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军’和‘兵’
第884章 ‘军’和‘兵’ (第1/2页)——《华为智能汽车业务战略规划》
余大嘴瞳孔骤缩,猛地抬头看向办公桌后的老人。
老人目光如深潭般沉静:“造车会是未来十年的决胜战场,我需要一个既能冲锋陷阵,又懂得审时度势,关键是能沉得住性子的的指挥官。”
他停顿片刻,意味深长地看着余大嘴:“你觉得,我还能相信你吗?”
余大嘴的胸口剧烈起伏,耳畔仿佛有战鼓轰鸣。
这哪里是惩戒?分明是把更锋利的剑递到了他手里!
但他清楚,想要握住这把剑,必须先低下头——认错,服软,让董事长看到他真正的“觉悟”。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董事长,这次是我糊涂,给公司捅了篓子。您怎么处置,我都认。”
老任眯起眼:“真心的?”
“嗯!”余承东猛地挺直脊背,“我愿立军令状,汽车业务若做不出名堂,我立刻卷铺盖走人!”
办公室里的空气骤然凝固,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在空旷中回荡。
良久,老任缓缓点头,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好,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他转身从笔筒里抽出钢笔,在文件落款处签下名字,推到余承东面前时,纸张与桌面摩擦发出轻微的声响。
“从明天起,你就是华为车联网CEO,负责5G车载通信、车载芯片、智驾系统这三块核心研发。
记住——这一次我们的定位是‘不造车胜似造车’,而你需要做的就是闭上嘴,只做事!明白?“
“承东,明白!”,余大嘴双手接过文件,只觉得重若千钧。
就在他走到门口时,老任的声音又从身后传来:
“对了,为让你专心造车,消费者业务暂时交给何刚接管。你……没意见吧?”
余大嘴脚步一顿,心头剧震——终于来了,这是削权,也是警告!
可转念一想,何尝不是另一种保护?
若继续陷在消费者业务的舆论泥沼里,只会越挣扎越深。
如今有了新战场,这片新业务的潜力丝毫不输手机,这本身就是董事长的看重与期许,未必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他转过身,目光里翻涌着感激与郑重,用力点头:“董事长英明!”
“嗯,去吧,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门合上的瞬间,余承东长舒一口气,后颈的冷汗浸透了衬衫。
劫后余生的庆幸中,更多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笃定。
而办公室里,老任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嘴角噙着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
他们这一代的人,已经老了,基本上都退居二线,但这么大的基业,可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再伟大的人,也难免为子女铺路,这是人之常情,毕竟岁月不饶人。
就像老柳,当年选择“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布局了优步、滴滴、君联资本……
最终碰到红线,落得个鸡飞蛋打,远走他乡的下场。
而老宗则是事必躬亲,让女儿从基层做起,熟悉业务,然后放手独立发展试水,镀金后回来成为高层,对女儿言传身教,恨不得手把手地教为其铺路。
安排旧部担任“辅政大臣“、引入麦肯系高管构建现代管理体系,为其保驾护航,确保能顺利接班。
而自己这边,晚舟已经坐上副董事长兼CFO的位置,深度参与全球财务体系改革和战略布局。
这两年她更是频繁亮相达沃斯论坛、国际电联会议,正一步步塑造华为全球化财经领袖的形象。
上个月她代表公司与汇丰银行续签的全球现金管理协议,更是为华为全球化资金运营打下了关键一棋,亮眼得很。
所以,她成为明年董事会的候补董事是顺理成章,不出意外会进入董事会,最终成为轮值董事长之一。
大嘴在消费者业务深耕多年,这个部门占总营收近五成,至关重要。
正好借着这次风波动一动,让何刚暂代一阵,最后交到晚舟手里,自己才能真正放心。
家里子女不少,但儿子性格内向不合适商场,小女儿又太活泼,一门心思想往娱乐圈扎。
只有大女儿身上有几分李富真的韧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至于以后,那就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另一边,被叫去谈话的雷军回到公司,第一时间就拽着陈默去喝酒。
酒过三巡,两人面前的啤酒瓶已经空了四个。
雷军又开一瓶,倒进杯里猛灌两口,喉结滚动着嘟囔:“你是没摊上这事儿,根本不懂那种憋屈。”
刚才听了雷军在里面的经历,陈默有些奇怪这家伙跟大姨妈来了一样的反应,“又没训你,你自己反倒憋屈起来了。”
“你试试!就好比你走在路上好好的,路边突然窜出条黑狗追着你咬,你气不过跟它干架,结果警察过来只说‘别吵了’——你说窝火不窝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