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毫无希望的东洋(第一更,求订阅)
第2168章 毫无希望的东洋(第一更,求订阅) (第1/2页)东京湾上空,c717客机的引擎发出沉闷的轰鸣。
惠美把脸贴在舷窗上,一双眼睛就这样直直的看着地面上的城市。
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是从空中看过去这座城市依然没有太多的变化,既没有多少高楼大厦,也没有现代化的车水马龙。
只剩下贫穷。
九岁的小儿子张景贤趴在她腿上睡着,口水浸湿了她新买的真丝裙——这件在大洋购物中心精挑细选的衣服,此刻在逐渐清晰的日本海岸线映衬下,显得格外扎眼。
飞机降落时的颠簸让张景贤惊醒。“妈妈,那里就是日本吗?”
男孩一抬起头就看到了窗外成片的低矮木屋,那些铁皮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锈迹,像漫画书中的贫民窟的现实版。
从空中看起来整个城市都是灰蒙蒙的一副破败不堪的模样。
惠美点点头,喉咙却发紧说不出话。离开日本时她才十六岁,记忆里的东京比现在还要破旧,那时候战争刚刚结束。整个东京到处都是战争啃噬过的废墟。
通关时海关人员的制服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他看着惠美护照上的“日裔”字样,眼神里有说不清的复杂——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可能有上千万日本女人嫁到了海外,而其中又以南洋为最。
那些日本女人都是以研修生的名义到南洋务工的,然后嫁给了当地的男人。
有很多人都是嫁给比他们大上十几二十岁的中年男人。
虽然如此,在日本这样的有南洋亲戚的人仍然是让人羡慕的,毕竟她们或多或少的总会接济一下家人。
偶尔探亲的时候也会给家人带过来不少好东西。
接过申报单时手指在“携带物品”一栏停留许久——看着那上面写着的19寸彩色电视机,随身听的时候,海关人员忍不住流露出羡慕的眼光。
这下子他的亲戚应该发达了。这些东西都能在日本卖上高价。
堂兄健一在出口举着纸牌,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欢迎惠美”。他身上的衣服洗得发硬,裤子膝盖处的补丁不同颜色的布料。
“惠美,飞机延误了是吧。”
健一接过她的行李箱,他拉着金属拉杆,说道:
“上一班电车刚走,我们得等下一班。”
电车站的长椅断了一条腿,用砖头垫着才勉强平稳。这里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破败不堪的。
惠美抱着张景贤坐下,看着穿工装裤的男人蹲在路边啃饭团,米粒从他嘴角掉下来,立刻被流浪狗叼走。
几个背着书包的孩子光着脚跑过,他们的身上同样穿着脏兮兮的衣裳。
人看起来灰不溜秋的,和充满垃圾的街道融成了一体。
张景贤指着远处的烟筒问:
“妈妈,为什么那里的烟是黑色的?”
“那是工厂的烟囱。”
惠美轻声回答,目光却被混乱的街道所吸引着。这里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区别。
贫穷与混乱仍然笼罩着这里。
“哎,惠美你看日本还和过去一样,还是那副老样子。”
健一有些无奈的说道。
“几个月前报纸上还在庆祝我们的人均GDP超过了400美元。这些政客们还在那里欢呼着。可是他们压根儿就不说韩国的人均都已经590美元了,至于九州,都突破2000美元了……可是我们……也就是勉强吃饱饭而已,钱都让那些该死的老板们赚过去了。”
健一又嘟囔了一句说道。
“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饱饭。”
电车到站时发出刺耳的刹车声,车厢上描绘着芬达的广告。上车时惠美才发现,车厢里没有冷气,不过现在的天气只是稍微有些闷热而已。
她旁边一个老婆婆的和服下摆破了个大洞,露出里面打满补丁的衬裙,她的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掠过的街道。
也许她身上的和服还是战争爆发之前,刚刚结婚的时候购买的,现在已经穿了几十年了。
看她的那副神情。也许她是在追忆着曾经吧。
沿途的房屋虽然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废墟了,但是仍然是破旧不堪的,不少房屋都是用木头和纸搭建的。
惠美注意到路边的人们大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不少人的裤膝盖处都缝着不同颜色的补丁。
张景贤突然指着窗外问:
“妈妈,那些人为什么在路边洗澡?”
她顺着儿子的手指看去,几个工人正用消防栓的自来水冲洗身体,却依旧说笑。健一低声解释:
“工厂没有澡堂,他们下班只能这样简单冲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