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朕问》天下(四)
第103章、《朕问》天下(四) (第1/2页)御书房内鸦雀无声,站在角落里的马士英心神大震,宛如梦幻。
这是我家幼主?
什么信王欺侄,瑞王窥柄,太后夺权,福王不轨,一燝挟君,都傻了吧。全大明权力最大的三位阁老包括那位传说中挟天子的刘一燝,在小皇帝面前被训得跟狗一样。
御史台那帮叫嚣清君侧,护幼主的傻缺,你们真到了奶皇面前,怕是要先掉脑袋。
还好自己没加入那个狗屁“保君会”,奶皇陛下需要你们来保?
不过小皇帝是真的妖啊,敢上战场,三岁砍人,连复杂的国事都洞若观火,对天下局势也有全新的见解,鞑虏入寇说不定真是陛下说的那样,这两年冬天真的越来越冷了。
不怕,我陛下如此英明天授,吾辈紧跟步伐即可。
唉,这下升官之路要靠真本事了,歪门邪道入不了陛下的眼的,需要多读读商君书之类的了。
这白银问题还真是复杂难解,这御书房内都是聪明人,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看法。
坐着的人久久无语,与马士英同样站着的张国维皱着眉头开口。
“陛下的意思是要收紧财政支出,减少工程投入?”
“胡说!”
徐光启对天工院中书一点也不客气,他也是沉思良久了,非常恭敬转头对朱慈炅开口。
“陛下,老臣不知道陛下从何得知耕牛涨价,但老臣感觉,此事不是白银贬值。此事更大可能是这一情况仅仅局限在京师,最多波及到通州。
耕牛价格本来就不低,就算京师投入白银再翻一倍,普通人家收入依然有限,买不起的。而且,因为收入增加,一些原本要卖耕牛的人家已经不需要卖了,所以价格才会抬高。
陛下,这是好事啊。”
朱慈炅冷脸稍缓,对哦,耕牛还不是大明普通人家可以弄的东西,房袖家是普通人家吗?以前或许是,现在家里出了个太后侄女,还普通个啥。一天班不上,也在锦衣卫后勤司挂了个指挥佥事,白白拿朕的俸禄。
“徐先生分析有理,但中枢同样要关注各地物价波动,户部要和各地锦衣卫联系,分派专人统计分析事关民生的各种物价波动。”
朱慈炅感觉自己有点过于敏感了,可惜,他深锁皇宫,很多事都是自己脑补。年纪大点一定要到民间走走看看,不然自己惊慌之下的决策未必是良策。
“陛下,臣右佥都御史马士英有奏。”
所有人心神稍缓时,最角落里突兀的传来一个声音。
朱慈炅微愣之下,微笑鼓励。
“马卿请讲。”
马士英恭敬下拜。
“陛下,臣由大同而至京师,臣可以确认,京师时蔬价格是大同的两倍,是贵州的五倍。臣不知道这是否和京师白银大量发放有关,唯据实以报。”
内阁三老和天工院几位集体侧目,脸上不显,心里已经骂开了。
马瑶草,你他妈疯了,信不信把你发配岭南?不,那地方离你老家太近,发配平辽。
本来这一议题已经被徐阁老突然灵光摆平了,你丫的还横生枝节,找死。
朱慈炅点头,对马士英给予充分肯定。眼中余光一扫,就大约知道了三位大佬的心思,草,天工院的首席倪元璐也是这幅死了爹娘的表情,你也腐化了?
朱慈炅屈指叩案,发出轻响。
“马卿提出这个问题很好!大明问题很多,我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了,就算一时不能解决,只要一直努力,总有解决的时候。但是,我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老是想着回避问题,这就很有问题,是严重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