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风起河朔
第700章 风起河朔 (第2/2页)“此易事尔。”沮授轻笑了一声道:“即是蹋顿所部兵械不精、甲胄不全,向着我军淘汰兵械万余、甲胄数千,可赐予蹋顿,如此可组建精兵数千。”
“至于关羽、张飞为万人之敌,可蹋顿为乌桓大人,武勇无双,想来定然不逊于关羽、张飞,以蹋顿为主将,加上披甲者数千,定能击走刘玄德。”
“明公。”为了堵住逢纪的嘴,田丰拄仗于地,朗声言道:“当今冀州之大患,在于上党,在于秦军,刘玄德招诱边民之事,盖小患也,岂能置大患于不顾,争辩于小患尔。”
念起上党的秦军,仿佛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袁绍点了点头,难得的果决拍板:“幽州之事,就按沮监军所言来办,此外且令熙儿督州兵助阵。”
袁绍下定了主意,逢纪不敢再劝,也是袁绍安排了袁熙都督州兵助阵,多少也算出兵了,虽是州兵的战斗力不怎么样就是,不过也让逢纪有足够的口实去搪塞蹋顿。
到时候回复蹋顿的书信,逢纪想着就这么写,多亏了他和审配进言劝说,才为蹋顿争取来了甲胄数千,兵械万余,以及袁熙出兵助阵一事。
如此一来,也算对蹋顿送给他这么多金银珠宝有个交代,逢纪抚着胡须,好不得意。
经过田丰的抗言,当下堂内的议题,从北面的幽州,转到了西面的上党、河内等地。
“今次发兵,宜分两路人马。”沮授作为监军,监统内外、威震三军,他率先进言道:“一路从滏口陉发兵上党,一路南下转西攻打河内。”
袁绍微微颔首,上党重地自是不必言说,而沁水以西的河内县城,如今落入秦军的手中,得伏波将军马超屯守,马超麾下多有凉州精骑,倘若不分兵与马超相距,在他兵发上党的时候,马超引军突袭邺城,行围魏救赵之事,恐将大事去矣。
分兵两路,一向上党,一向河内,也是前面袁绍同一众心腹谋士商议出来的结果,只是如今被沮授搬到了明面上来,说于一众文武得知罢了。
发兵的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考虑统帅大队人马攻打上党的人选,以及偏师攻向河内的主将。
这里攻打上党,夺回邺城西面之屏藩,重中之重的担子,非袁绍这位主君亲自出马,放眼河北,却是无一人能挑起这个担子,也唯有袁绍亲自出马,士卒才会用命,将校才会舍生。
至于攻打河内的偏师人选,袁绍踌躇思虑了很久,他麾下将领很多,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等等等等,其中以张高颜文四人较为突出,若说是偏师主将,多半落到这四人的头上。
不过此次攻打上党,张郃、高览二将,袁绍需要倚重二将攻打上党,是脱不开的身的情况。而颜良、文丑作为骑将,面对上党多山多丘的情况,只怕是无大的用武之地,颜文二将却是有所闲适。
或许当以颜良为主、文丑为副,前往沁水与马超对垒。
只是这样的安排,袁绍觉得不够稳当,颜良、文丑的为人和才具,他是知晓的,勇武有余,智谋不足,在阵前打打杀杀可以,可在军中运筹帷幄却是不太适合。
‘罢了。’袁绍决定启用他不想任用的一人-——长子袁谭,袁谭征青州、守上党,有过方面之任的经验,其中征青州做的很好,基本扫定了青州,至于守上党,虽说失了上党,可毕竟罪在韩猛、高明等庸将,非是袁谭之过也。
也是袁谭作为自家的子嗣,用起来比较放心,所以袁绍尽管不喜袁谭,但还是打算任命袁谭担任偏师的主帅,都统颜良、文丑攻伐河内,至少做到和马超相庭抗礼,不使河内成为忧患所在,让袁绍可以放心攻打上党。
六月中旬。
当夏收的粮草充实了府库,四方士卒会于邺城,不日就要西进,与秦军分个高下。
出征前,袁绍立于邺城城头,举目望向西方,巍巍太行山阻去了他的视线,可他还是在脑中拼凑出了上党的山山水水,好似一副缩小的舆图摆在了他的面前,称得上是一目了然。
‘上党。’袁绍喃喃着这两个字,他近来越发觉得年老,精气越发不足,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难以支撑上阵,这般情况下,就算不能讨定天下,他也要为后代留下一个稳固的河北。
而上党作为邺城的屏藩,他是决计要夺回来的。
刘璋小儿,乃公来也。
……
潼关。
邺城近来的动向被间细整理成文书,递到了刘璋的案几上。
刘璋兴致缺缺,显得百无聊赖,这连年的征战,让他有些疲乏了,虽说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但仗打的久了,总归是令人厌烦。
干戈不息,何日休矣。
不由得,刘璋佩服起了汉高祖刘邦,刘邦临死前一年,还亲征英布,为太子刘盈除尽对汉室有威胁的异姓王,什么叫生活的每一刻都在战斗,刘邦就是一个响当当的例子。
在高皇帝战斗到死的英姿导向下,刘璋捧起了案几上的文书,细细的阅读起了其中的内容。
不出意外,在曹操发兵河南尹后,袁绍在夏收后也有所动作,士卒会于邺城,粮秣先行一步运发,一副将要掀起大战的模样。
上党。
河内。
刘璋提笔圈出了袁绍可能进军的方向,或许袁绍会分兵两路,一路向上党,一路向河内。
忽然之间,一阵燥热的急风从大开的窗户吹入,将刘璋面前案几上的文书吹乱,侍从头子连忙一面安排人前去关窗,一面着人整理文书。
刘璋起身,来到窗前,止住了侍从关闭窗户的举动,他从窗户向上望去,只见铅云低垂,狂风骤起,一场迅疾的雷雨或将降下。
山雨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