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月球改造计划之始
第204章 月球改造计划之始 (第1/2页)“大家好,我是林燃,今天由我来采访我们即将上任的CEO,应该也是屏幕前观看视频的老朋友了,腾讯集团创始人,Pony。
今天起,我打算自己来做一个节目,这个节目的名字叫燃烧,它取了我的名字,然后它的形式可能是采访,也可能是我自己讲解,不会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燃烧节目的第一集就由我和Pony的谈话开始。”
像Pony离开腾讯,担任阿波罗科技,这种新闻价值拉满的新闻,放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之前没有任何报道放出来。
还是阿波罗科技自己的官方账号来公布这一消息。
难道腾讯董事会成员们不清楚Pony去哪了?难道这些成员不会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然后消息再泄露出去?
包括帮忙剪辑视频的工作人员,这个采访视频总不可能是林燃或者Pony亲自来剪吧,中间消息肯定会泄露出去。
媒体自然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得到消息。
但就是没人放出去。
哪怕在知乎回答里,关于Pony去阿波罗科技的匿名回答也被降了权重。
这种时候就体现出老牌豪强和新晋富豪的区别了,换成是其他新钱,新闻早就传的满天飞了。
“先由Pony来给大家打个招呼吧。”林燃用手示意道。
Pony对着摄像机挥了挥手:“大家好,我是Pony,之前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准确点说,是从来没有离开过腾讯。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新的领域,全身心的投入到一家新的公司。
就像林生一直的梦想都是去月球,本科时候选择航天专业,毕业课题选择阿波罗登月,在有能力之后第一时间就回国启动阿波罗登月。
林生在我心目中一直都是一个天赋、能力和执行力都拉满了的人。
我的梦想同样是太空,我从小就喜欢仰望星空的感觉,我小的时候我父亲用他4个月的工资,也就是七百块,给我买了一台准专业级的天文望远镜,然后我用那台望远镜观测到了哈雷彗星,我写了份观测报告寄到燕京,获得了燕京的天文观测比赛的三等奖,奖金是40元。
在事业有成之后,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搞个天文台,宇宙让我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包括我们号的宇航员在月球上用一台哈苏相机拍下的地球,这张照片叫蓝色弹珠,寓意着地球就像弹珠一样。
林生在月球上拍下的照片让我感觉美轮美奂,他在月球上和奥尔德林的合照让我心生羡慕。
我过去从来没有想过我会做航天领域的创业,因为我一直觉得这个领域太难太难了。
但好在有了林生的出现,在我看来,他的天才程度超出了人类想象极限。
有了林生,我相信航天领域的创业显得没那么难,努努力还是能够做到一些不一样的成果。
因此我很高兴能够在人生的下半场在我喜欢的领域,开启我新的创业征程,然后我的合作伙伴还是如此的年轻且优秀。”
Pony的笑容那叫一个发自真心。
林燃接过话来:“我得声明一下,是Pony毛遂自荐的。
我觉得从管理层面,阿波罗科技的规模会快速增长,我们去年还是两千人,现在才半年过去,我们的规模已经在快速向一万人逼近。
然后Pony是我们的投资方,我就问Pony有没有合适的CEO人选推荐一下,他说他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
我们一拍即合,正如Pony完全相信我的专业能力一样,我同样完全相信Pony管理方面的能力。”
Pony说:“我觉得我们还是不要互相吹捧了,这用现在流行的网络术语是不是叫商业互吹?”
林燃:“没错,好,我们还是好好聊聊我们的愿景,这既是一个采访视频,在看视频的你,也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招聘广告。
由我和Pony拍的招聘广告,可以让对阿波罗科技感兴趣的你,更加了解我们这家企业,同时也对我们产生兴趣,到我们官网来投递简历。”
Pony补充道:“没错,我们欢迎各个行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我在确定要参与到阿波罗科技这一可能会是本世纪最伟大企业的行列中来的时候,我和林生聊了很多次。
我们需要建立互信的基础,需要构建管理的边界,需要对未来的愿景有一定的共识等等,包括我们每个位置要招怎样的人,都需要详细的沟通。
我身边朋友在知道我去阿波罗科技任职之后,很多人想跟着我来做高管,这背后是我的号召力,同时也是林生的号召力。
但我不可能把我朋友故旧全部招来,一方面他们在能力上不一定适配,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做的是一个全新的企业,而不是一个航天领域的腾讯。
和腾讯比起来,阿波罗科技的崛起速度更快,但面对的情况又更加复杂,因为市面上没有竞争对手,没有外力来逼迫你进步。
以可回收火箭和登月为例,如果我们故步自封的话,我们就靠可回收火箭任务和登月的商业版权运营就能活的很好。
坐稳商业航天领域的头把交椅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但林生提出的愿景短期是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中期是拥有常态化往返于火星-月球和地球的航班,在火星建立小型基地,长期则是把火星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这样的愿景,则是我们自己和自己竞争,我们并没有多少时间能够浪费。
我们反而同时面临着两个困境,第一个是日子太好过导致需要有足够的内驱力,第二个是如果愿景推进速度缓慢,很容易内部滋生出倦怠情绪。”
林燃挥了挥手:“Pony,还是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个逻辑,在阿波罗科技,你永远不用担心我们的推进缓慢,我们的推进速度永远是最狂野的那种。”
Pony无奈道:“我这不是在降低观众的预期吗?
避免我们的成功让大家习以为常,导致以后失败一次就在舆论场变成众矢之的。”
林燃调侃道:“在还没失败之前干嘛要老是担心自己会失败呢。
我就从来不觉得自己会失败,如果失败了怎么办?被采访或者谁问起的时候,就说自己忘记了。
什么?我失败过吗?”
Pony说:“林生还是太年轻,用现在的话说叫没有被社会毒打过,我主要是过来人,享受过从媒体到网友再到现实中清一色指责我,认为我们做的不对。
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反正这种感受我再也不想体验第二次。”
林燃说:“如果登月的机构就因为一次失败要举世皆敌,那不是我们错了,而是这个世界错了。
不过也确实,我们在阿美利肯那边的舆论上应该属于一个举世皆敌的地步吧,反正我看下属发在公司群里的国外论坛截图,大部分都是说我们是小偷之类的。
不过好在,这样的指责只能存在不到一年,因为我们今年就会完成非阿波罗科技的登月方式,狠狠打这帮质疑者的脸!”
Pony接过话来:“没错,我们这次会分两次发射两枚火箭,不会采取月球轨道交会的模式,而是直接一次性从地球到月球,直接在月球表面实现软着陆。
其中一艘载人,另外一艘装载燃料,它们会在相邻位置陆续完成着陆,然后在月球表面完成燃料转移。
载人舱转移完燃料后再次回到地球。”
Pony听完这套方案后自然很是震惊,因为这意味着不但要登月,还要用全新的方案,这可不是简单对阿波罗登月的复刻,而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当然,如果不能做到的话,那也是空谈,可林燃既然提出了今年,那么Pony就相信林燃能做到。
“林生,关于这个话题我还是想好好聊聊,就是我们现在在推进的这套全新方案。”Pony问道。
林燃点了点头,解释道:“这套方案具备技术可行性,它需要的是月球表面的精确着陆,月面的燃料转移和轨道切换的精准控制。
正好,这些都是我们的强项。”
Pony问道:“我私下仔细研究之后会有疑惑,那就是直觉上,这样做好像能节约需要用到的燃料,毕竟我不需要降落交会再降落,但实际上真的能节约吗?
因为首先我们要在月球表面转移,这需要专门的燃料转移设备,其次在月球着陆也是需要用到推力来实现一个软着陆的。
最后就是登月舱如果直接选择逃逸月球引力,这需要的加速度会比进入月球轨道更高。
能不能仔细跟我还有在看视频的观众朋友们讲讲,这套技术路线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林燃心想,优势在什么地方,优势在我曾经这么干过。
当年主持美苏联合登月,用的就是这套技术路线,属于是熟门熟路了。
当年我精度能做到1200米,现在我精度起码能干到两百米,要不是担心燃料舱因为登月舱的着陆而被震倒,我甚至五米都能做到。
他解释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阿波罗登月因为涉及到月球轨道交互,所以它的发射窗口特别受限,必须要采取最节省燃料的霍曼转移轨道,其次还需要考虑月球表面光照,需要角度适合,然后登月舱返回过程中也需要在特定时间起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