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543章 乖顺的百官,李承乾发火

第543章 乖顺的百官,李承乾发火

第543章 乖顺的百官,李承乾发火 (第2/2页)

但百官中庸不行,皇帝会伤透脑筋不说,还没办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其实现在的三省六部制,就是这么一个制度的雏形。
  
  三省之间互相制衡,最后都交给六部去做。
  
  比如说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皇帝圣旨。
  
  门下省负责审核,若认为圣旨有语病或者有歧义,以及有不合适的地方,有权给皇帝打回去。
  
  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辖六部,这是纯粹的执行部门。
  
  这样的结构之下,哪怕是皇帝出了错,除非皇帝真正的昏庸,要不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明明为政能力不行,偏偏搞了个贞观盛世出来,这是群策群力的结果。
  
  换而言之就是,皇帝高坐在上,提出自己的想法,三省负责深入规划这个想法,拿出最好的执行方案来,交给六部去执行。
  
  如果三省之间意见不统一,吵起来之后,还可以让皇帝来决断,如此皇权就不会外流。
  
  为什么在李隆基时间出现大问题,就在于原本是三省共事,但是李隆基独宠李林甫,而这人又疯狂的推荐安禄山。
  
  虽然说病根早已经出现,但这是直接的导火索。
  
  这就相当于,把本来三个丞相,互相制约的情况,搞成了他自己的一言堂。
  
  他自己一言堂,若是一直圣明也无事。
  
  偏偏他老了喜欢享受,李林甫又擅长溜须拍马,简直是简在帝心。
  
  最终的结果就是,李林甫做到了欺上瞒下,相当于架空了李隆基。
  
  本来是三方商议决定的,李隆基一个独宠,李林甫又偏偏是个欺上瞒下的货色,不出问题才见鬼了。
  
  本来皇帝就该坐看风云,只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意见,对天下有利的意见就好。
  
  这下好了,李林甫说什么就是什么,李隆基是啥都不管,可不就是活该吗?
  
  要说三省六部这个制度,特别是那个,门下省有权打回皇帝的圣旨。
  
  看起来,是在挑衅绝对的皇权,实际上却是在保护皇权。
  
  因为皇帝不可能永远不出错,但皇帝和门下省意见统一,又有其他两个省互相制衡,那就很难出错。
  
  打个比方,皇帝盛怒之下,想杀了谁全家,于是下达了圣旨。
  
  门下省觉得,人家罪不至死,至少不应该全家死,把这个圣旨打回去。
  
  此时,皇帝也冷静下来了,看到门下省的意见之后,只要不是彻底的昏聩之主,自然也会好好的思考。
  
  说不定,就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此也不损皇帝的颜面。
  
  若是圣旨直接就出去了,皇帝的权威看似无限大了。
  
  但,君命不可能朝令夕改。
  
  一旦出了错,那可就是事关天下的大事。
  
  李承乾上位之后,由于自身兵多将广,而且每每有所圣旨,哪怕百官不解。
  
  最终都会发现,除了损失他们的利益,对整个大唐都是有利的。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渐渐的就会变成李承乾的一言堂,百官都会变成磕头虫,这真不是李承乾想要看到的。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等他去世之后,惯性还会持续。
  
  那么,走到明朝后期那一步,是可以预见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