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
第209章 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 (第1/2页)一番话,说得周保中热血沸腾。他猛地一拍桌子,那厚重的实木办公桌都震了一下。
“好!这个思路好!”他站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像一头被唤醒的雄狮:“公平交易!说得好!我们龙国人,不靠乞讨过日子!”
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着许峰:“可是,许峰同志,你又回到了那个老问题上。我们自己都吃不饱!部队的粮食供应,都是从老百姓的牙缝里挤出来的。现在是秋收刚过,还能撑一阵子。等到明年开春,青黄不接,怎么办?哪有多余的粮食去跟苏维埃人换东西?”
甘烁在一旁也暗自点头。司令员问到了点子上。
这个计划听着很美好,但基础是空中楼阁。
没米,怎么做饭?
许峰的表情,却依旧平静。
“司令员,在大别山,我用一年时间,让一个几千人的基地实现了粮食自给,还有了结余。”
他看着周保中,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东北的土地,比大别山肥沃十倍不止。这里的气候,更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
“只要给我足够的人手和政策,我有把握,明年一年,把整个东北的粮食产量,翻上一番!”
“翻一番?”周保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甘烁更是觉得眼前这个男人是不是疯了。
粮食产量是那么好翻的吗?那得是多大的口气!
“这还只是保守估计。”许峰补充道。
周保中死死地盯着许峰,他想从这个年轻人的脸上,找出一丝吹牛或动摇的痕迹。
但他失败了。许峰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那里面只有两个字:可行。
“好,就算你能做到。那也是明年的事。”
周保中坐回椅子上,手指揉着太阳穴:“可前线的仗,等不了。工厂的建设,也等不了。我们需要的是现在,立刻,马上就能用的东西。”
屋子里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
这是一个死循环。没有粮食,就换不来机器。
没有机器,就生产不出更多的粮食,也打不赢仗。
许峰看着陷入沉思的周保中,缓缓地,说出了一句让在场另外两个人,都感觉有些天方夜谭的话。
“司令员,生意场上,有一种做法。”
“我们可以先拿货,后付款。”
“用我们明年的收成,换今天就要的机器。”
“先拿货,后付款?”周保中咀嚼着这几个字,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一辈子都在打仗,搞政治动员,对这种纯粹的商业逻辑,感到既新奇又陌生。
“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站在一旁的甘烁,终于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还能像村头二流子赊账一样?
“苏维埃人会信?”周保中也问出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审慎:“他们凭什么相信一个空头的承诺?万一我们明年粮食歉收,或者……我们赖账不还呢?”
“他们会信的。”许峰的语气很肯定:“因为这个承诺,是我去说。”
他迎着周保中和甘烁怀疑的目光,平静地解释:“第一,我有苏维埃英雄的身份。在苏维埃人,尤其是军方看来,这个身份代表着荣誉和信誉。一个用生命保卫过他们国家的人,不会是一个骗子。”
“第二,我不是空口白说,我有东西给他们看。”
许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我在大别山搞农业的全部技术资料,从堆肥到立体种植,再到病虫害防治,我都带过来了。”
“我会告诉他们,用这些方法,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粮食翻番不是梦。这是一个科学的、可行的计划,不是画大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许峰的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一个强大的、稳定的、并且能为他们提供充足农产品作为战略后备的邻国,对他们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这笔账,大林同志,比谁都会算。”
“我们现在给他们的,是一个承诺。但这个承诺背后,是一个巨大的、潜力无限的市场,和一个牢不可破的战略同盟。”
“他们今天拿出一些淘汰的机器和武器,赌的是我们的未来。这个赌局,他们没有理由不参加。”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把一桩看似不可能的“赊账”,硬生生拔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周保中彻底被说服了。他看着眼前的许峰,感觉自己不是在看一个农夫,也不是在看一个战士,而是在看一个运筹帷幄的战略家。
这个年轻人,脑子里装的东西,和他见过的任何人都不一样。
“好!”周保中猛地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两圈,最后停在许峰面前,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光芒:“就这么干!”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在许峰的肩膀上,那力道,像是要把万钧重担都交给他。
“从今天起,我给你一个身份。东北军区后勤部,生产建设委员会,特派顾问。这个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权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