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第372章 朱应: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 (第2/2页)“殿下的侧妃不正是朝鲜公主吗?还给殿下生了一个儿子,如果以后真的收拾了这朝鲜国,殿下这个子嗣正好可以用来为王,相当于为我大明开辟了一个真正掌控的属国了。”姚广孝面色平静的提议道。
此话一落。
朱应也是眼前一亮。
这一点。
朱应的确是没有想到。
而营帐内的众将也是眼前一亮,显然也是被这个计策所惊到了,藩属国,还能这么用?
“殿下。”
“军师言之有理啊。”
“既臣服我大明,这李成桂继位也是借了我大明的势,如果没有我大明的旨意,李成桂想要压服原本高句丽那些老贵族可没有那么简单。”
“如今一道旨意下去,正好可以试试这李成桂。”
“倘若这李成桂不尊,等收拾了鞑靼和鞑子以后,再收拾他。”
“臣也附议。”
“军师此策可行。”
众将一听,纷纷认同此策。
毕竟。
对付这等小国,如若没有用处,那大明何必让他们朝贡称臣?
“此策的确不错。”
“但无需去应天请旨了。”
朱应一笑。
直接从桌子上拿出了一封空白的圣旨。
在圣旨上,已然盖着大明的传国玉玺。
显然。
在北上北平之前。
朱元璋为了让朱应能够完全顺利进行,如果需要旨意的话,也省得两边跑了,虽然已经明旨说了,太孙诏谕与圣旨等同。
但很多事情还是认圣旨的,特别是对外。
所以。
在来之前。
朱元璋就准备了很多封空白圣旨交给了朱应。
看到这空白圣旨。
众将都不约而同的呆住了。
显然是没有想到。
不过在心底,也只能暗暗感慨朱应地位的根深蒂固,甚至连空白盖了大印的圣旨都交给朱应了。
“在孤北上时,老头子担心孤很多需要圣旨却又耽误时间,所以直接给了孤空白圣旨。”
“此番正好能用。”朱应笑了笑。
直接将提起笔来。
在这空白圣旨上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建州,海西,东海三部兴兵犯吾大明辽东边境,朕,命你朝鲜国兴兵北上,袭三部部落,钦此。”
没有过多的废话,朱应在这圣旨上直接就写明了要求。
总而言之。
朱应也不管李成桂到时候会不会出兵,如果出兵,那就让他朝鲜国再安然一段时间,可如若他不出兵,那以后大明收拾他就有足够的理由了。
“此旨意以朝廷名义发往朝鲜。”
“无需多说什么,让李成桂按旨动兵。”朱应直接将旨意对着身边的刘磊一递。
“臣领命。”刘磊立刻应道。
“恩。”朱应点了点头,又看向了众将:“此番元军大损,战马辎重得到不少。”
“粗略估算多少?”
朱应看向了李景隆。
“回殿下。”
“俘获战马超两万匹,俘获元军粗略估算下有七八万人。”
“面对我军围剿,陷入重围内的元军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只是也有很多元军假意投降,最终让我军将士吃了不少亏。”李景隆立刻回道。
“假意投降?”
朱应眉头一皱。
只是思虑一刻,当即道:“传孤令,以后接受敌军投降时,必须慎重对待,如果在其中有人假意投降,直接将那一批投降之人全部杀了。”
“此令,全军施行。”
话语间。
朱应扫过众将,充满了告诫。
在朱应的心底,那些元军降卒虽然是劳力,未来能够带来不小的价值。
但他麾下大明将士的命才是最金贵的。
如果因为抓俘虏而让将士受损,那朱应就要让那些假意归降的人陪葬。
“臣等领命。”
对于朱应这个决定,所有将领都齐声附和。
他们可不是开口仁义道德的腐儒,都是武将。
在朱应麾下,可没有那么多顾忌。
“好。”
“传孤令。”
“骑战营,随孤北上追击。”
“步战营压上。”
“至于神机营,稳步推进跟上。”
“接下来的战争,不会有大规模的两军列阵了。”朱应沉声喝道。
“臣等领命。”
众将齐声领命。
“另。”
“姚军师将代替孤镇守于这北疆边境,有关于据点修筑,乃至于位置修铸,边军押送降卒,调兵驻防。”
“一切由姚军师负责。”
“他的话,便是孤的命令。”
“任何人违抗,便是违逆孤的诏谕。”
“此剑,便是孤亲临。”
在这交代将令的最后,朱应又授于了姚广孝运筹帷幄之权,稳固北疆之权。
话语间。
直接将放在一旁的倚天剑对着姚广孝一递。
而姚广孝显然也没有想到朱应会这般看重他。
昔日。
他可是燕王府的幕僚,或许能够出谋划策,但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权柄,可朱应却根本不在乎这一点,此番所赐权柄毫无疑问,很大。
北疆十几万边军,郡兵都归于他调度。
绝对的大权。
“殿下。”
“真的如此信任贫僧?”
姚广孝有些呆愕的看着朱应,声音都有些发颤。
“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再而。”
“如今是大明,是华夏对外开疆拓土,取万世之名。”
“如若乱来,那可是背负万世骂名,孤不相信你这个追求万世留名的和尚想要背负这骂名。”朱应当即笑着说道。
闻言!
姚广孝也没有再多言,而是面向朱应,缓缓跪下,行了一个大礼。
然后双手捧起了朱应手中的倚天剑。
“臣姚广孝。”
“领命。”姚广孝大声道。
“好。”
看着姚广孝接受此任,朱应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间也真的可以放心了。
以姚广孝的能力,绝对能够将据点驻扎,边军调动之事处置好。
朱应清楚他有这样的能力,此刻他能够接受这重任,也足可见姚广孝是想要博取那万世之名。
开疆拓土,华夏大明一统世界。
这,便是姚广孝新的追求。
而非曾经的屠龙术。
“诸位将军。”
“事不宜迟。”
“动兵吧。”
“北伐,从今日起开始。”
“为大明开疆,为华夏拓土。”朱应大声喝道。
“臣等义不容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