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与春风皆过客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与春风皆过客 (第2/2页)见刘淮忍耐不住,再次哭泣出声,魏胜也只能叹气说道:“第二件事,我乃是临阵斗死……怨不得任何人。
我死之后……万万不可铺张浪费,布匹都是能在冬日活人……活人的好东西,勿要全军缟素,只将我安葬在家乡宿迁即可……”
“大郎,山东军政都是你主持的……不要因为我之死,而改弦易辙,半途而废。我看那个对待女真人的政策就很好……勿要……勿要因为我一人而更改。”
魏胜说到此处,只是盯着刘淮来看,刘淮也只能咬牙点头。
魏胜其实并不是在说浪费资源的事情,而是担心刘淮因为他的死而性情大变,起了将女真人全都杀光的心思。
不是说这样不成,而是因为军政大略是不能轻易更改的,尤其是如此重大转变,稍不留神就会引发全面的政治危机。
别的不说,那些已经打散编户齐民的猛安谋克户很有可能会再生乱的。
但从结果上来论,魏胜此时就是在替女真人求情,又如何不让刘淮悲愤难当?
见刘淮艰难点头应诺之后,魏胜却没有说出第三件事,而是闭上了眼睛,呼吸粗重了好久之后,方才拉着刘淮的手说道:“我曾经听闻过一个故事,说汉朝的时候,有个忠臣被宦官诬陷,将要被处斩之时,他对着儿子说道,我想让你当个好人,可我就是作好人的下场;我想让你当个恶人,可哪有父亲让儿子作恶的道理?”
“当日这个故事只是一扫而过,今日我却终于体会到他的两难。”
“我想让你当忠臣良将,可我就是忠臣良将,却落得如此下场;然而又有哪个父亲想要让儿子去做乱臣贼子呢?”
魏胜有些回光返照之态,声音也大了一些,如同辛弃疾等山东诸将皆是愤恨难当;而董成、周行烈等人则干脆悲愤交加,以至于用拳头狠狠砸向了地砖。
魏胜虽然是在金军猛攻之下身受重伤,可宋军不发援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但凡宋军来上五六千兵马,牵扯住三四千金军,蕲县哪里会打得这么艰难?
更关键的则是,金军乃是敌人,用什么手段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宋国可是魏胜效忠的对象,魏胜自始至终没有缺过任何臣节,宋军为何见死不救?!
这些原本属于宋军的北伐军将心中都有一种被背叛的感觉。
而自古以来,叛徒从来都比敌人更可恨。
“大郎,之后的事情,为父管不了……管不了了,我知道你心中有恨,但你能不能给我一个许诺,若非到了万不得已之时,还是要对大宋保留一二,可好?”
魏胜拉着刘淮的手,言语中充满了哀求。
刘淮想说不,但看着魏胜的双眼,却是将话哽在了喉咙,终究还是流泪艰难点头。
魏胜仿佛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一般,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后伸手指向了靠在墙上的长刀。
刘淮会意,立即取过来捧到魏胜身前。
魏胜抚摸着长刀,精神也逐渐变得萎靡起来,喃喃说道:“大郎,我没有什么可给你的,只有这一把刀罢了。而且……”
说着,魏胜嘴角扯出一丝狡黠的笑意:“而且,这把刀也不是韩王赠给我的。”
“这是一场大战之后,韩王损坏遗弃的长刀,被我从战场上寻回来了……我将其修复之后……逢人就说这是韩王所赠,以……以聚拢人心来北伐罢了……”
“如今看来……我……我终究是配不上它……韩王……”
刘淮连连摇头,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喉头哽咽,竟然难发一言。
事到如今,谁敢说魏胜不是韩世忠的继业者?又有谁敢说魏胜不能与古今名将比肩?
魏胜放下了心中所有念想,抚摸着长刀,仿佛回到了往日的峥嵘岁月:“韩王……那是绍兴十一年……我们在楚州集结……韩王带着我们……北伐……”
魏胜眼中散发出希冀的光芒,手向前着天空伸出,似乎是想要抓住什么一般,声音也一时间变得高亢:“北伐!”
老人在最后一刻,混淆了现实与希冀。
然而这就是最后了。
魏胜伸出的手无力落下,睁着眼睛,喃喃自语:“……北伐……”
在骤然响起的哭泣声中,刘淮脑中一片空白,瘫坐于地。
他却是突兀地想到了数年之前,也就是绍兴三十一年的七月十八日的那个寻常晴天。
涟水城头,魏胜转过头来,笑着说道:“此去安定天下。”
随后,他就融入进了灿烂的阳光之中。
隆兴二年七月十五日,北伐初倡者,自岳飞之后北伐功业最盛者,山东河北两路义军元帅,忠义大军都统,宋国的忠臣良将魏胜战死。
时年四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