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不用七星灯,孔明也能续命
第345章 不用七星灯,孔明也能续命 (第1/2页)交州,苍梧郡。
暑气蒸腾,刺史府后园内。
芭蕉叶阔,遮天蔽日。
诸葛亮轻摇羽扇,斜倚竹榻,案前酒瓮已空了三坛。
他自到交州三月以来,日日与吴巨、区景二人饮酒作乐。
一开始区景还担心诸葛亮是扮猪吃老虎。
可时间一长,也逐渐对他放松警惕。
私下里尝言:
“初时以为诸葛孔明号卧龙,今观之,不过一介白面书生耳。”
“终日醉卧,何足为虑也?”
遂不以为备。
这日,七月初七。
诸葛亮忽下帖邀宴,言得楚中新酿,请二人共赏。
吴巨大笑:
“这酸儒,竟还藏了好酒!”
遂与区景披甲赴宴,带了亲兵二百人,列于府外。
入得厅中,却见诸葛亮端坐主位,羽扇纶巾,神色肃然。
案上无酒,唯有一卷黄绢诏书。
“二位将军。”
诸葛亮忽起身,声音清冷如霜,“可识得此物?”
吴巨尚未反应,区景已变色——那分明是天子诏令!
诸葛亮陡然振袖,高声宣读:
“查苍梧太守吴巨、都尉区景,私截贡赋,虐杀流民。”
“勾结山越,意图不轨”
“今证据确凿,着交州刺史诸葛亮,即刻拿下问罪!”
“你——”
二人闻言,无不骇然。
原来这短短三月时间,诸葛亮一直在私下里查他二人的罪状。
不过,交州远离中原。
纵然你得了证据,又能怎样?
吴巨立时暴起,案几翻倒,正欲上前擒拿诸葛亮。
却见屏风后寒光一闪,廖化、刘磐各执利刃冲出!
区景拔剑欲挡,却被刘磐一刀斩断手腕,血溅画屏。
吴巨嘶声怒吼:
“诸葛村夫!我亲兵就在府外,尔敢——”
话音未落,廖化长剑已贯其胸。
“吴兄!”
区景大吼,强忍着断手之痛。
“诸葛先生……诸葛使君……饶了我!”
“我什么都听你的,杀了我,我的士兵是不会放过你的……”
谁料诸葛亮只是淡淡地一挥手,一柄利刃便贯穿了区景的后背。
苍梧郡的一二把手,便在诸葛亮的雷厉风行之下,顷刻间丧命。
为此鸿门宴,他足足准备了三个月!
然而,二人的死,并不意味着诸葛亮便胜利了。
此刻,他想起了李翊时常挂在嘴边说的一句话——
“只有掌握了军队,才能掌握政府。”
诸葛亮想要完全控制住苍梧郡,必须得拿到苍梧的军权。
苍梧城头,暮色沉沉。
诸葛亮立于女墙之上,羽扇轻摇,身后两名甲士高擎长竿。
竿上悬着两颗血淋淋的首级——
吴巨怒目圆睁,区景面容扭曲。
鲜血仍自颈间断口滴落,砸在青砖上,发出“嗒、嗒”的闷响。
城下数千苍梧守军骚动不安。
刀戟碰撞声、甲叶摩擦声、惊怒低语声混作一片。
有人厉声喝问:
“诸葛村夫!尔……尔敢杀我们将军?!”
诸葛亮神色不变,只是缓缓展开手中诏书,声音清朗,穿透暮色:
“苍梧将士听令!”
他声调不高,却字字如铁,竟将嘈杂声压了下去。
“吴巨、区景,身为汉臣,却行悖逆之事!”
“私截朝廷贡赋,中饱私囊,其罪一也!”
“虐杀流民,以首级冒功,其罪二也!”
“专政一方,意图割据自立,裂我大汉疆土,其罪三也!”
“有此三罪,朝廷命亮将之就地正法!”
话落,城下顿时一片哗然。
诸葛亮猛然合上书信,朝城下守军呼喊:
“尔等欲与反贼同流合污乎!”
守军中一阵骚动,有零星的几个人人开始放下兵器了。
他们到底是普通民众,没有太高的政治觉悟。
被诸葛亮轻轻一吓,便害怕了,怕自己也被打成反贼一党。
却未意识到,此刻的他们仍然具备夺回苍梧实权的实力。
正如文和乱武之前,西凉军也意识不到他们当时已经具备控制朝廷、颠覆天下的实力一样。
边远出身的武人大多如此,目光短浅,觉悟不高。
一听到“朝廷”二字,“逆贼”二字,便往往吓得缩手如龟了。
可与西凉军不同的是,苍梧守军要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大汉。
刘备只是不愿意花费太多精力来开发交州而已。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能够随便容忍自己的手下,不明不白地死在此处。
就在此时,城西忽然传来一阵浑厚的铜鼓声!
“咚——咚——”
众人回头,只见一队俚人战士列阵而来。
为首者身披犀甲,头插雉羽,正是高凉俚酋冼郎!
“诸葛刺史乃天子钦命!”
冼郎声如洪钟,用生硬的汉话高喊。
“我俚人只认朝廷!谁要造反,先问过我手中铜刀!”
他身后三百俚人弓手齐齐拉弦,箭镞寒光映着落日,令人胆寒。
三月时间里,诸葛亮早就已经将这位俚人酋长拉到了自己这一边。
而条件也很简单,许给俚人划山而治的自治权。
紧接着,城南又起喧嚣。
一队青衣家丁拥着一辆牛车缓缓驶来,车上端坐着苍梧豪族陈肃。
“吴巨苛虐百姓,老夫忍之久矣!”
陈肃白须颤动,指着城上血淋淋的首级。
“今日天理昭彰,尔等还要执迷不悟吗?!”
最后,一名青衫文士自城门阴影中走出,正是避难于交州的名士张紘。
他在此地安家已有近二十年,颇有名望。
“诸君。”
张紘声音虽然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孔明先生乃当世卧龙,奉诏抚交。”
“今日只诛首恶,余者不问——这是给苍梧将士的活路。”
他顿了顿,忽然提高声调:
“难道你们真要为了两个死人,赔上全城性命?!”
城头风声呜咽。
一名苍梧军侯突然扔下长戟,“当啷”一声脆响。
“我……我愿归顺朝廷!”
这一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骨牌,转眼间,兵器落地声连成一片。
有人跪地高呼:
“愿意听从诸葛刺史调遣!”
诸葛亮俯视城下,见大势已定,这才收起诏书,温声道:
“众将士请起。”
“从今日起,苍梧军饷按额发放,战死者抚恤加倍。”
随后又对身旁的廖化下令道:
“去!打开府库。”
“将里面的存银尽数取出,今夜犒赏三军!”
底下的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
苍梧的军权被诸葛亮收回,这少不了当地豪族俚人的支持。
尽管没有,凭借刚才那一番激情演讲,兴许也能将之唬住。
只不过有了他们的支持,诸葛亮的把握会更高。
他本就性格谨慎,自马谡之事后,则更加求稳了。
子时三刻,苍梧军营。
夜风卷着未散的血腥气,诸葛亮立于点将台上。
手指轻按着案前的兵册,身旁油灯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而冷峻。
廖化按刀侍立一侧,低声道:
“使君,如今虽暂时收服了苍梧守军。”
“但时值新旧交替,正是多事之秋。”
“还是须要严防奸佞作祟,末将之见,是否先缴了他们的器械?”
不必。
诸葛亮轻挥羽扇,眉宇从容:
“这并非长久之计,自今夜起,苍梧军当另立新制。”
诸葛亮拿到军队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军队重新编整。
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潜在的兵变可能。
他将吴巨亲兵营拆为三队。
分别分入刘磐、廖化、冼郎三部。
然后规定,每伍五人,必须来自不同的屯队。
不许其旧友私下沟通交流。
经过一番整编,诸葛亮基本稳住了苍梧军队。
而军队的掌握,也使得他总算在苍梧、在交州站稳了脚跟。
然而,没有人会承认诸葛亮现在是交州之主的。
因为提到交州,永远跟一个人的名字脱不开关系。
……
交趾郡,太守府。
士燮端坐案前,手中捏着一封密信,眉头微微皱起。
堂下众幕僚垂首而立,厅内鸦雀无声。
“苍梧政变……”
士燮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清朗。
“吴巨、区景授首,诸葛亮一夜整军,如今五千苍梧卒尽归其麾下。”
他抬眼扫视众人,白眉下的目光如刀:
“诸位以为,我士家当如何自处?”
士燮在史书上,只留下寥寥数百字。
但在越南的历史上却很受推崇。
还被后世的越南人追赠为了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可士燮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跟随家族才南迁到交州的,如何被越南人如此推崇?
这便是因为,交州除了两广地区外,还包括了今天的越南。
而士燮的大本营的交趾郡,就位于今天越南的红河平原一带。
在士燮执政交州前夕,交州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来说还是非常落后。
而士燮为政开明,在他的统治下,交州变成了当时的世外桃源。
居民富庶,安享太平。
使得许多中原人也纷纷南下交州避难。
跟着中原人一起进入交州的,还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学文化。
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交州的繁荣发展。
这一系列的为政举措,使得士燮在越南的历史地位极高。
如今的士燮,已经年过古稀,年满七十三岁了。
交州人民,也在他的统治下,享受了二十五年的太平日子。
如今诸葛亮的到来,无疑打破了这份平静。
一位幕僚率先出列,向士燮拱手道:
“明公,刘备横扫中原,匡扶汉室,带甲百万。”
“诸葛亮又善于用兵,乃天枢门徒。”
“我交州贫瘠民弱,若是硬抗,恐非上策。”
话落,立马有人出声跟着附和:
“朝廷既派孔明为刺史,名义上已是交州之主。”
“我等若公然违逆,便是谋反。”
“届时刘备当真发天兵来讨,以我交州小地,断难抵抗王师。”
士燮沉默片刻,指节轻叩案几:
“我亦知朝廷遣诸葛孔明来此,是为控制交州。”
“只是我士家在此二十五载基业,难道便要白白拱手让人?”
长史上前一步,低声说道:
“明公,以退为进,未必不是良策。”
“哦?”士燮眯起眼睛问,“老夫愿闻其详。”
那长史乃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交州偏远,朝廷真要大军南下,也必然耗费钱粮无数。”
“若非如此,刘备也断不会单独遣诸葛亮过来抚定,而不另益其大军。”
“诸葛亮初来乍到,根基未稳,也未必便愿大动干戈。”
“不如明面上顺从,遣使示好,承认其刺史之位。”
“……然而,南海贸易仍握在我等手中。”
“各郡官吏亦多是我士家旧部。”
“诸葛亮若要推行新政,终究绕不开我们。”
此前说过,交州的地形不同于益州。
益州虽号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但益州的四川盆地内,并没有太大的山脉作进一步的切割。
所以整体也能视作是一个大平原。
只有平原地形,才使得其有资格被称为天府之土。
反观交州,内部被山脉切割得四分五裂。
这种地理环境,便使得交州很难凝聚起来。
因此,交州的内部也主要分为了三大区域。
分别是以南海郡、苍梧郡、合浦郡为首的东部区域。
其中以南海郡相对最为繁荣。
南越赵佗便是在这里建立了王业,同时也造就了番禺的繁荣。
然后是以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为首的交州西部。
这三个郡大致就是今天的越南国土。
最后,便是东西部区域之间的郁林郡。
这个郡也是交州最破碎,最落后的郡,因为交通极其不便。
三处区域,三处不同的文化。
即使士燮统治该地二十多年,也没法将之统合起来。
所以只能选择任用当地的世家大族来进行羁縻统治。
同时,士燮还把自己的兄弟分别派往了各个区域。
其弟士壹领合浦郡。
士领九真郡。
士武领南海郡。
士燮本人亲自坐镇最繁荣的交趾郡。
从而形成了“士氏交州”。
此外,士家还通过联姻控制了当地的俚僚酋长。
并垄断了南海贸易。
由此不难看出,交州姓士这个说法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他们也不会心甘情愿地,将交州就这么白白让出去。
半月后,一队交趾使者携厚礼北上苍梧。
贡品清单为:
南海明珠十斛。
犀角、象牙各二十对。
龙眼、荔枝等鲜果百筐。
细纹葛布千匹。
使者伏地呈上士燮亲笔书信:
“燮年老昏聩,未能早迎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