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菩萨心肠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菩萨心肠 (第1/2页)晚上,他在江边吹风,想了很多。
但光想没用,处理问题还得讲究实际证据和数据。
尤其他现在和刚出道那会儿不一样。
刚出道时,对头无非几位同行艺人。
再高一级的人和公司也看不上他。
如今则不同了,影视圈的蛋糕他也在分,不说仇人,竞争者都很多。
莫名其妙搞你一下也不是不可能。
他边抽烟边琢磨,直到被人在身后大喊。
“别想不开啊!”
“有什么事都好说。”
“是感情问题吗?”
“还是经济问题。”
有热心群众以为他要跳河……
赶紧捂着脸就跑。
不能露脸让人认出来,否则上了新闻,都不知道媒体会怎么说,怎么传。
“电影男星几乎跳江殉情……”
甩开大长腿就是一通跑,躲到一个小巷子里让龙哥来接自己。
回到酒店后,茜茜给他打电话聊天。
还是想他了。
毕竟距离这么近,不过几十公里却也没法在一块玩。
把江边的事告诉她,乐的这妞直拍桌子。
“你这么说,我还挺想看你上新闻的。”
“好啊,下回我再去江边,有人问,我就说你不答理我,所以我不想活了。”
“别这么说话。”她腻腻乎乎的笑着回道。
别看相对那些爱交际的女星她算“宅”的,但煲起电话粥来可厉害了。
一路聊到半夜,若不是想起来他明天还要开工,主动道晚安,否则能聊到天亮。
因此,他只能半夜把杨思维给薅起来。
给对方去了电话。
“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搅你休息。”
“没事,你这么晚打给我,肯定是有要紧的事。”胖娘们很有职场哲学的回话。
“对,现在圈内有人传播,说只要给我生孩子,我就会帮女星解决困难。”
“啊?”本来还迷迷糊糊的杨思维听到这个可不困了。
“贾婧雯最近在准备离婚的事,刚刚找到我。”
“顺着这条线,你查一下,但要小心。”
“明白了。”
放下手机,张远心中大概推测了几个目标,但没有定数。
如今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十足的利益,甚至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不能轻易挑起“战争”。
打仗这种事,最好是用来唬人。
次日来到片场。
在宾馆就换上了戏服,画好妆。
他自带化妆师,好处是不用排队化妆。
因为剧组,尤其是大剧组,大小艺人几十号要化妆,可化妆师就那么几个人。
怎么办?
按照咖位,主角配角地位来排队。
小配角明明一天才两场戏,却要3点钟就起床化妆。
4点前就搞定了,要一直等到9点才开拍,期间不能睡,一碰枕头妆就花了。
最多在椅子上瞌睡。
然后下班也得等到大明星都完工了,确定没有你的事,才能走。
到酒店已经1点了。
每天晚上睡不到几个小时,就靠拍摄间隙找个角落歇着,还不敢睡熟了,导演找不到人还要骂街。
小演员大多是这么熬过来的。
那些一出道就有家庭支持,一帮人哄着的艺人没有经历过这些,就不会对剧组工作人员和其他艺人的付出有敬畏之心。
张远现在算是混出头了,只要准时到片场,他甚至能睡到8点才起。
接着昨天的戏份继续拍。
得有几天时间,他的工作就是陪着俩人坐在中巴和火车上,看着他们对戏,说台词。
他自己的台本内容很少。
最大的一段词,是和宝强等旅客一起在中巴上唱起了宝强那首上过春晚的歌,《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曲子挺契合影片的主题,既过年回家。
这事类似西方的圣诞节,可西方的圣诞节运力远没有华夏春节那么夸张。
几亿人在十几天的时间内来回迁徙,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马看了都得直呼内行。
而且春运这件事,还成为了以岛国为首创造的“华夏崩溃论”的“佐证”。
一到春节期间,就来人拍摄我们停工的工地,工厂。
然后把照片放到书籍,新闻中。
再加一些BBC滤镜,指着空旷无人的城市,说华夏已经停工,城市里都没人了,马上就要崩溃啦!
这套理论,出自岛国“广场协议”后。
也就是鬼子自己经济崩了后,就发明了“华夏崩溃论”。
忽悠的一帮西方人都信了。
鬼子这么干,是为了安抚民众,表示华夏一崩,我们就去切割获利,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西方信,是因为老大哥解体了,他们却把解体的原因,全都算做了自己的功劳。
以此类推,大老哥都凉了,小弟也快了。
所以一路说要“崩”,从崩坏1,崩坏2,崩坏3,一路崩坏到崩坏·华夏铁道。
但是!
最可怕的地方是,这种在张远眼中,纯纯扯犊子,妄想的理论。
华夏有一大批精英都趋之若鹜,深信不疑!
尤其是金融和投资行业的所谓精英。
何不食肉糜者,偏觉得这地方要凉,所以我得抓紧,竭泽而渔的捞。
张远参加过一些晚会,聚会,某些娱乐圈大佬张嘴也是类似调调。
“华夏弄不好的。”
“肯定不行。”
“你别不信,就这三五年的事……”
然后,他就不爱去某些聚会了。
因为这帮人,自己早就在海外买了大豪斯。
准备好“后路”,就开始骂骂咧咧,露出了狐狸尾巴。
相较于和这帮人吃饭,他宁愿和谦哥在家吃小凉菜,还务实些。
电影也是,他更喜欢接地气的。
就像这部《人在囧途》。
“还没有查出来吗?”
过了几天,张远又打去问。
“信息来源很杂,而且现在传播挺广了。”杨思维沉声答道。
“行业内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人精太多。”
“不是问了不肯说,就是瞎说,顾左右而言他,还有故意引导错误方向的……”
“行行行。”张远打断道。
这些他都知道。
杨思维很擅长危机公关,但她是个“廉颇”式的人物。
她擅守,以弱胜强是她的舒适区。
主动进攻稍差点。
每次都是自己安排好后,才能处理的比较完美。
因为她不是攻击性型人格。
“大概思路呢?”
“您最近得罪的人,还有您最近有新片要上映。”
“都有可能招至他人出手干预。”
“好,就朝这两个方向去。”
思路是对的,这点值得肯定。
的确不好查,因为圈内都是口口相传。
不像杂志,网络信息,还能找人查IP,查信息源。
内外网都有专门干这事得人。
现在可以用美金,后来可以用比特币雇佣这帮人干活。
事情只在圈内传,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大,所以他并不着急。
隔天剧组来到了武汉的老城区。
今天就拍一场他离开的背影就成。
可以找替身的,但他还是亲自来了。
除了他之外,后来圈内绰号“二姐”的张蕴艺也到达剧组。
这绰号源自陈思成那部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其所扮演的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