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1/2页)大殿中。
马和望着那幅摊开在紫檀木长案上的世界堪舆图眼神略显呆滞。
朱雄英亲手将最后一角图轴展平,蚕丝织就的图面上,朱砂勾勒的大明疆域如一头昂首东方的雄狮。
东起辽东都司,西至西域都护府新址,北抵草原深处的金帐旧地,南达琼州府,每一处都标注着清晰的府卫与关隘。
而在这雄狮之外,淡墨晕染的海洋无边无际,西洋以西的海域里。
只在边缘处用小字标注着“古大秦旧址”“香料群岛传闻”。
更远处则是大片留白,只画着几艘小小的船帆,旁书“未知洪荒,待探”。
马和跪在案前,额角的汗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滚,方才的惶恐早已被眼前这幅图带来的震撼冲得七零八落。
他原本以为皇孙殿下召自己来是因往日在宫中与同僚闲谈时。
曾说过几句“海船可通远邦”的话犯了僭越之罪,此刻见这堪舆图。
再听殿内静得只剩自己的呼吸声,心反而沉了下来,殿下要托付的事,定然比他想象的更重。
“马和,你且起来看。”
朱雄英的声音打破寂静,他拿起一支羊毫笔,指着西洋以西的留白处:“你可知这大片空白里藏着什么?”
马和起身时膝盖微颤,目光落在图上。
喉结动了动:“回殿下,小人……小人曾听旧港的蕃商说,西洋之外有岛,盛产香料与象牙,再远些或许有陆地,但从未有人真的到过。”
朱雄英俯身,笔尖在留白处画了个圈,这才开口道:“不止如此!
工部的匠人按西域商队带回的星图与古籍推算,这空白里藏着的。
可能是比大明疆域还广的陆地,有能种千顷庄稼的沃土,有挖不尽的铁矿、金矿,有从未见过的草木与牲畜,还有……数不清的百姓在那里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不知历法,不懂农桑。”
马和瞳孔骤缩,伸手想碰那图,又猛地收回,指尖在袖中攥得发白。
他自小在宫中长大,后来随军队出征过云南,见过草原的辽阔,却从未想过海外竟有如此大的天地。
朱雄英直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郑和,语气凝重道:“本皇孙召你,便是要你替大明去寻这些地方。
你自幼喜航海之术,曾偷偷记录过蕃商口中的海路,还画过简易海图,本皇孙都知道。
如今大明安定,西域已固,铁路通至哈密,火器甲天下,正是扬帆远航的时机。”
郑和猛地跪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殿下!小人……小人恐难当此任!
出海之路艰险,风涛莫测,若有差池,辜负殿下托付事小,误了大明国策事大!”
朱雄英笑着扶起他,指了指图上的空白,饱有深意道:“你敢说你不想去?
你若不去,这些地方便永远是‘未知’。
你若去了,大明的旗帜或许就能插在那片土地上,那里的百姓或许就能吃上咱们的高产粮,用上咱们的织布机。
这难道不是你曾说过的‘以天下为己任’?”
马和抬头,见皇孙眼中没有半分戏谑,只有对未来的笃定。
他想起幼时在云南见过的流民,想起随军队平定叛乱时百姓的苦难,再看这堪舆图上的广阔天地。
突然觉得胸口有股热流涌上来。
他重重叩首:“臣马和,愿遵殿下之命!纵使蹈海赴火,也要为大明寻得海外疆土,带回无尽资源!”
“好!”
朱雄英扶起他,从案上取过一枚鎏金令牌,令牌正面刻着“大明远航总兵官”,背面是游龙纹。
“从今日起,本皇孙赐你郑姓,任远航总兵官,统辖水师战船百艘,将士八千,可调动沿海卫所物资。
但本皇孙有一事要叮嘱你——”
郑和双手接过令牌,屏息听着。
朱雄英的语气陡然郑重道:“大明是礼仪之邦,出海不是为了烧杀抢掠,而是为了‘通有无,安万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