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别发赎罪券了,天国都通货膨胀了!
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别发赎罪券了,天国都通货膨胀了! (第2/2页)直到帝国历5世纪末,当时的教宗强尼二世就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极乐山与硫磺湖之间,还存在一个地方叫做焦土或炼狱。
有善功无信仰的人死后就生活在焦土,审判日时还能复活,就是没法进入极乐山。
无善功有信仰的人死后则要在焦土中赎尽他的罪,然后登上极乐山。
至于无善功或有恶行且无信仰的人,则要先在焦土赎罪,然后被直接丢入硫磺湖(火狱),灵魂彻底湮灭,就连审判日到来都不会复活。
这一套说辞把经文粉刷的相当完美。
唯独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前后两本《福音书》里,对极乐山的描述中都没有焦土炼狱的存在。
于是支持炼狱派的教士开始了拿手好戏,试图伪造经文古书来证明这一点。
然而反对炼狱派的教士也是伪造古书的好手,立刻揭发了另一派的行径。
这个问题差点让教会又一次分裂成两派。
为了弥合这个分裂,强尼八世的下一任教宗兰良七世为炼狱下了定性。
圣父创造的世界是完美的,不可能有错误,就算没有焦土也会有别的,只是我们如此描述它为焦土而已。
也就是焦土存在有可能,但焦土存在有点不可能。
到了这个位置,看似都是在对焦土炼狱的赞扬肯定,可是下半部分却是笔锋一转。
这套玩意儿运行了五百年都状态良好,但在帝国历10世纪初被玩坏了。
当时为了应对血战或者叫血肉王庭的东侵圣战,当时的教皇索尼六世宣布了贩卖赎罪令的法令。
允许无善功的信徒,通过购买圣遗物、赎罪券来获得焦土的免罚权。
所谓“圣风凭借钱,送我上西天”,“钱箱叮当一响,灵魂直上天国。”等讽刺诗都是从这来的。
至于理论依据,就是神圣的圣树连接着每个信徒,所以善功可以共享。
僧侣行了那么多善功,早就够上天国了,都溢出来了。
你有那么多,分点给大家很合理吧?
正好教皇大人需要在世俗保卫信仰,那么弄点先上天国带动后上天国的,很合理吧?
我贵族一生作恶多端,不想死后受罚,那我买点赎罪券很合理吧?
那我贵族都能买赎罪券了,那岂不是只要我在平民身上榨出的钱多于我对平民犯下的罪,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为所欲为了呢?
既然如此,善功流向恶人,恶人为所欲为,还能免除受罚。
本来是鼓励人们行善的,结果变成鼓励人们作恶了。
众所周知,做坏事敛财的速度比正经赚钱快的多。
那只要一个坏人做坏事敛财的速度超过他罪行的增长速度,不就能成大善人了?
先做坏事,然后洗白,这和黑帮有什么区别?
教皇宫是黑帮老巢吗?焦土设置的意义何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赎罪券就是以善功为锚定物发行的货币,现在他显然超发了啊。
经过计算,目前现存的圣遗物与赎罪券都够所有信徒免罚上天国了。
善功再溢出,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那么一张赎罪券面额与能兑换的实际善功绝对是不符的。
但由于只有死后才能兑现,所以根本无法分辨。
那么买赎罪券的人,死后估计还是要受罚,被骗麻了啊。
综上所述:
赎罪券就是在颠覆焦土设置的初衷,教皇擅自分配善功是对圣父的亵渎,是要跪在福音书前谢罪的。
所以善功是不可出售与分配的!
“这,这这……”
西尔瓦尼克手边的咖啡已然冷却,报纸却还在颤抖着。
霍恩作为教皇,炮轰赎罪券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不用吗?
不对,好像还真没用过。
但挖出这个成年老坑来,就不怕教会分裂吗?
不对,好像已经分裂了。
此时旭日初升,西尔瓦尼克还没站起,就听到窗外传来了阵阵吵架的嘈杂之声。
至于内容,西尔瓦尼克隐隐约约听到,好像就是与赎罪券相关。
听着越来越激烈的争吵声,他已然意识到——
在大公会议开始之前,辩论早就已经提前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