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震惊,震惊麻了
第34章 震惊,震惊麻了 (第2/2页)不过他们心里依然很高兴,皇帝已经不再和之前那般信任李善长,连续出手削弱他的权力。
以后再找机会,总有将其扳倒的一天。
见他们消停了,另一批人立即跳出来,弹劾马钰之事。
要求皇帝严惩马钰,维护国法的威严和皇家的尊严。
“否则,日后人人效仿,国将不国矣。”
而且弹劾此事的不是某一派,而是所有派系。
出奇的是,朱元璋并没有生气,他很清楚大部分人是真的为了维护国法和皇家。
自然不会因此发怒。
但他也没有解释,而是将目光看向宋濂,问道:
“宋先生不是说要闭门悟道吗,今日怎么有空上朝了?”
宋濂出列恭敬的道:“臣是为那马钰而来。”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什么意思?他认识马钰?没听说过啊。
只有李善长,丝毫不觉得意外。
一直默不作声的刘伯温,看了看李善长,又看了看宋濂,再看看皇帝。
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宋濂大概率私下见过马钰,知道他的情况。
再联想到皇帝去了应天府大牢,出来的时候非常生气,却改变了立法方向。
只有一种可能,马钰说服了皇帝。
李善长应该是从石坚那里,得知了全部情况,所以才会有了后面的一系列操作。
皇家因为其才能,破例赦免其罪,甚至还要用皇亲身份拉拢他。
宋濂因为惜才,特意在今天出来保他一手。
虽然非常不可思议,但也只有这一种可能,才能解释所有问题。
想通了这一切,刘伯温对马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个少年到底有何不凡之处,值得这么多人为他而动。
关键是,接下来自己要怎么做。
他不愿意讨好朱元璋,也不想得罪李善长。
这件事情他本不想参与。
但……这个少年住进了马八爷的府邸。
据传,还是以一家之主的身份住进去的。
这就意味着,他大概率会被皇后收为侄子,甚至继承马太公宗祧也不无可能。
皇后都参与进来了,那就另当别论了。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然有了主意。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站出来,而是默默注视事情的发展。
朱元璋故作疑惑的道:“哦,宋先生认识马钰?”
宋濂说道:“见过一面,叹为观止。”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咱懂了,咱之前也去牢里见过他一面,也是叹为观止啊。”
“别看年龄小,学识却非常广博,给咱上了一课。”
说着,他目光看向群臣:“咱之所以改变主意,采用慎行立法,就是他的劝说之故。”
群臣皆惊讶不已。
反应快的,已经明白李善长为何要弄出这一出了。
但让他们更加震惊的,是宋濂接下来的话:
“臣也是听他讲了一课,深受感触才闭门学习的。”
‘嗡……’朝廷瞬间就变得嘈杂起来。
宋濂,那可是当世文坛第一人,竟然有人能给他上课。
我们的耳朵没有听错吧?
如果不是宋濂的人品过硬,他们甚至会认为他在说谎。
更何况宋濂连教导太子的事情都暂时搁置,也要闭关钻研学问。
可见那一课带给他的感悟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宋濂闭关的事情也终于有了解释,不是皇帝怀疑他,而是他真的在闭关学习。
但……太不可思议了。
就连早就猜到真相的刘伯温,都无比的震惊。
同时他也终于明白,为何李善长会出此下策了。
其实之前他一直有个疑惑,就算马钰有点本事,能说动皇帝。
但也不能排除巧合这种可能。
为了这点事儿,就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实在太过了。
可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了。
能给宋濂上课,能影响到皇帝的想法,那就不能用巧合来看待了。
李善长反应激烈,也完全说得通了。
而且他也更加肯定了之前的推测,皇后要借假成真,收马钰为从侄。
看来自己这一次必须要下注了。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直接站出来,以惊讶的语气说道:
“不成想那马钰竟有如此大才,大明初创正需要栋梁之材效力。”
“若陛下能赦免其罪,不但能得到一大才,还能起到千金市马骨之效。”
“让天下人才争相来投。”
朱元璋大笑道:“伯温之言与咱不谋而合,咱就是惜才,也想借此机会告诉天下人。”
“不论你是何等出身,也不论以前是否得罪过咱。”
“只要才德兼备,只要愿意为大明效力,咱全部接纳委以重任。”
浙东系的很多官吏,见到宋濂出面就已经决定开始观望。
当得知马钰也主张儒家的慎刑思想,就下意识的将其当做自己一边的。
别管是不是浙东出身,只要支持儒家,那都是可以拉拢的目标。
不只是他们,江西一系的,以及其他各地域的儒家官吏,都是差不多的想法。
元朝解决华夏化,拒绝了儒家的请求。
现在大明立国,正是争夺思想主导权的时候,每一个能影响皇帝的人都值得争取。
当刘伯温站出来支持的时候,大家终于打定主意,默默的将弹劾奏疏收回了袖子里。
这还不算完,朱元璋接着又说道:
“皇后也特别惜才,亲自与马钰交谈,更是对其喜爱有加。”
“所以就决定收其为从侄,并让他继承岳父的宗祧。”
“如此一来,他就不算冒充皇亲了,而是真正的皇亲。”
啥,皇后真的要借假成真?
大部分官吏都表现的非常震惊。
少数之前就有所怀疑的,此时得到皇帝确认,也同样很震惊。
仔细回想今天早朝发生的一切。
除了震惊还是震惊,简直震惊麻了。
得知皇后要替父亲收孙子,淮右系大部分人也默默的将奏疏收回了袖子。
其他原本不相干,只是凑热闹的官吏,也同样将奏疏重新揣进怀里。
只有少数人依然不肯罢休,这是大明立国第一桩冒充皇亲案。
要是不严惩,其他人都来效仿,国将不国,皇家颜面不存。
朱元璋冷笑一声,道:“谁若是自认为有才,想走这条路,大可以效仿。”
“只要真的有才,咱也不是不能赦免其罪。”
“如果其才不能让咱满意,呵呵……”
带着九族去地府找祖宗团建去吧。
最终,在大部分官吏都赞同的情况下,此事也得以通过。
少数人的反对意见,直接被忽视了。
马钰终于公开获得了皇亲的身份。
消息传回府上,马八爷也同样震惊不已。
一是没想到马钰竟然如此有才,二是没想到这么多人出面保他。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抱大腿的决心。
对于这个结果,马钰丝毫不觉得奇怪。
让他没想到的是,宋濂这老头竟然会出面保自己。
果然是君子啊。
以后如果可以,要多照顾一下他。
还有刘伯温,果然聪明啊。
有机会得亲自见见,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能在某些事情上和他达成默契,很多事情做起来会方便许多。
但真正让他感到震惊的,还是锦衣卫。
整整提前了十二年出现。
自己这个小蝴蝶,终于开始影响历史进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