房中摆设简洁,靠墙整排书架,上面码放各式文牍,密密麻麻,蔚为可观。
  
  许多卷册都夹带书签,上面简略摘要,便于随时寻找取用。
  
  房中书案古朴宽大,上头放置宗卷文牍、笔墨纸砚等物,显得整齐肃然,一丝不苟。
  
  韦观繇作为大理寺首官,三法司扛鼎之人,可谓位高权重。
  
  他虽身在高位,少有官场浮夸,处事缜密勤勉,很对嘉昭帝务实做派,四年前拔擢至寺卿之位,一直颇受倚重。
  
  他正在批阅手头宗卷,见到杨宏斌禀告入内,便知他来禀告泄密案进展,这几日两人已有默契。
  
  方才杨宏斌与下属三位评事,仔细磋商稽查事项,并按诸事疑窦轻重,做一番分派布置。
  
  便携带文牍去了寺卿官廨,因韦观繇都军囤泄密案关注,杨宏斌但有所得,都向韦观繇呈报请示。
  
  韦观繇问道:“宏斌,案情是否有所进展?”
  
  杨宏斌将与贾琮磋商的稽查方略,先和韦观繇详述清楚。
  
  又将八位涉事官员纠察之事,向韦观繇简述上报。
  
  韦观繇听了微微点头,说道:“贾玉章素有卓异之才,稽事探查手法老道,即便三法司积年老吏,也逊他老辣三分。
  
  有时我都有些奇怪,他到底是师承渊源,还真的生而知之,他只在翰林院虚应其位,倒是屈才了。”
  
  杨宏斌微笑不语,贾琮行事出人意表,他早已见怪不怪,旁人心中惊诧,他也习以为常。
  
  韦观繇闲话两句,便回到正题,问道:“这八名涉事官员之中,以你纠察推演,那个嫌疑最大?”
  
  杨宏斌抽出陈瑞昌的案牍,说道:“卑职和手下评事仔细剖析,齐国公次孙陈瑞昌,最该值得深入稽查。”
  
  韦观繇听到齐国公等字眼,目光似乎微微一亮,但并没有言语。
  
  ……
  
  杨宏斌将稽查陈瑞昌所得,对韦观繇详细禀告一番。
  
  说道:“卑职本以为陈瑞昌国公子弟,门第高贵,经历军囤战事,负伤之下千里报信,觉得他泄密嫌疑不大。
  
  但贾玉章却觉得四名军囤武官,以陈瑞昌涉事最深,不能轻易排除嫌疑。
  
  一番纠察之下,此人交往商贾,行事颇有蹊跷,只是眼下未获实证。”
  
  韦观繇神情珍重,说道:“贾玉章所思没错,此人嫌疑实在不小。
  
  正因他是齐国公子弟,此事愈发急促棘手,万万不可轻易放过,一定要尽快稽查出根底!”
  
  杨宏斌神情诧异,问道:“大人此话何意?”
  
  韦观繇神情凝重,说道:“你有所不知,那日早朝爆出军囤被占之祸,满朝文武义愤填膺,战事已不可避免。
  
  许多将领都当庭自荐为帅,请战迎击土蛮部安达汗,齐国公陈翼便是请战将领之一。
  
  这几日我频繁入宫,向圣上禀告军囤泄密稽查进展。
  
  同行入暖阁议政之人,都是内阁、兵部、五军都督府等高官,其中多有提及,战事将佐遴选之事。
  
  齐国公陈翼本就是军中宿将,且身居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在武将之中颇有名望。
  
  暖阁议政之中,他的名字常被圣上和大臣提起,此次伐蒙之战,齐国公陈翼极可能被委以重任。
  
  要是他的次孙被查出泄露军机,此事可就非同小可,后果难以预料……”
  
  杨宏斌听了此话,脸色也是一变,他因官居六品,尚无入朝之资,自然不知其中内情。
  
  说道:“大人,虽然兹事体大,但卑职稽查陈瑞昌,虽有疑窦,只是揣测,并无实证。
  
  如果用来左右遴选将领,名不正言不顺,形同捕风捉影,岂非等同推事院酷吏作风,大理寺必受朝野非议。
  
  最终稽查结果,陈瑞昌并无泄密之事,大理寺就会难以收场,各部官员、都察院御史必会弹劾攻轩!”
  
  韦观繇叹道:“你说的半点没错,此事没有取得实证,不能轻率揭开,以免后续难以收拾。
  
  即便陈瑞昌真的涉及泄密,齐国公陈翼乃世传勋贵,两朝老臣,观其言行,绝不会有私通残蒙之虞。
  
  此事稳妥之法,便是全力稽查陈瑞昌,尽快取得实证,但未显端倪之前,不得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
  
  即便我们赶不到前头,希望圣上匡定伐蒙军职,心中另有良帅骁将……”
  
  ……
  
  大周宫城,乾阳宫。
  
  天色阴沉,宫城恢弘,广阔空寂,透着异样压抑,只有在中轴甬道上,偶有宫女太监来去匆匆。
  
  贾琮得嘉昭帝传谕,跟着内侍入承天门,走在空旷的宫道上,凭生出藐小沉郁之感,
  
  赶到乾阳宫之时,宫室附近戒备森严,巡防守卫御林宫卫,比起往常多出许多,透着严阵萧杀之气。
  
  异乎寻常的气势,让贾琮心中惊讶,这等严密防卫,不说风雨不透,只怕连只鸟雀都难以飞出……
  
  贾琮步入后殿暖阁时,正遇上数位朝廷官员,也如他这般奉昭入宫。
  
  其中几位都是熟面孔,如内阁大学士王士伦、内阁大学士蔡襄,兵部尚书顾延魁、忠靖侯史鼎。
  
  齐国公陈翼、吏部尚书陈默、另有几人武将打扮,贾琮并不认识,但留意随身军徽号牌,应是五军营将领。
  
  其实昨日两轮军报入城,今日又被突召入宫,贾琮对面临之事,便已猜到几分。
  
  如今见了这些人物到场,心中越发明晰笃定。
  
  等到众臣进入暖阁,列班向皇帝行礼平身,贾琮正看到御案后端坐的嘉昭帝。
  
  虽然眼神清明,精神矍铄,脸色却有可见的苍白,隐约透着一丝疲倦之色。
  
  暖阁的东墙之上,已提前挂着一张舆图,描画神京以北,大周三千里江山,以九边分界,直至广袤的漠北草原。
  
  嘉昭帝神情郑重,说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入宫,有军国要事商榷鼎定!
  
  昨日收到北地军情急报,残蒙土蛮部王子把都,率领数万蒙古精锐,突袭围攻九边重镇宣府镇。
  
  宣府镇守军迎战三日不退,但残蒙早在城中布下细作,乘夜骗开南城门,宣府镇腹背受敌陷落。
  
  蒙军入城之后,屠城近两日,城中罹难军民四万有余。
  
  宣府镇被侵占之后,安达汗分兵亲率数万精锐,于东堽镇集结南下,攻占军囤粮道中转红树集。
  
  其势要沿着沿途粮道南下,兵峰直指京畿,实在张狂之极……”
  
  ……
  
  嘉昭帝说的军报战情,在场许多大臣都已知晓,但贾琮和几位五军营将领,因为官阶不高,却是首次听到。
  
  昨日贾琮见军报快马嚣然入城,闹市纵马,情态紧急,便知北地战事必定生变,却没想到事态如此严重……
  
  嘉昭帝继续说道:“蛮夷嚣狂,背信弃义,悍然南侵,屠戮百姓,罄竹难书!
  
  国临战事,君臣一心,同心戮力,必要将来犯蛮夷扫灭殆尽,以慰宣府镇四万罹难军民,以扬大周国威。
  
  眼下各地卫军及五军营精锐,皆已调集北城郊外,北向二州皆已加筑城防,以防残蒙来袭。
  
  如今兵马粮草已备,只待委任忠勇将帅,为国征战,为朕建功。
  
  关于伐蒙将帅遴选,这几日朕与诸位大臣,一直在斟酌磋商之中,眼下已勘定各阶军职。”
  
  嘉昭帝言罢,对着兵部尚书顾延魁颔首,顾延魁上前一步,站在御案右侧,展开明黄圣旨卷轴。
  
  沉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周承运天下,四海生平,万民乐业,可期大治。
  
  然残蒙三部忤逆蛮夷,祈和欺诈,背盟弃义,掠侵疆土,戮我军民,其罪滔天,神人共愤,天地诛之。
  
  调辽东总兵官平远侯梁成宗,为讨蒙全军主帅督师,已下八百里金牌急诏,命其火速回京履职。
  
  五军营中军主将忠靖侯史鼎,为伐蒙全军副帅都督,节制六万五军营精锐,执掌京畿九门防务。
  
  五军都督府之中军都督陈翼,为伐蒙全军副帅都督,受主帅督师节制指挥,主责北向二州防御,伺机出兵迎敌。
  
  宣武将军工部火器司监贾琮,独领伐蒙神机营参将,受主帅督师节制指挥,率六千神机营精锐,开拔通州待命。
  
  五军营左军参将毕允生,率一万左军精锐,开拔通州待命。
  
  五军营右军参将刘昌耀,率一万右军精锐,开拔远州待命……”
  
  顾延魁宣读圣旨许久,涉及伐蒙全军将帅及文官二十余人,其中过半因官职和职司,未能入宫听宣。
  
  贾琮听罢圣旨,心中微有震惊,自己正职五品,散勋不过从四品。
  
  此次能被委任参将之职,独领六千神机营精锐,直接受主帅节制,将军定职颇为器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