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8章 毫无希望的东洋(第一更,求订阅)
第2168章 毫无希望的东洋(第一更,求订阅) (第2/2页)他又补充道:
“毕竟,这里的水是不要钱的。”
到健一家时,天色已经暗下来。这间木造房屋只有两个房间,纸拉门破了好几处,用报纸糊着挡风。惠美把张景贤抱到榻榻米上。
“真的很抱歉,委屈你们了。”
健一的妻子端来茶碗,粗瓷碗边缘缺了个小口,茶水淡得几乎透明。
晚饭时张景贤扒拉着碗里的糙米饭,眉头不时的皱着,他终于知道为什么身边的同学不愿意来日本探亲了——连米都不好吃。
惠美看着桌上唯一的菜——腌萝卜干,突然想起中兴家里冰箱里的牛肉和牛奶。
现在她后悔了,应该住酒店的。至少酒店里的环境比这里要好吧。
健一的小女儿盯着张景贤衣服上的卡通图案,手指却显得小心翼翼的,她的身上穿着衣服在张景贤看来有点眼熟,好像是他小时候的衣服。
事实上他们家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惠美总是会把孩子们以及丈夫和自己的旧衣服寄给堂哥。
看着她寄来的旧衣服,他们至少不用穿那些补丁落着补丁的衣服。
夜里惠美被醒来了,她悄悄拉开窗帘,月光照亮了对面屋顶的铁皮,几个流浪汉裹着破麻袋躺在上面,互相依偎着。
远处传来火车的汽笛声,悠长而悲凉,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还都是这样——现在的东京依然是贫穷的。
为什么在那么多国家都在全力发展的经济的时候,东京仍然这么贫穷呢。
惠美的心里并不知道答案,但是他知道明天一定要带着孩子去酒店里去住。
第二天清晨,惠美带着张景贤去附近的市场。穿旧衣服的女人们背着木筐在摊位间穿梭,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当他们出现在市场的时候,人们总是会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女人,孩子们的目光中都带着羡慕的眼神。
仅仅只是从他们母子两个人的穿着打扮,人们就能认得出来他们一定是侨民。
市场角落的垃圾堆旁,几个孩子正在翻找食物。最小的那个看起来才三四岁,穿着过大的男士夹克,袖口拖到地上,他从烂菜叶里捡起半个萝卜,擦都不擦就塞进嘴里。
看着那些吃着垃圾的同龄人,张景贤突然有些不太适应了,他拉了拉惠美的衣角:
“妈妈,我们把饼干给他好不好?”
她刚掏出从sEA带来的苏打饼干,就被堂哥健一拦住:
“别这样,会招来更多孩子的。”他叹了口气,说道:
“大家伙儿都是这样过日子的,我们帮不过来。”
惠美看着那个孩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突然想起超市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喉咙一阵发紧。
路过学校时,惠美看见学校里的孩子们在操场上跑步。他们大多穿着破旧且不合身的制服,有的甚至光着脚在用煤渣铺成的跑道上奔跑。
有不少学生都没有穿鞋,他们就那样赤着脚在煤渣跑道上跑着步。
回家的路上,张景贤突然说:
“妈妈,我想回东宁了。这里的房子破破的,大家都没有好看的衣服。”
惠美蹲下来,看着儿子脸颊,又望向远处上缓慢升起的炊烟。
穿着破旧的人们走向工厂,脚步沉重却坚定,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没有希望。
“我们再待两天吧,今天我带你去酒店里住。”
她轻轻抚摸着儿子的头,目光掠过街角墙上的标语——“复兴从勤劳开始”。
惠美记得这幅标语,在战争刚结束的时候,墙上也有类似的标语,可是直到现在,似乎仍然看不到任何希望。
惠美突然明白了,这片土地似乎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或许人们的心里跳动的是从未熄灭的希望。
但是残酷的现实总是在提醒着他们,这个国家压根儿就没有任何未来,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离开这里。
夜幕再次降临时,在去酒店之前,惠美把从东宁带来的新衣服送给健一的女儿。
小女孩抚摸着新裙子,眼睛亮得像星星,在反复确认这是送给他的礼物之后,整个人都笑成了一朵花。
窗外的月光照亮了街道,穿补丁衣服的人们陆续回家,昏暗的窗户里透出微弱的灯光。
在昏暗的灯光下,有些男人在那里抱怨着,抱怨着沉重的工作,抱怨着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未来。
希望,对于他们来说早就成为了一种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