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他要的面子
第八百二十二章 他要的面子 (第1/2页)战船上,那些疲惫不堪的幕僚们看着太子的目光也和以往有所不同。
尤其是那几名真正了解太子的心腹幕僚,眼中甚至时不时会流露出沮丧的神色。
这些人之前始终是充满信心的,在讨论军情和各种策略时,他们始终激情澎湃,明明他们大多都已到暮年,但却像那些刚刚到达长安的年轻才俊一样,仿佛江山唾手可得,名垂千古就在眼前。
而此时,他们甚至都不想说话。
面对这座潭州城,太子已经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手段,阴气法阵、血蛊之术、甚至连那件神通物都用了出来,然而却依旧拿不下这座城。
甚至这里没有出现任何强大的修行者,即便那些玄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对于大唐的军队而言,玄甲也只是稀少一些的制式军械,这里甚至连李氏专破真气的箭矢都没有出现。
萧子固这样的将领虽然厉害,但对于整个大唐而言,难道也很稀缺么?
他们以往的激情澎湃,是觉得太子手中握着的力量足以扫平一切障碍,然而当这座城好好的给他们上了一课之后,他们就已经意识到,整个大唐,还有更多比这座城难啃的骨头。
曳落河。
他们的脑海里几乎同时响起这支骑军的名字。
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能够真正依赖的,似乎只有这支与众不同且强悍至极的骑军了。
……
人在巨大的挫折面前,都会比较容易认清现实。
哪怕眼前这座潭州城没有更多隐匿的力量,但在以很小的代价拖延了他们这么多天之后,双方的兵力甚至出现了逆转。
当然潭州城里骑军很少,过半的军力都是乡勇和城里的普通百姓,一时没有冲出城来反守为攻的可能,但要想攻占这座城,就算是付出一比一战损的代价,这也是太子和他的幕僚无法承受的代价。
在此之前,他们觉得潭州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占领的,否则满盘皆输。
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却不得不在心中说服自己,还有折中的办法。
只要控扼住江心洲,拥有绝对的水军优势,依旧可以控制住航道,保证漕运。
至于潭州,等到彻底控制岭南局势之后,再视情形而定了。
……
王若虚等明月行馆派出的修行者一直坐镇在牙城,每个时辰都会将自己的观测所得作为军情传递出去,通过飞驿,这些军情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传递至明月行馆。
因此,明月行馆收到潭州方面最新军情的速度,比长安军方都要快上三至四天。
各种法门、秘术,包括神通物,都不会凭空出现,都会有迹可循。
杨氏的生祭造煞不是什么秘密,但杨氏的生祭造煞除非是提前用大量生命造就厉害的阴物,否则在这种战场上临时动用就没多少用处,那些滔天的杀意和热血,能够不断的消解这种阴气。
王若虚有关此战的最新军情传递至明月行馆之后,太子所表现出来的真正有威胁的东西,就是那种令军士不知恐惧和痛苦,甚至战死后还会被蛊虫控制而具有一定杀戮能力的血蛊术,以及他手中那面三角小旗。
血蛊术并不难查。
这种蛊术曾经出现在隋朝征战高丽的时候,其拥有者和使用者也是无名观的一名道人。
这名道人在隋军兵败后身亡,估计法门就落在了王幽山的手里。
无名观没有能够留下这名道人的法门,但有些记载却也说了这门血蛊术虽然类似妖法,但施法者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是要用自己的鲜血来控制这些蛊虫的,控制的蛊虫越多,就要放更多的血。
太子所修李氏真气法门,他气血本身旺盛,又是年轻力壮的时候,偶尔放放血应该没什么问题,但经常性的大量放血,那肯定吃不消,肯定损伤根基。
至于拼命的时候,一次令数千名军士身中这种血蛊,不知恐惧的疯狂杀敌,那也应该是极限了。
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发狂,在有些时候或许是能够改变结局,但有时候面对潭州这种巷战都未必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更不用说动辄十余万人厮杀的修罗场里了。
经历过那种血肉横飞的修罗场绞杀的老军都知道,置身其中的时候,哪怕没中这种血蛊,那时候也没什么恐惧可言,也就是拼命的砍杀,不能砍死眼前的敌人,马上倒下的就是自己,脑子里根本没有什么别的想法。
但太子手中那面明显是神通物的三角小旗就值得商榷了。
找不出它的来历。
整个道宗,无名观,乃至李氏机要处,城中各修行地,都找不到它的记载,没有人听说过哪出现过这样的一件神通物。
那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这是一件新炼制的,没正儿八经出现过的神通物。
能够瞬间消解玄甲之中的真气,这种神通物消解真气手段和护体真气的能力毋庸置疑,可以肯定的是,八品之下的修行者单独出现在太子面前,那几乎就和纸糊的一样,没什么区别了。
至于八品大修士,恐怕面对太子的时候,实力也得大打折扣,否则太子绝对不敢身先士卒的冲锋陷阵。
关键就在于,这件神通物能够同时对付多少个人,笼罩多少范围。
其实弄两三个八品大修士去试一试,一下子就能试得出来,但眼下这大唐,除了那几个顶级门阀联手,除了皇帝,除了顾留白,还有谁能弄出两三个八品大修士联手出现的阵势?
现在这种局势之下,谁都是舍不得派自己的八品大修士出来冒险的。
……
很多朝堂官员已经越来越对明月行馆和顾留白看不顺眼。
每日里都有很多对明月行馆表达强烈不满的折子递到皇帝和李得意的面前。
而当潭州的最新军情终于传递到长安,当知道有这么多尊玄甲参战,再次将太子的军队击退之后,许多官员在朝会上对皇帝以及萧子固大加赞美之余,同时也更为言辞激烈的抨击大唐道首顾留白。
各方都在使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萧子固都想出了这么多办法退敌,那掌握了那么多修行者资源的大唐道首在做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