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对立教皇的时代,结束了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对立教皇的时代,结束了 (第1/2页)波隆大教堂的彩绘玻璃外,朝阳升起,为穹顶的创世画笼上一层鎏金的滤镜。
休会七日后,大公会议重新召开,三千名教会代表再次齐聚此处。
空气中弥漫着熏香与紧绷的气味,每个人都有些坐立难安。
今日要定的,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教义争端,而是弥赛拉教的未来。
格兰迪瓦坐在右侧的高椅上,手指反复摩挲着袖子。
他的目光时不时瞟向霍恩,又时不时瞟向坎伯特尔,两人却都没拿正眼看他。
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坎伯特尔主教的态度变化会这么大?
好像昨天查理八世殿下和妖僧霍恩私下会晤了,难不成……
不可能的,没事的,自己还有用,况且实在没办法,还有教皇遗嘱在。
普利亚诺教皇的遗嘱一定支持神本宗的!
只要拆封宣读,霍恩目前积累的优势还不至于对他有压倒性的优势。
只要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自己有着法兰王国做靠山,情况就不会太差。
“肃静!”歇利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打断了格兰迪瓦的思绪。
原先还在低语交流的会场,在转瞬间安静下来。
黑色的主教服与灰色的僧侣服惨咋着,或是年老,或是年轻,无数双眼睛都集中在会场之上。
歇利收声退后,他身旁的奎瓦林大法官则是缓缓展开卷宗,慢条斯理地宣读:“根据前一次会议的内容,圣联教皇霍恩加拉尔冕下,请求宣读《春泉堡告白》,诸位可有异议?”
殿内一片寂静,连格兰迪瓦都没出声。
事实上,七天的时间,他除了砸碎了几个心爱的花瓶瓷器也没想出来什么好法子。
蒙泰尔那边也是废物,搞的自己都没牌可打,格兰迪瓦暗暗攥紧了拳头。
霍恩站起身,接过奎瓦林手中的卷宗:“《春泉堡告白》是圣道宗向各位解释圣道宗含义的信纲自白书。
请允许我一一向各位解读,第一条,圣父之道,非仅存于经文,更显于自然法则。
信民当以理性探究,以经验验证,此为接近圣父之途……”
一条条信纲从他口中流出,共计九十五条。
这些信纲其实早在《真理报》以及各种小册子中都出现过。
在这几天内的讲课中,同样有所提及,只是没有系统性整理。
信纲中有的否定赎罪券,如“善功不可售卖,如阳光不可囤积”。
有的则主张信民平等,如“公簿农与贵族在圣父面前,同为羔羊”。
更有直指教会垄断释经权的,如“释经权非教士独有,凡识字信民皆可研读”。
每一条都像一把凿子,敲在神本宗的根基上。
最引起争议的,便是最后一条:“圣道宗非异端,乃弥赛拉教正信。
帝国境内所有领主与城市,不该因信仰圣道宗逮捕信民或禁止圣道宗传教。”
“哗——”
大殿内瞬间炸开。
圣道宗的僧侣们激动得浑身发抖,神本宗的主教们则脸色铁青。
格兰迪瓦本想猛地站起,屁股刚离开椅子一丝距离便又坐下。
他的目光扫向坎伯特尔,期待这位法兰教会的支柱站出来反对。
可老主教只是垂着眼帘,低着脑袋,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格兰迪瓦朝着坎伯特尔看了半天,可老主教还是一言不发,仿佛真的睡着了一样。
心中有了一种可怕的联想,可他却不敢细想。
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后,犹豫再三,他颤颤巍巍地站起:“你无权这么做!你还不是全帝国公认的教皇,凭什么给一个教派正名?”
“我是圣联的教皇,圣联的信民认我。”霍恩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在场的代表们,“至于帝国境内是否认可,自然要听在场诸位的意见。
毕竟,大公会议的意义,便是由信民与教士共决教义。”
“共决?”格兰迪瓦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他猛地一拍扶手,“好啊!共决,那就投票!
让在场的主教与代表们投票,看看谁承认你这所谓的正信!”
他不信,三千年的神本宗根基,会败给一个新兴的圣道宗。
那些来自法兰、莱亚的老牌主教,那些世世代代依附教会的修道院代表,绝不可能站在霍恩那边。
奎瓦林与歇利交换了一个眼神,老法官缓缓开口:“既然格兰迪瓦阁下提议,那么按大公会议旧例,投票需经半数以上代表同意。
主教与修道院长各算一票,僧侣代表每十人合为一票。
现在,请诸位表决:是否承认《春泉堡告白》,接纳圣道宗为帝国正信?”
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圣道宗的僧侣们挺直了腰板,神本宗的主教们则紧抿着嘴。
格兰迪瓦死死盯着那些来自法兰的代表,眼中满是警告。
霍恩静静地站在大殿中央,黑袍在穿堂风中微微晃动。
“同意者,请举手,会有计票员到您身边,邀请您签名留证。”
刹那间,无数只手从黑袍中伸出,像一片骤然升起的森林。
格兰迪瓦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像是整个人都凝固住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