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震惊,震惊麻了
第34章 震惊,震惊麻了 (第1/2页)这天早朝,群臣早早就在宫门外等候。
群臣的站位,就可以看出目前大明朝堂的局势。
刘伯温身边站满了人,仔细看全是浙东系官吏。
但他却并未表现的多高兴,脸上挂着公式化的笑容一言不发,任由其他人高谈阔论。
在浙东派旁边站着的是江西出身的官吏,他们人数不多也比较安静,所以并不显眼。
与他们相对应的,就是宫门另一侧的淮右派系。
只不过以前淮右派系,都会围绕在李善长身边。
但今天他身边人少了许多,只有部分与他绑定很深的官吏,还坚持站在他的身边。
大部分人都隐隐和他拉开了一定距离。
当然也有烧冷灶的,比如胡惟庸。
一来就高调的给李善长问安,并一副学生模样请教问题。
这种态度,让李善长非常的满意,态度别提多和蔼了。
大家都是老狐狸了,自然明白他的打算。
这让许多升迁无门的人看到了机会,纷纷鼓起勇气上前请安问好。
在他们想来,就是赌一次而已,赢了说不定就能更进一步,输了大不了贬谪或者被罢官。
与收益比起来,是值得一赌的。
一时间,李善长身边又变成了众星拱月的态势。
这让他心里更加得意,对胡惟庸也更加满意。
就算老夫真的要退,也当举荐小胡接替我的位置。
想到这里,他还深深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汪广洋。
亏老夫当初还保举你,真是瞎了眼。
汪广洋自然察觉到了顶头上司不善的目光,面上表情不变,心里则非常不舒服。
你这眼神是什么意思?真把我当你小弟了?
我汪广洋能有今日,全靠自己努力,与你李善长可没关系。
李善长挑别人毛病的时候,却没有发现远处有一个人,正用仇视的目光盯着他。
杨宪摸了摸袖子里的奏疏,暗道老匹夫,今日我非要参你不可。
劳资也不虚与委蛇了,以后就明牌和你作对,为我兄弟报仇雪恨。
事实上不只是他,发生这么大的事情,群臣怎么可能会毫无动作呢。
很多人袖子里,都揣着一份或者好几份奏疏。
但主要弹劾的事情,就两件。
其一李善长勾结拱卫司,其二就是马钰的事儿。
事实上李善长自己也很清楚这一点。
对于自己被弹劾,他心里早有准备,但表示完全无所谓。
老夫的地位,岂是你们这些宵小能撼动的。
至于弹劾马钰……就算其他人不动手,他也会动手的。
昨天从宫里出来,他就已经给心腹传了信。
今天若没人弹劾马钰之事,那他们就得站出来冲锋。
若有人弹劾,他们就趁机摇旗呐喊。
他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原本的世界,胡惟庸案爆发。
他弟弟李存义被查和胡惟庸勾结,朱元璋看在他的面子上赦免了李存义一家,只是发配到外地。
以朱元璋的性格,这是开了多大的后门想想都知道。
换个人早就感恩涕零,恨不得掏心窝子了。
但人李善长并不感激,反而觉得你朱元璋做的过分,竟然将我亲弟弟给发配了。
然后没有谢恩,就这么气杠杠的回老家了。
人李丞相是真的将自己当成皇帝合伙人兼国家半个主人了。
自觉在这件事情上受了委屈的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你朱元璋为了一个不知哪来的小乞丐,如此对待老夫。
这口气老夫咽不下去,非得给你使个绊子。
就在大家各怀鬼胎,准备着朝堂上大显身手的时候,一辆马车来到路口停下。
从车上走下来的赫然是宋濂。
这让众人都有些惊讶。
要知道,这老头之前突然告病,几乎就没有再露过面。
当时大家都以为他真病了,连忙去探望。
然而大多数人都被拦在了门外,少数得以见到他的人,发现老人家面色红润健康的不得了。
这分明是装病。
他自己说,是学问上有所感悟,所以请假闭门钻研。
但这话大部分人都不相信。
大家更愿意相信,肯定是哪里出了什么事情,他被迫生病。
可之后,皇帝和皇后并没有别的表示,又让大家一头雾水。
所以,突然见到他来上朝,大家都很诧异。
关键是,他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来。
莫非是想掺和一脚?
李善长显然是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异常难看。
他身边的人顿时就察觉到异常,心里不禁浮想联翩。
但不管他有什么目的,以他的身份,大家自然不能装作没看见。
纷纷上前打招呼问好。
尤其是浙东一系的官吏,更是犹如看到了主心骨,呼啦就围了上来。
宋濂并不是那种迂腐书生,知道这些人的目的。
任凭他们如何暗示,始终不做任何回应。
这让浙东一系的官员非常的不舒服。
刘伯温当缩头乌龟就算了,你宋濂怎么也怂了。
但可惜,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就在众人各怀心事之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很快就到了上朝时间。
群臣纷纷站好队,鱼贯进入谨身殿大殿。
李善长自然是站在左手第一位,以彰显其地位。
很快朱元璋在太监的引导下来到大殿,接受了群臣朝拜。
朝会正式开始。
谁都没有想到的是,杨宪第一个跳出来。
参李善长勾结禁卫,谋害皇子,罪不容赦,当严惩以儆效尤。
见有人打头阵,其他人也纷纷跳出来弹劾,其中以浙东派系最为积极。
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舒服,但面上还是表现的非常为难:
“大明开国李相当为首功,不可能背叛咱。”
“他就是被人蛊惑才一时行差踏错,咱已经告诫过他了。”
“而且此事真正应该处罚的,是石坚等人。”
“不但不知道规劝李相,反而借机生事。”
“咱已经将他们都处死了,此事就作罢吧。”
这话不懂的人还觉得皇帝太过于宽容,听懂的人则明白。
皇帝这是怕暗示的还不够,今天又特意在朝堂强调一遍。
我不处罚李善长,但能将他的党羽都处死,你们看着办。
一时间许多人内心更加坚定了,与他划清界限的想法。
李善长脸色难看,却也只能干站着,一句话都不能说。
杨宪等人自然不愿意善罢甘休,但朱元璋根本就不给他们机会,立即就宣布了另一件事情。
“鉴于此次事件,拱卫司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咱决定将其解散,从军中遴选精锐重新组建一支亲军,名字就暂定锦衣卫。”
“诸卿以为如何?”
这个决定一宣布,群臣的目光瞬间都看向李善长。
如果说刚才还是暗示的话,那现在就是明示了。
你不是和拱卫司勾结吗,我直接解散重组。
李善长也没想到朱元璋的手段竟然如此激烈,既惊且怒。
一张脸已经成了铁青色。
杨宪等人自然大喜,纷纷赞颂陛下圣明。
组建锦衣卫的事情就此确定。
只是,若群臣知道锦衣卫真正的用处,不知道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事情到这一步,他们也知道,想再拿此事做文章已经不可能了。
皇帝显然不愿意彻底和李善长决裂。
继续弹劾下去,倒霉的只会是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