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三章 药师策献以雍饵

第二十三章 药师策献以雍饵

第二十三章 药师策献以雍饵 (第2/2页)

屈突通思忖了下,回答说道:“大王,臣以为,大王所言甚是,於今我军东、西两翼大胜,虽已占尽优势,与魏军对峙的形势,已然逆转,但李密主力犹存,故愈是如此,当下愈更应沉住气,以等待最佳战机。至於雍丘,臣愚以为,解围有利有弊。”
  
  李善仁问道:“屈突公,弊在何处?”
  
  屈突通分析说道:“若是解围,我军就可全线紧逼白马,此解围之利也;然雍丘地形不利我军,若遣大军前往解围,亦可能陷入与李密之僵持,又或不慎,乃至败绩,此解围之弊也。”
  
  李善仁细思之下,觉其言有理,就不再多说。
  
  李靖稍待片刻,见薛世雄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因即接口,补充屈突通的意见,说道:“大王,若解围雍丘,臣以为,屈突公所言之外,还有一个不利。”
  
  李善道顿时打起精神,虚心问道:“药师,什么不利?”
  
  “大王,太康、河阳两翼,李密已接连受挫,若雍丘之围,再我军解之,李密便外围尽失,只存荥阳可以据守。届时,他或感绝望,恐便会生退守兴洛仓之念。而又一旦被其主力缩回兴洛,据险而守,局面就复杂了,不易於我军将其一战尽歼,迁延日久,也许反生变数。
  
  “既然如此,臣愚见,何不如暂留雍丘之围不解?一则给李密个盼头,使他犹豫是否撤兵;二则陈大将军、杨善会守城得力,刘兰成援军已至汴水北岸,王伯当虽督军攻城甚急,雍丘尚无事先无虞,正可借此坚城,继续消耗李密的兵力、士气。”
  
  李靖之见,较之屈突通所见更为深远。
  
  李善道闻言,抚掌笑道:“药师之见,正与我同!”
  
  某种程度来说,用后世的话讲,这其实就是战略定力。局部战场获胜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冷静的判断,不冒进不妄动,耐心以待更好的战机,方是当下之上策。
  
  李靖的建议,诸人皆服,又见李善道已经做出决定,诸人就此就暂不多议了。
  
  侯友怀这时起身,叉手行礼,提出了个新的建议,说道:“大王,李密连败,军心惶惑。若不解围有利,雍丘固可先不解围,然却可否借此两胜之威,加大谣言散播,以更动摇其军心?”
  
  李善道问道:“卿有何计?”
  
  “大王,此前所散播的谣言,多言王世充将回师洛阳,攻兴洛仓。臣愚见,现下是否可加上一条,称因魏军连遭惨败,单雄信、徐世绩等大将已心生异志,暗通我方?”
  
  帐内登时安静下来。
  
  单雄信倒也罢了,徐世绩众人谁不知晓,是李善道的小舅子?此计颇为敏感。而侯友怀,当然也并非不知徐世绩是李善道的小舅子,仍然提出这个建议,委实是出於忠心。
  
  诸人视线皆聚焦李善道身上。
  
  李善道笑道:“卿之此策,欲陷我於不义乎?昔年我上瓦岗,多赖懋功之情义。今岂可反以离间之计害之?李密本性猜忌,若此谣传开,必致懋功於险地!虽或有助於我,我不为也!”
  
  话语斩钉截铁,尽显重情重义之风。
  
  然而随即,他话锋一转,又说道:“不过散布单雄信等将有异心之谣言,倒可一试。”
  
  昔日在瓦岗,与单雄信的关系也不错。可随着后来单雄信向李密跪地求饶,忠节尽失,又黄君汉数去信与他,劝降招揽,他皆不应。李善道对单雄信,却已是没甚不好利用他的顾忌了。
  
  略作思忖,他即下令,说道:“传令旨,授邴元真故县公,常何河内县公,李士才长平县公。”
  
  要论战果,河阳这一战的战果,比太康这一战更大,因为夹击、追击的汉军步骑,比高延霸带出去追击的骑兵多,并且还有黄河为阻,故而常何、李士才皆被擒获;邴元真失陷於乱军之中,主动表明了身份。他们三个和河阳此战擒获到的魏军校尉以上的军吏,现都被关押在河阳。李善道尚未对他们进行处置。这个时候,下达这样的令旨,不言而喻,自是为配合“单雄信等已有降意”之谣言,亦向魏军将士示以怀柔,表明李善道宽仁,只要归顺,不吝封赏。
  
  邴元真投奔瓦岗前,在故县任过小吏;常何家虽在浚仪,然其祖上本是河内人;李士才是长平人。这则是为何授他三人这三个爵位的缘故。
  
  令旨当日颁布,大张旗鼓,消息很快传至管城李密处。
  
  ……
  
  李士才、常何、邴元真连李善道的面都还没见着,他三人实际上还没投降。
  
  但李密等人对此自是不知。
  
  消息到时,河阳、太康惨败的军报,李密已经接到,在与郑颋、祖君彦、裴仁基等就此计议。
  
  闻知此讯,郑颋、祖君彦等皆是恼怒。
  
  尤其祖君彦,他年纪不小了,可却是一个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之士,当场拍案而起,斥骂三人,怒道:“李士才、常何、邴元真深受明公厚恩,安敢如此不忠不义,真小人也!”
  
  正众人激愤之时,一人起身,恭敬行礼,说道:“敢请明公、诸公且息怒。明公,臣之愚见,邴元真系瓦岗故人,或有可能叛降,然李士才、常何二位将军,皆忠义之士,岂会轻附李善道?此中必有蹊跷,恐是李善道奸计,意在乱我军心,二人实则未降也未可知。”
  
  诸人看之,说话之人是张亮。
  
  却前日河阳兵败的消息传到管城后,郑颋想起了张亮曾经反对李密派李士才、常何、邴元真偷渡奇袭河阳北城,就将此事告诉了李密。要说这李密,确有人主之姿,闻得后,虽有脸面有失之感,但还是立即就将张亮擢迁,让他也参与军机。由是,有了张亮的今日参会。
  
  李密此际,心里其实正在打鼓,惊疑不定。
  
  邴元真投降,他相信,但李士才、常何,到底是不是真的投降了李善道,他期望不是,可他也不敢确定。听了张亮此言,算是有了台阶,他便忙应声说道:“参军所言甚是。李士才、常何,我素知之,忠贞士也,纵然兵败被擒,也断不会负我。此必李善道动摇我军心之计!”唤帐下吏进来,下令说道,“传我令旨,遍告三军,使三军将士尽知此事,勿为李善道所欺。”
  
  言毕,他踌躇起身,负手於堂中踱步,眉宇间深锁着忧虑。
  
  众人视线随之移动,察觉出他的心神不宁,都不敢言语。
  
  张亮心中一动,已然猜出李密当前真正所思所虑为何。
  
  到管城以后,先欲行声东击西之计,遣秦琼往助孟让,以歼高延霸;继又欲行偷渡奇袭之策,以取河阳。结果没有料到,两计皆未得成,反是短短的时日内,接连惨败,谣言四起,军心动摇。这太康、河阳两场败仗之后,下一步,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与李善道对峙管城、白马,还是早谋退路?李密看似镇定的步伐下,隐藏的是深深的焦虑与难以决断的彷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