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看来,朕也需要来一次南门立木金不欠
第510章 看来,朕也需要来一次南门立木金不欠 (第2/2页)这一切的一切,归根结底都是信的崩溃。
不管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国度,信这个字彻底崩溃的恶果,就是所有人都只按自己私心里的想法来,不信任何人的说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一个家庭中没了信任,迟早会妻离子散。
一个国度没了信任,方方面面都是阻碍。
就好像那个船夫,他就对皇帝不信任,对官员也不信任。
所以他有想法不敢说,因为他怕李承乾口中的承诺,也是一句空话。
可能他某一句话不对,就会招来灭顶之灾。
商鞅的南门立木金不欠,让当初的秦国爆发了不可思议的力量。
军公制虽然有些残暴,但他让人人都看到了希望,并且至少大半落在了实处。
只要敢拼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这就是信誉的力量。
是儒家,是渐渐糜烂的上层贵族,让信这个字从上到下磨灭。
百姓惧怕官员,本质上就是信誉缺失的延伸。
因为百姓们会想,官员不可招惹,他们说啥就是啥,上一秒对你笑嘻嘻,下一秒就可能砍你脑袋。
到后世打土豪分田地、公审大会、本质上就是一次立信的运动。
尽管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可最终信誉却立了起来,所以爆发出了翻天覆地的力量。
短短几十年后,在金钱的腐化之下,各方面的公信力断崖式下跌,于是出现了躺平,出现了说啥啥不信的怪圈。
无论上层说点什么,底下都是一片质疑,而且全都是往坏处想,可见信又跌落了谷底,历史陷入了循环怪圈。
历史惯性无比庞大,大势之下一切都会被摧毁。
就比如扶不扶,召必回变成召不回……
尽管有些上层人注意到了,三令五申的强调,可已经没用了。
想要立下新的信,就必须从头再来,必将伴随着大规模的流血,甚至是制度的崩溃。
“小荷,你有没有发现,你说的这些,其实都在于信这个字的缺失,信誉的信!
不管是百姓非万不得已不报官,还是官员欺上瞒下,也或者有意无意的,故意错误理解政令,本质上都是因为没人再讲信用。
这就如同在战场上,本来是背靠背的战友,互相抵挡着自己看不到那边的敌人。
可当有一天,这背靠背的两个人,都生怕背后砍来一把刀,还如何有心思全力战斗?
信誉缺失之后,从国家层面而言,两国订立的任何条约,都有可能被某一国单方面撕毁。
往小的说,贩夫走卒之中有无数泼皮无赖。
比如吃饭不给钱的官差,比如强抢民女的大家公子。
家庭之中,也总有吃绝户,兄弟阋墙等情况。
如果信誉立不起来,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甚至会倒退。
没有信誉的社会,私心将无限放大。
而能够被称之为私心,都是因为损人利己。”
“啊……这……”楚慕希瞠目结舌。
“看来,朕也需要来一次南门立木金不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