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
第209章 肩负重担的感觉,并不好受 (第2/2页)“东北全境,所有适合耕种的土地,你看上了哪块,就圈哪块。所有的地方干部,兵团,农场,只要是跟生产有关的,你都可以直接调动。我给你一支笔,一张纸,你写下来的条子,就是我的命令!”
他转头看向已经目瞪口呆的甘烁。
“甘烁!”
“到!”甘烁一个激灵,猛地立正。
“从现在开始,你和你的作战参谋组,全部划归许峰同志调遣!你们的任务,不是在地图上画箭头,而是帮他把这张生产蓝图,变成现实!”
“他要人,你们去协调。他要地,你们去丈量。他要物资,你们去仓库里给我刨!谁敢阳奉阴违,拖拖拉拉,军法从事!”
“是!”甘烁吼得嗓子都快破了。
他看着许峰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好奇和审视,变成了全然的震惊和……一丝狂热。
他意识到,自己即将参与的,不是一场普通的后勤生产任务,而是一场前所未闻的,用锄头和算盘打的,决定国家命运的战争。
“司令员……”许峰想说些什么。
这么大的权力,几乎等于把整个东北的农业命脉都交到了他一个人手里。
“什么都别说。”周保中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他重新坐下,身体靠在椅背上,像是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豪迈。
“我只要结果。”他看着许峰,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明年秋天,我要看到堆满粮食的仓库,和从苏维埃开过来的,满载着机器的火车。”
“至于你怎么跟苏维埃人谈,谈成什么样,那是你的事。我这边,只有一个原则。”
“无条件支持。”
……
走出司令部小楼的时候,外面的天已经黑了。
夹着雪籽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
许峰裹紧了身上那件并不厚实的棉衣,跟在甘烁身后。
他现在脑子里一片空白,周保中给他的那张“空白支票”,分量太重,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以为自己只是来当个联络员,凭着过去的身份去跟苏维埃人拉拉关系,能要点东西就要点,要不到也无所谓。
可现在,他成了整个东北农业生产的总瓢把子,还要去跟苏维埃人画一张关于明年的大饼。
这步子,迈得有点太大,扯着蛋了。
“许……许顾问。”甘烁小心翼翼地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现在对许峰的态度,恭敬得像对待自己的老师长:“司令员让我先给您安排住处,您看……”
“找个能烧火炕的,安静点的地方就行。”许峰随口道。
“好嘞!”甘烁立刻应下,带着许峰上了一辆吉普车。
车子在清冷的街道上行驶,路灯昏黄,行人稀少。
许峰靠在座椅上,闭着眼睛,脑子里却像放电影一样,飞速地规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第一步,要摸清家底。整个东北有多少亩耕地,土壤情况如何,水利设施怎么样,有多少劳动力,有多少农具……这些都需要精确的数据。
第二步,要制定计划。哪些地方适合种大豆,哪些地方适合种高粱,哪些地方可以开辟成养猪场。轮作,育种,肥料,这些都要有详细的方案。
第三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是人的问题。他需要把那些习惯了传统耕作方式的农民,组织起来,培训起来,让他们接受科学的种植方法。这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干部。
千头万绪,桩桩件件,都像一座座大山。
许峰下意识地伸手入怀,摸到了那把温润的小木梳。
梳子上,仿佛还残留着林雪发间的清香。
他想起在大别山,他也是这样,面对着一片贫瘠的土地和一群迷茫的农民。
可那时候,他身边有林雪。无论多晚,耳房里总有一盏灯为他亮着。无论多累,总有一碗热汤等着他。
那是一个家。
而现在,在这片广阔而寒冷的黑土地上,他只有自己。
不,他不是一个人。
许峰睁开眼,目光穿透车窗,望向那片被夜色笼罩的,一望无际的荒原。
他身后,站着周保中,站着整个东北军区,站着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新生政权。
他的手里,握着来自另一个时代的,足以改变这片土地命运的知识。
他忽然觉得,自己胸中那股被大别山田园生活磨平的豪情,又一次,像地火一样,开始燃烧起来。
“甘参谋。”
“哎,许顾问,您吩咐。”
“给我找一间最大的办公室,墙上,要挂满东北三省最详细的地图。另外,把后勤部所有关于土地、人口、物资的档案,全部给我搬过去。”
“现在?”甘烁愣了一下。
“现在。”
许峰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从今天起,睡觉,是件奢侈的事情了。”