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第372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第1/2页)听到这!
朱允熥面带感激的道:“大哥,谢谢你。”
“对我,你就无需如此客气了。”
“你在军中好好磨练,他日,我希望你真的可以独当一面。”朱应充满期许的说道。
朱允熥连连点头:“臣弟绝对不会让大哥失望。”
“好了。”
“去休息吧。”
“还有这些拿下去,不要耽误了修炼。”
朱应说着。
从桌子上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炼骨散,还有炼体丹,一个小包裹直接就对着朱允熥丢了过去。
“谢大哥。”
朱允熥立刻接过来,立刻道谢。
如今他在战场上之所以拥有蛮子难以抵挡的勇力,可不是靠着他的一腔热血,而是自大哥这里得到的修炼之法。
不然。
以他一个贵公子的身份,自然是在军中吃不消的。
“刘磊。”
朱应又开口道。
“殿下。”刘磊立刻道。
“陈松,虽不是王卫,但对孤的忠诚可鉴,以后仍按王卫额外的丹药供给。”朱应沉声道。
“臣领命。”刘磊立刻道。
而陈松则是感激无比。
“臣多谢殿下隆恩。”陈松立刻跪地一拜。
“免了。”
“好好活着,好好修炼。”
“你这一条手臂,未来未必不能再铸。”朱应对着陈松说道。
“臣誓死报答。”陈松郑重回道。
“好了。”
“下去吧。”
“明日还有诸多军务,今晚好好休息。”朱应也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拉着朱允熥叙旧交待,在这战场之上,有时候说多了也无用。
朱允熥与陈松恭敬见礼后,便缓缓退了下去。
“殿下。”
“如今允熥公子相比于曾经在应天的文弱,的确是多了几分男儿守土之气。”
“不过允熥公子手臂上有伤,殿下为何不过细问问?”刘磊恭敬问道。
“如今的他就是我大明一个普通的军人,这一战下来,不知有多少如他一样受了伤,甚至是送了命的。”
“如若孤关心他,何人来关心那些将士?”
“记住。”
“在这战场之上,对待吾大明将士,孤一视同仁。”朱应沉声说道。
刘磊所看到的是自己与朱允熥的兄弟之谊,但朱应看到的则是全军。
眼界自然是不同的。
出了王卫营帐。
“允熥公子,你竟然是太孙殿下的亲弟弟。”
“你……”
陈松与朱允熥离开,路上,陈松难以掩饰震惊之色。
“陈大哥。”
“朱允熥在应天是,在大哥面前事,但在军中只有朱通。”
“我身份的事情还请陈大哥不要外泄。”
“我不想因为我的身份带来一些影响。”朱允熥则是正色回道。
“放心吧。”
“此事我不会乱说的。”陈松也是立刻点头承诺。
……
翌日!
天初亮。
后勤军准备的饭食送到了各军。
不过也有昼夜不停抓俘的将士,直至现在才得以轮换下来。
朱应所在主营内。
“殿下。”
“如今战况明朗。”
“鞑靼南下之军已被我军彻底击溃,就算有一些元军逃了,那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
“不仅仅是军力大损,更因为鞑靼大汗还有其大将军都死在了殿下手中。”
“鞑靼,短时间内不可能凝聚一体。”
“这正是我大明乘势全力北伐的大好时机。”徐辉祖沉声说道,带着一种坚定。
“徐将军。”
“鞑靼之危局虽然已经解了,但在我大明辽东,数十万鞑子还在全力进攻。”
“虽然鞑子不比鞑靼战力,但人力摆在了那里。”
“不得不重视。”蓝玉此刻开口说道。
此话落。
营帐内不少将领也是纷纷点头。
显然。
鞑子南下,虽然战力不如鞑靼,但架不住他们人力不少,而且还分为许多部,从辽东各处袭击,辽东虽然如今已经有大军驻守,但也免不了吃一些亏。
“鞑子。”
“暂且不急。”
朱应则是缓缓开口,带着一种深思熟虑。
“要灭,就先灭最强的。”
“先灭鞑靼,再定鞑子。”
“收拾了这两个后,就再看战局如何。”朱应沉声说道。
此番有此深思熟虑。
实则是朱应考虑之后的结果。
鞑子!
建州,东海,海西三部。
加起来的兵力的确是不少。
可是在这个时代,除了建州的兵器装备稍微好上一些,其他的两部鞑子根本就不算什么,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建州鞑子与鞑靼一比,那战力就更加弱了。
在历史上。
有一个著名的战役。
成化犁庭!
那一战,大明几乎将辽东之外的建奴给铲平了,让他们损失惨重,可惜并没有彻底,也造成了最后大明内乱,让他们有机可乘。
当然。
在那个时代,还是因为内乱加剧,奸人太多了。
不过。
既然朱应来了,自当改变。
等解决了鞑靼。
这建州三部,朱应一定会解决透彻,不会留下任何后患来。
屈辱历史,不会再发生。
在这个世界内,华夏将永远屹立。
“殿下。”
“关于辽东战局,臣到倒是有一个提议。”
正在这时。
自内帐,传来了一个声音。
闻声!
许多将领都是有些茫然的看向了内帐,似乎是不清楚里面出声的是谁。
“出来吧。”
朱应则是直接开口道。
应声。
一个身着黑色僧袍的中年和尚从内帐走出,手中还捏着一串佛珠。
“这位是孤麾下幕僚军师,姚广孝。”朱应则是对着众将介绍道。
闻言!
看着这和尚打扮,还是一身黑色僧袍。
众将都是面带奇怪之色,不过。
能够被朱应委以重任,还是军师。
他们自然是相信朱应的眼界。
众将也是纷纷抱拳见礼道:“见过军师。”
“见过诸位将军。”
姚广孝也是双手合十,行了一个佛门礼仪。
“你有何提议?说来听听。”朱应直接道。
“高句丽,不,如今应该是叫朝鲜国。”
“如今已经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了,纳贡称臣,尊大明为天朝上国,殿下可上奏皇上,让皇上下旨让高句丽派兵袭扰建州三部,守护辽东。”
“倘若他们遵旨为我大明效力,那也能够解一些辽东之危,给辽东将士减轻一些防守压力,倘若朝鲜不尊,他日我大明要收拾他们就有理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