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上门(五千字)
第223章 上门(五千字) (第2/2页)虎妞笑道:“嘿,跟我姑作伴住几天,省得她胡思乱想。”
一旁的金百万一挑大拇指:“嘿,这姑娘真孝顺!”
虎妞大眼珠子一转:“李哥,这天老冷了,搭我一程呗!”
李哲往身后一指:“客气啥,让他们帮你把自行车搬上去。”
“谢谢您了!”虎妞再次道谢,推着自行车往后走。见到李卫东站在后车厢上,她主动打招呼:“李大哥,帮我把车拽上去。”
“我下去帮你抬。”李卫东要翻身下车。
“不用!”虎妞拦住了他,“你在上面接着就成。”说完,她双手用力直接将自行车举了起来。
“嚯,你可以呀,力气还真不小!”李卫东接过自行车,放进了后车厢里。
虎妞爬上车,用力拍拍车厢,喊道:“开车!”
赵兵看向虎妞的目光带着赞赏,“这姑娘不赖,一看就能干。”
虎妞得意地笑了:“那是,听我娘说,我从小就有力气,我哥都打不过我。小时候,我一把就把他推倒,骑在他身上揍他,他到现在都怕我。”
李卫东竖起大拇指,暗道:这姑娘是真虎!
虎妞倚靠在车厢上,问道:“李大哥,小虎还在你们那儿干嘛?”
“干呀,那小子勤快着呢,干活也肯下力气,挺好的。”李卫东打趣道,“而且,我们那儿吃得好、工资高,赶他都不走。”
虎妞往前凑了凑:“李大哥,你们那儿还缺人不?”
“啥意思?”
“我也想去你们那儿干。”
李卫东瞅瞅她,摇头:“不行,你是镇里人,吃不了这个苦。”
虎妞露出讨好的神色:“那您就看差了,我能吃苦。力气也大,啥活也能干。您帮我说说好话,让我也去干活呗。”
李卫东仿佛想起了什么,反问道:“虎妞,你不是在镇里的电扇厂工作吗?那么好的工作不干,为什么要跑到我们农村干活?”
“李大哥,现在天气这么冷,出个门都冻得龇牙咧嘴。我这脸都快冻麻了。谁买电扇啊?
而且,我也不打算在那干了,您就帮帮我吧!”
李卫东被她缠得没办法:“成吧,回头我帮你问问,看看还招不招人。”
“谢谢李大哥!”虎妞眯着大眼睛,呲着大门牙笑了。
虎妞是个活泼的性子,跟几人聊起了镇上的一些趣事。不知不觉间,汽车驶入了大营村。
李哲打开车门,从副驾驶室跳下来。就在这时,林小虎从远处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喊:“李哥,您可算回来了!咱们大棚里来贵人了!”
李哲被他搞懵了:“什么贵人?”
“是陈镇长来了,正在三号大棚里等着您呢。”
“陈镇长有没有说找我做什么?”
“那我不清楚。”林小虎摇摇头,压低了声音说,“不过他还带了一个人,听说是万安镇罐头厂的谢厂长。”
“行,我知道了。”李哲和金百万对视一眼,两人向三号大棚走去。
就在此时,卡车后面响起一个声音:“林小虎!”
林小虎听到这个声音,打了个激灵,望着那个熟悉的身影问道:“虎妞,你……你怎么又来了?”
听到这话,虎妞沉着脸不乐意了:“这是啥意思啊?不想让我来?”
“没有没有,我是说现在的天太冷了,路上容易着凉。”
虎妞质问:“怕我冷,那你为啥不去接我?”
“我……我不是要干活吗?我还有事儿,不跟你说了,回头见吧!”林小虎撂下一句话,向着远处跑远了。
“林小虎,你站住!说清楚了再走!”见林小虎连头都不回,跑得更快,虎妞气得直跺脚。
大棚内
老李正陪着陈镇长闲聊,忽然,大棚的帘子从门外掀开,李哲和金百万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李哲热情地走上前:“陈镇长,让您久等了,要是知道您今天来,我中午就赶回来了。”
陈镇长站起身,跟李哲握了握手:“我知道你是个大忙人,所以才故意挑下午来拜访,您回来的正是时候。”
李哲望向旁边的男子:“谢厂长也来了,欢迎欢迎!今天晚上我做东,咱们好好喝几杯。”
谢厂长也和李哲握握手:“李老板,我今天是来请您帮忙的。”
李哲隐约猜到了什么,但并没有点破,明知故问道:“谢厂长,您这话打哪说起?”
谢厂长露出一抹苦笑。他这几天的情绪起伏很大。罐头厂因为库存积压占用了大量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复工复产更是成了奢望。
前些日子,李哲的突然到访让他看到了希望,但接连几天没有动静,他又开始胡思乱想:是不是李哲觉得货不好?还是有其他厂抢生意?他的心情也从高兴转变为担心。
作为副厂长,他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但现在罐头厂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已经失去了和客户平等谈判的资格。与罐头厂上百工人的生计相比,他的面子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种复杂情绪和焦虑心情的推动下,他才放下身段,找镇长帮忙。
谢厂长也知道,当自己主动找上门的那一刻,他已经在谈判中输了。但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订单谈判输赢的问题,而是这笔订单会不会被其他罐头厂抢走。
一旦这笔订单被其他罐头厂抢走,等于他们厂最后的希望也没了。
他开门见山道:“李老板,您前些日子不是想买我们罐头厂的产品吗?我又给您送来了一些样品,顺便想问问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李哲想了想答道:“罐头我们肯定是要买的,但我们主要想收购的是酸黄瓜罐头和青刀豆罐头。如果贵厂有这两种罐头,我们会优先收购。”
谢厂长摇头:“这两种罐头我们厂是真没有。要不您再看看其他罐头?我们厂还可以再给您优惠一些。”
李哲看了一眼陈镇长:“谢厂长,我也跟您实话实说,这批货是苏联的订单,人家就爱吃酸黄瓜和青刀豆,收购的价格也比较高。其他的罐头虽然也要,但我们就算买了也不挣钱。”
李哲的话显然是有水分的,其实哪种罐头都挣钱,只是挣得多与少的问题。当然,这也算不上欺骗,生意嘛,本就是虚虚实实。
陈镇长清咳了一声:“谢厂长,李老板也有李老板的难处。您再把罐头的出厂价格降低一些,人家就算想帮忙,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一场,你说是不是?”
今天这一趟,陈镇长其实并不想来。但作为镇里主抓经济的领导,他又不得不来。
罐头厂以前也是镇里的标杆企业,在他的支持下创办并发展壮大。现在走到了这一步,也不是他想看到的——这不仅关系到镇里的财政,更关系到上百名罐头厂工人的生计。
谢厂长也有些无奈,叹气道:“陈镇长,李老板,我跟两位交个实底,上次我给的出售报价已经是底价了,真的没给您要高价,这就已经不挣钱了。
如果再降价,我们就得亏钱卖。”
见李哲没说话,陈镇长再次对谢厂长施压:“谢厂长,你平常不是挺机灵吗?怎么这次犯傻了?现在是赚钱赔钱的问题吗?”
不等对方回答,他继续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把罐头卖出去,回笼一部分资金,这样才能盘活罐头厂。等罐头厂复产复工了,您再考虑盈利的问题也不晚。
听我的,继续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