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创业在晚唐 > 第一百八十四章 :霸业

第一百八十四章 :霸业

第一百八十四章 :霸业 (第1/2页)

很多事情说来说去,最后说到的还是一个钱字。
  
  因这会天平军都自身难保了,曹会这个体制内的中级官僚也没有遮羞的必要,在赵怀安问起后,便将天平军的隐疾说来。
  
  他告诉赵怀安,要说及天平军,就一定要说到当年雄霸东方的第一大藩镇,淄青镇。
  
  淄青镇当年是安史之乱后东北平卢军南下青州后被朝廷封藩成立的,一开始是只有青、淄、齐、沂、密、海五州之地。
  
  后来到了李正已时期,这个归化高丽人驱逐了当时的节度使,自请为节度,此后五十年间,淄青镇节度使都是在李氏家族内部传递,而且都稳定的完成了权力交接,成功实现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节度使传递。
  
  而巅峰的淄青镇有多大呢?除了本镇的青、淄、齐、沂、密、海五州,还有曹、濮、徐、兖、郓、登、莱、德、棣、密十州,拢共十五州之地,为天下第一大藩。
  
  如果用前汉时的大州划分,淄青镇足有青、兖、徐三州之地,真正是东方一级。
  
  而既有这等实力,自然福威自视,甚至当街残杀宰相武元衡,骄横不可一世。
  
  但很快,在七十年前,朝廷成功平灭淮西,后以胜兵五道围攻淄青镇,最后成功平灭这东方第一大藩镇。
  
  此后,淄青镇就和淮西镇一样,被一分为三。
  
  其中,郓、曹、濮三州为天平节度使,淄、青、齐、登、莱五州仍为淄青平卢节度使,沂、海、兖、密四州为泰宁节度使。
  
  且三藩也从此成为朝廷直接掌控之地,不仅三藩节度使基本都是朝廷任命,就是他们下面的州、县职位也是由长安铨选。
  
  可以说,自元和以后,昔日桀骜雄视的淄青镇就开始成为了朝廷的禁脔。
  
  而天平军的难言之隐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天平军所辖的郓、曹、濮三州,在李氏家族统治时期,是完全不用向唐庭缴纳一分钱,一粒粟的,无论是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皆自专之。
  
  可这种情况随着以李师道为首的淄青镇割据势力的覆灭而彻底结束。
  
  一开始,为来稳定这新附的三藩,朝廷是对天平军有经济优待的,曾有十五年的时间允许当地不用向中央交纳赋税。
  
  在此前,即便是李氏家族时期,天平军也是要交出三分之一税收交给幕府的,而现在直接就不用交,本州挣钱本州用,一分不用交上去。
  
  这种方式直接促进了天平军的发展,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朝廷养鱼的手段而已。
  
  在十五年的放任中,朝廷的几任节度、刺史,基本将天平军所在地的户籍、土地黄册基本都掌握了。
  
  于是彻底实行两税法,收天平军盐铁利归中央,每年大概要上交钱十五万贯、粟五万石,这对于只有三州之地的天平军来说是一笔沉重的税赋。
  
  这一笔钱在李氏家族时期是没有的,现在有了这笔支出,天平军治下百姓的税赋一下子就加重了。
  
  此外,天平军的收入还要比之前少了一大截,因为最挣钱的盐、铁都被朝廷给收走了。
  
  而且还有一个情况,那就是中原诸藩作为控遏以及防制性的藩镇,他们又普遍不上税,而这边少了,不就在他天平军这边搞嘛?
  
  谁让当年课赋三千里,料甲一百县,独据一面,横挑天下的淄青镇输了呢?
  
  输了就要有输了的觉悟。
  
  所以天平军的大部分时候都是承担着严重的税赋,其经济实力被严重削弱,虽然朝廷也不用担心天平军再如之前那样桀骜,但不可避免的,那就是天平军非常依赖于朝廷的财政扶持,一旦遇到什么灾害,以天平军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
  
  也是在这种紧平衡的财政情况下,天平军上下就得自己想办法创收了。
  
  和忠武军那些丧心病狂去和江匪、山棚合作劫淮水道不同,天平军是没这个胆子的,但他们依旧也有一批可以作为肥羊的合作对象,那就是治下的盐枭世家们。
  
  自朝廷官盐铁后,为了获得更高的财政收入,往往把盐价定得很高,而从朝廷那边承销食盐的商人又把卖价定得更高,有时竟超过官价的一倍,往往几斗谷子还换不到一升盐。
  
  正是这种大背景下,天下各州无州不贩私盐。其中江淮沿海是最重要的产盐区,而天平军所处的郓、曹、濮三州,人口稠密,又不出盐,而且还处在运河线一带,水网密布,所以也就成了私盐贩活动的重要地区。
  
  如王、黄这些家族几代都在濮、曹二州贩卖私盐。
  
  像这种坐寇,地方州县还能不晓得?无非就是他们正好利用这些人攫取钱而已。
  
  因为这些贩卖私盐的是从朝廷兜里捞钱,不是从天平军兜里捞钱,他们每多捞一点,天平军自己就能多捞一点。
  
  所以几代下来,天平军地方黑产严重,全部都和三州州县勾连很深。
  
  但情况到了咸通十一年开始,天平军就发现不对劲,因为从那年开始,水灾、旱灾已经接连闹了好几年。到了十四年,灾情更加严重,麦子的收成还不到往年的一半,秋粮都收不上来。
  
  可这种情况下,朝廷依旧没有免了天平军的两税,这种情况下,濮州那边已经扛不住了,因为他们发现大量的灾民正在被本地大豪王仙芝给收拢。
  
  所以濮州那边就想先下手为强,先宰了王仙芝这下蛋的金鸡。
  
  但州府上下从来就和筛子一样,这边想法还没定呢,那边王仙芝就造反了。
  
  然后从乾符元年冬开始,到乾符三年现在,整个天平军彻底崩塌,濮、曹两州已经彻底失控,当时的节度使薛崇则将兵力集中回了郓州,如此才勉强维持住了郓州的局势。
  
  当曹会讲完后,赵怀安以及一众幕僚们这才明白了天平军的情况。
  
  他嘴巴干涩,晓得是蠢话,但还是问了:
  
  “你天平军既遭那么多年灾,朝廷为何不赈灾呢?”
  
  那曹会笑得难看,对赵怀安怨气道:
  
  “朝廷?朝廷只会要天平军的米,至于天平军治下百姓的死活,他们是压根见不到的。去年六月,那会遮天蔽日的蝗灾是一州一州的过,把能吃的都吃了,咱们那个节度使,就是朝廷的狗,前几年灾情年年瞒着不报,但去年那种情况也晓得瞒不住了,就要让朝廷减免去年的秋粮。”
  
  “但当时狗朝廷的京兆尹杨知至先上表说了个什么‘蝗入京畿,不食稼,皆抱荆棘而死’的混账话,然后门下们一阵庆贺,如此整个灾情又被粉饰了过去。”
  
  “最后秋粮是不用交了,可却也没有了后面的赈灾粮。狗日的,我们曹州人养了朝廷六十年,最后朝廷连一年米都不舍得拨给咱们。”
  
  这曹会说到激动了,连朝廷都拉出来骂,颇有大逆不道的意思,但赵怀安的这些幕僚们却没什么反应。
  
  骂朝廷呢?和他们有什么关系?而且这人也没骂粗嘛。
  
  朝廷有没有粮?他们刚从汴州出来的,还能不晓得?
  
  自艰难以后,改革漕法,朝廷就形成了扬州、汴州、渭口三处枢纽粮仓。有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之称。
  
  所以像汴州这地方,常年都有数百万石漕粮在仓,你说朝廷没粮嘛?不仅有,而且就在天平军眼皮底子下。
  
  但可惜,这些是要运给长安人吃的,是要给汴州的十万宣武军吃的,偏偏不是留给你灾民吃的。
  
  你都是灾民了,那还是人吗?吃吃土好了。
  
  而且朝廷的有识之士也晓得,灾情到了这种程度,地方已经丧失了赈灾的能力,这时候就算运再多的粮食都是发不到灾民手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