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三百七十二章 堪舆图前定国策 (第2/2页)

若遇海外邦国或土著,先派使者携礼物通好,讲清大明来意;
  
  若对方愿归降,便教他们农桑历法,与他们通商;
  
  若敢抗拒,甚至袭击我大明船队,你可放手用武。
  
  但记住,‘武德也是德’,武力是用来护佑太平,不是用来滥杀无辜。
  
  战胜之后,不可屠城,不可掠夺,要留粮种,留匠人,让他们知道大明的厉害,更要让他们知道大明的仁厚。”
  
  郑和将“武德也是德”五个字反复咀嚼,忽然明白了皇孙的深意。
  
  这远航不止是寻资源、探大陆,更是要将大明的教化与威严,播撒到海外洪荒之地。
  
  他再次叩首:“臣谨记殿下教诲!先礼后兵,以武护礼,绝不辱没大明威名!”
  
  朱雄英要派郑和出海的消息,次日便传遍了朝堂。
  
  奉天殿内,百官的议论声比上次议庆功宴时还要热闹,只不过这次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户部尚书杨思义第一个出列,手里的笏板都在抖,直言道:“殿下!万万不可!
  
  西域刚定,粮草正往那边运,京营骑兵又调了两万去西疆。
  
  如今再派百艘战船、八千将士出海,这粮草、器械、船只的花费,少说也要耗去国库三成!
  
  百姓刚安稳,怎能再加重负担?”
  
  跟着附和的是几个老臣,有礼部的侍郎,还有都察院的御史:“杨大人说得对!
  
  海外之地皆是蛮夷,瘴气弥漫,风浪无常,当年元世祖派船征日本,还不是被台风毁了船队?
  
  咱们何必去冒这个险?”
  
  “再说,我大明地大物博,中原的土地还种不完,何苦去寻那海外的蛮荒之地?
  
  万一将士们葬身鱼腹,岂不是白白折损兵力?”
  
  朱雄英坐在龙椅上,没急着开口,目光扫过殿内。
  
  他看见英国公张辅握着笏板,眉头微蹙却没说话,徐辉祖站在武将列里,眼神亮得像是在琢磨什么,而兵部尚书叶云则在低头翻着手里的奏疏,似乎在算着什么。
  
  朱雄英突然看向杨士奇道:“杨爱卿,你怎么看?”
  
  杨士奇立刻出列,躬身道:“殿下,臣以为出海可行!
  
  如今西域都护府已稳,耿将军带五万大军驻守,北边无虞;
  
  京营虽调走两万骑兵,但五军都督府已重新布防,京城安全无虞。
  
  且水师近年新造了二十艘福船,每艘可载三百人,配着新造的弗朗机炮,足以应对海上风浪与贼寇。
  
  至于粮草,臣听叶尚书说,江南粮库去年丰收,尚可抽调一部分,再加上沿海卫所的存粮,支撑一年不成问题。”
  
  叶云也跟着出列,递上一份奏疏:“殿下,臣已核算过,此次出海的粮草、器械、船只修缮费用。
  
  若从江南、福建、广东三布政使司的赋税中调拨,再削减部分宫内用度,可不必动用水户两部的常平仓粮。
  
  且若能寻到海外资源,比如香料、金矿,将来通商所得,反而能充实国库,长远来看,利大于弊。”
  
  御史李嵩立刻反驳道:“利大于弊?叶大人怎知一定能寻到资源?
  
  万一船队出去一年,什么都没找到,岂不是白费功夫?
  
  再说,蛮夷之地的人,怎会轻易接受我大明教化?
  
  到时候打起来,又是一场无休止的战事!”
  
  张辅终于开口,声音洪亮道:“李御史此言差矣!
  
  当年殿下力主修铁路,百官也有反对的,可如今铁路通到草原,运粮草比往日快了十倍,朱棣将军能速灭金帐汗国,铁路功不可没。
  
  殿下的眼光,从来都看在十年、二十年之后。
  
  海外之地或许有风险,但若是不去探,永远不知道那里有什么。
  
  再说,我大明将士连金帐汗国的铁骑都能打败,难道还怕海上的风浪与蛮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极品全能学生 凌天战尊 御用兵王 帝霸 开局奖励一亿条命 大融合系统 冷情帝少,轻轻亲 妖龙古帝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仙王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