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无应对之策,灵山危矣
第464章 无应对之策,灵山危矣 (第2/2页)夕阳西下,姜妄的身影在余晖中拉得修长。
他转身,踏云而去,下一站,是吐蕃。
姜妄盘膝而坐,洞府内的微光大阵悄无声息地运转,灵气如丝如缕,化作氤氲雾气,缓缓没入他的身躯。
洞府四壁嵌满了灵石,晶莹剔透的光芒映照着他清俊的面容,眉宇间却带着一抹凝重。
他身周的灵气波动如潮水般起伏,每一次呼吸,都仿佛牵动天地间的某种韵律。
九转玄功第七转已然修成,体内力量如山呼海啸,磅礴浩荡,似要撑破这具肉身。
他闭目内视,元神沉入丹田,那里金光璀璨,一团团精纯的修为之力如星云盘旋,隐隐透出毁天灭地的威势。
他心中默默推算,修炼速度在微光大阵的加持下,已达近五百万倍,远超常人想象。
即便如此,欲以力证道,积累十亿修为直入圣境,仍需一百八十年的闭关苦修。
姜妄手指轻轻叩击膝头,发出清脆的声响,似在与自己对话。
这一百八十年,于凡人而言是几世轮回,于他却不过弹指一挥。
然,鸿钧的目光已然投来,那位高居紫霄宫的道祖,对九转玄功的关注如芒在背,令他心生警惕。
“九转玄功,果真是祸福相依。”
姜妄低声自语,声音在洞府内回荡,带着几分复杂。
他起身,缓步踱至洞府中央,脚下青石地面刻满了繁复的阵纹,隐隐与天地相连。
他抬手一挥,三百道流光自袖中飞出,化作三百道身影,尽是他的先锋部属。
这些身影皆是精锐,气势雄浑,各自领命,化作流光散去,奔赴西征、东灭、南伐之事宜。
姜妄目光悠长,望向洞府外那片混沌未明的天地,心中却已下定决心——暂缓干预人族事务,闭关保命,方是上策。
洞府外的天穹,风云变幻,似在应和他的心绪。
姜妄回身,盘坐于蒲团之上,双手结印,气息渐渐沉寂,整座洞府仿佛陷入无尽的静谧之中。
灵气如潮,涌入他的四肢百骸,九转玄功的奥义在他体内缓缓流转,每一转都似在淬炼他的肉身与元神,令他与天地间的联系愈发紧密。
他闭上双目,意识沉入无边玄妙,仿若置身于一方混沌未开的宇宙,唯余他一人,独对大道。
与此同时,远在三十三重天的大罗天玉清境,气氛却远非姜妄洞府的宁静。
玉清境中,仙光氤氲,瑞气千条,五位圣人端坐云床,气息浩渺如渊。
元始天皇居中,面容清冷,目光如刀;太上老君抚须而坐,神色淡然;通天教主斜倚云床,剑意隐隐;女娲娘娘凤目微阖,似在沉思;接引道人面带苦色,双手合十。
云床之下,仙乐袅袅,灵鹤翩飞,然殿内气氛却压抑得令人窒息。
案几之上,一块看似平凡的碎石悬浮,散发出微弱的混沌气息。
元始天皇目光扫过此石,眉头微皱,冷声道:“此物何来混沌灵宝之名?不过一块废石尔。”
他的声音如玉石相击,清越中透着不屑。
太上老君微微颔首,缓缓道:“传言混沌灵宝出世,引得诸方来朝,实乃有人刻意为之,欲乱我等视线。”
通天教主嗤笑一声,剑眉一挑:“准提那厮,最擅此等伎俩,调虎离山,怕是为了五行山那件奇物。”
女娲闻言,凤目微睁,声音清丽却带着几分寒意:“五行山奇物尚未现世,准提此举,未免操之过急。”
接引道人低叹一声,双手合十,苦笑道:“诸位道友,准提师弟追查九转玄功线索,未及赶至,望勿多虑。”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愈发微妙。
元始天皇冷哼一声,目光如电,直刺接引:“九转玄功?鸿钧道祖曾言,此功修炼者多半为巫族遗民,准提此番说辞,莫非又有新戏?”
接引面不改色,心中却暗自叫苦。
准提未至,他不得不为师弟圆谎,然此谎漏洞百出,难以服众。
就在此时,玉清境外仙光大盛,玉帝、鲲鹏、冥河等百余强者联袂而至,气势浩荡,震得云海翻腾。
众人入殿,见案上碎石,皆是一愣,随即议论纷纷。
鲲鹏目光阴鸷,沉声道:“混沌灵宝?此物连我妖族至宝万分之一的气息都不及!”
冥河老祖冷笑:“不过是准提的障眼法,诸位何必当真?”
失望之情弥漫,众强者纷纷离去,唯镇元子驻足,目光落在碎石之上。
他抬手一招,地书虚影浮现,幽光流转,将碎石包裹。
镇元子微微一笑,温声道:“此石虽假,却有几分来历,贫道姑且取之,追本溯源。”
言罢,他身形一闪,遁入虚空,留下玉清境中一片寂然。
与此同时,西天灵山,金光万丈,佛音袅袅,却掩不住山门前的剑拔弩张。
如来佛祖自玉清境返回,方踏入灵山,便觉不对。
灵山四方,太极图悬空,阴阳二气流转,封锁虚空;盘古幡高悬,混沌剑气纵横,似要撕裂天地;青萍剑悬于东天,剑意如潮;女娲的山河社稷图展开,江山万里,镇压一方。
如来心头一震,立知大事不妙。
他抬眼望去,三清与女娲四圣齐至,气息浩瀚,似要将灵山碾为齑粉。
“准提何在?”
元始天皇的声音自天外传来,冷冽如冰,震得灵山佛光摇曳。
如来合掌一礼,沉声道:“准提师叔尚在闭关,未知诸位道友为何如此?”
通天教主冷笑,青萍剑嗡鸣作响:“九转玄功线索,准提既知,为何不现身一叙?”
女娲轻声道:“若无真凭实据,莫怪我等不留情面。”
灵山深处,准提道人端坐莲台,面容阴沉。
他身旁,接引道人低声道:“师弟,此番三清与女娲来势汹汹,若无应对之策,灵山危矣。”
准提冷哼:“九转玄功线索?我何曾有之!不过是搪塞之词,怎料他们如此咄咄逼人。”
接引目光一闪,低声道:“既如此,不如将祸水东引,姜妄那小辈,修为之快,早已惹人注目,栽赃于他,或可解围。”
准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点头:“此计可行。
姜妄非巫族,修炼又快,足以引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