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年味
第二百七十九章 年味 (第2/2页)“我吃着呢,你自己多吃点,今天跑了一天了。”王娟慈爱地看着儿子,自己却吃得不多,把更多的肉留给了孩子们。
陈识家小小的灶房里,烤肉香气四溢,一家人围坐,暖意融融,听着窗外呼啸的寒风,吃着香喷喷的烤肉,说着闲话。
王娟看着孩子们吃得香,心里满足,也开始盘算起正事:“这眼瞅着就除夕了,咱们可得把该置办的年货都置办齐喽。”
陈小莺一听“年货”,立刻来了精神,咽下嘴里的肉,抢着说:“娘!要买红纸写对子,还要买鞭炮,去年咱家买的鞭炮太少了,都没放过瘾!”
“买,都买。”
王娟笑着应承,掰着手指头算,“红纸、鞭炮、糖果、瓜子、花生……还得称点带鱼,年三十儿炸带鱼吃,再煮点饺子。对了,小识,你明天有空,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好点的水果糖,称半斤,再扯几尺新布,给你和小莺、老四都做件新罩衫过年穿。”
陈识一边翻动着铁箅子上的肉片,一边点头:“成,娘,这事儿交给我,布票和钱我这都有。对子……今年还请隔壁院儿赵老师写?”
胡同里有个退休的老教师,字写得好,年年帮邻居写春联。
至于闫富贵……让他帮忙写对联,保准还要坑一点东西过去。
“对,请赵老师写。回头我裁好红纸,你给送过去,再说几句客气话。”王娟安排着,然后又想起更重要的事,“这过年啊,不光是自己家过,亲戚长辈那儿都得走到……小识,你现在是家里顶门的了,这些礼数你得心里有数。”
陈识放下筷子,认真听着:“娘,您说,我都记着。”
王娟细细数来:“头一桩,你赵大娘家,那是咱家的大恩人,必须第一个去!虽然你之前上过门,但过年了还是不一样,礼得厚重点儿,我寻思着,你把那朋友送的野猪腿拿一条,再配两瓶好酒,点心也得备上两包精细的。”
杨承从随身空间里边拿出来的猪肉,都谎称是从朋友那边拿来的,所以王娟自然会这么说。
“嗯,我明白,赵大娘那儿肯定得第一个去。”
陈识郑重应下。
“再就是你几个姑姑家。”
王娟继续道,“你大姑家,离得不远,得去拜个年,看看你大姑和你姑父最近怎么样了。
你二姑家也近些,在鼓楼西边,你二姑夫在副食店工作,往年没少帮衬咱家,也得去。
还有你三姑嫁到津城纺织厂那边,你小姑父是厂里技术员,人家当初也接济过咱们家,咱不能忘本,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咱们就寄一些猪肉过去。
至于你在江南省的小姑……今年估摸着也不会回来,我已经准备了一点山货和麦乳精,到时候寄过去就成。”
陈识听着这一连串的亲戚,感觉脑袋有点大,但知道这都是必须的礼数,只好点头:“行,我都记下了。大姑、二姑、三姑家,挨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