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暮汉昭唐 > 第三百六十二章征服之策

第三百六十二章征服之策

第三百六十二章征服之策 (第2/2页)

张洛犹豫半响,说道:“三韩有户数万,初置之初花费或有巨大,但因民知耕作,可先遣良吏治民,令百姓折半纳赋。历经数年,郡政通畅,应能节钱省粮。”
  
  “你们呢?”
  
  张虞不太满意太子的回答,看向其余三子问道。
  
  “禀父皇,开疆拓土,花费巨资乃必然之事。然中国之大,有郡上百方,不动兵戈,岁岁远济,岂会不足!”张弼说道。
  
  “昔旧汉时,幽州岁输十亿。而若计较赋税,岂不四夷之土尽弃!”蔡袭说道:“以儿之见,关键在于省并幽、凉之所出。”
  
  张虞眼里闪过欣赏之色,这几个儿子颇是出色。尤其四儿子蔡袭可见有治国之能,稍加教导、磨砺必能成器。
  
  “三郎怎不言语?”张虞问道。
  
  “回父皇,儿思三韩地理,其临近海滨,可冶海盐,毗邻扶桑,可与通商。朝鲜方国七十二,如欲治郡,不妨笼络君长,计治下民户,如百户收九十户之税,十户钱粮归由君长,国朝治部君,君治部民,或能大省支出。”张漳苦思少许,呈上心中所得。
  
  张漳所说之方略,与包税制近似。朝廷通过管理三韩诸部首领而收税,部落首领直接管理部落百姓,这将能大大节省朝廷官吏与部落民众之间治理成本。而所谓的封建制度,无非是官吏取代了部落首领,直接管辖下属百姓。
  
  “善!”
  
  张虞微微颔首,满意说道:“治国如烹小鲜,需依法而治,因地制宜,委任良吏,能使边鄙之地顺服。圣朝治政当三法并行,中原可依户收税,新征之地依包税收赋,边远之地以兵丁代赋。”
  
  王朝的疆域太大,注定不能依照一法治世,需要用不同的律法适应不同区域。
  
  历史上,明朝花费七十亿收安南,但因治理不当,导致安南反复。朱瞻基因投入太大,遂在他的主持下,明放弃了安南。而若治理得当,安南并非不能重归华夏统治。
  
  明为何治理安南失败?
  
  其原因有三,其一,灭安南之后,明朝统计出汉蛮人口五百多万,其人口为四川的两倍,远超明朝在册户籍的十分之一。如此庞大的人口,注定无法温和吞并。
  
  观唐灭高句丽,汉灭百越,其因当地人口多,为了维持中原王朝的统治,将大量原住民迁至中原,以保证中原王朝对边鄙之地具有人口上的巨大优势。因此欲将化外之地收复,必须减少当地人口,或迁徙,或屠杀。
  
  其二,明朝治理安南时,步子迈太大,作为新复之地,明朝并未照顾当地豪强利益,而是粗暴采取郡县制,由朝廷遣官吏直辖安南。而若想好生治理,必须要先经历土官世袭阶段。
  
  其三,因安南为化外之地,朝廷所遣官吏大多是升迁无望之人,故上任之后,常在安南横征暴敛,其与东汉治理陇西羌部操作近似。故欲治安南,非遣熟悉民情,才能出众之辈不能胜任。
  
  基于明治安南的失败,假使后头征服三韩,必须将大方国迁至中原,留下不成气候的小方国,并在保证地方氏族的利益下,遣熟悉民情之官统治,才能保障朝鲜不生大规模动乱。
  
  张虞欣赏看了眼张漳,继而扫视诸子,说道:“诸子镇藩,虽有朕为依仗,但无豪人为爪牙,则政令难行于下,望诸子周知。”
  
  顿了顿,张虞看向蔡袭,说道:“小子往后将远镇辽东,今辽东使者王烈、管宁熟悉辽事,你归府之后可设宴款待二人,为日后就藩而绸缪。”
  
  “儿领命!”
  
  “奉孝!”
  
  “臣在!”
  
  郭嘉上前候命。
  
  张虞目光南投,说道:“张辽若破金陵,令其迁曹操治下兵将文士家眷至幽州,以充实边郡人口。余者南人不予计较,准北人自行归乡。”
  
  “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